楠木軒

沒時間、捨不得……孩子勞動教育,難在哪兒

由 谷太枝 發佈於 經典

如今家長熱議的通常是補習班、作業、遊學等話題,至於讓孩子勞動,好像有點遠——
【勞動教育,難在哪兒①】沒時間,捨不得 勞動,家長能接受嗎
編者按
勞動教育成為今年教育領域的高頻熱詞:勞動教育納入教育方針,“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勞動教育不僅是黨和國家對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社會發展對教育現代化的重要要求。勞動教育,應該是素質教育最厚實、最質樸、最關鍵的部分,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育美、以勞創新,這是提高青少年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亦能為其身心健康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然而,在青少年的成長過程中,勞動卻長期缺位,種種因素也導致勞動教育在推進過程中,遇到不少困難。該如何讓青少年發現勞動之美,體驗勞動樂趣、創造勞動價值、享受勞動成果,依然是一個待解難題,考驗着教育者、家庭以及社會的智慧。本版特推出《勞動教育,難在哪兒》系列報道,敬請廣大讀者垂注。
“你家孩子現在幹家務嗎?”當《工人日報》記者把這個有點“另類”的問題拋到一個家長羣裏,水花四濺。七嘴八舌的背後,是相當長一段時間以來被忽略甚至被幾乎遺忘的勞動教育。
如今,無論在家長羣裏還是大人們聊天的時候,熱議的通常是 “上哪幾門補習班” “作業寫到幾點”“學什麼特長”“假期去哪裏遊學”等等,至於勞動,好像有點遠。
而眼下,教育部正積極推動將勞動教育寫入教育法。教育部在近日發佈的《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第8039號建議的答覆》中透露,目前已經研究形成了《教育法修正案(草案)》,將“勞”納入教育方針,下一步將按程序報送審議。
重新審視勞動教育的價值,已然開啓。
“當媽的,能給孩子省一分力是一分力”
帶着有關孩子是否幹家勞的問題,連日來,記者採訪了多位家長。絕大部分家長都給出了否定的回答,其中 “沒時間”是一大關鍵詞。
“那麼多作業,每天晚上寫到10點多,哪裏還有時間幹家務?”
“我們在寒暑假都會要求他洗碗、擦地,但開學後,真的沒時間了。”
“剛開始還要求他每天早上至少把被子疊了,後來看他累得那個樣子,算了,不要求了,我來疊吧,孩子能多睡一分鐘是一分鐘。我們當媽的,能給孩子省一分力是一分力,但感覺這樣真是不好。”
“我家孩子啥都不愛幹,強烈要求‘勞動教育’入法,不過目前真是想做也沒時間,作業太多了!睡覺時間都不夠,連我都不好意思支使他去幹活了。”
能幹少許家務的孩子也有,但似乎在學校的勞動積極性比家裏更高。在家裏,除了學習,別的事情都有父母兜着,不少孩子都生出惰怠之心。
家長莊伏説,孩子在學校會打掃教室,學校還有烹飪課,不過孩子在學校幹活超主動,幹家務活卻不積極。“呼籲學校增加勞動教育方面的課程或是活動,我們小時候還去學雷鋒打掃街道呢!”
“我家孩子在家不怎麼幹活,也就是能夠收拾自己書包,書桌,洗個內褲襪子,拿個快遞扔個垃圾。”家長嚴歡的觀點是,勞動教育是自己能幹的活自己幹,別人幫你幹了要真誠地感謝別人。
另一位家長嚴力表示,相比學習,孩子更喜歡勞動,因為輕鬆,還能得到表揚。“有的孩子不喜歡勞動可能是因為像洗碗、拖地這樣的重複勞動,缺乏新鮮感、成就感。”
“我家娃在家會整理自己的書包、書桌、玩具箱以及練琴後收拾相應物品,吃飯幫忙擺放碗筷,週末和假日在大人督促下整理內務,比如疊被子、洗襪子、扔垃圾等,偶爾掃地和洗碗。我的想法是孩子應該儘早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參與家庭事務,培養感恩心和責任心。”家長蘭子君説。
勞動該是對家人愛的一種表達
大學教師張靜5年前去美國當訪問學者,把7歲的兒子楊蘋果也帶去了。在美國,小朋友幫忙掃雪、修剪草坪都能賺零花錢,他們有個鄰居給孩子的獎勵全都是用錢,而且根據勞動表現的程度給不同數額的錢,比如收到學校的表揚信50美元。
“楊蘋果也想賺錢,幹活挺積極,每天幫忙倒垃圾啥的,但是以此賺錢的想法被我拒絕了。”張靜跟兒子就是否要對做家務進行金錢獎勵進行過討論,她對兒子説,“我覺得做家務是對家裏愛的一種表達,不應該是為了賺錢。中國和美國的國情不一樣,所以,咱們處理的方法也不一樣。媽媽做家務是因為愛你愛咱們的家,想為家庭盡責任,承擔母親角色該做的事情,如果都是用錢來核算,那該給媽媽多少錢呢?”
作為一名心理學教授,張靜更多的是從內在需求的角度看待勞動。她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有義務讓自己變好,每個小朋友都有讓自己做好的事情、變得更好的內在需求,這個變得更好的自己就是最大的獎勵。
“未來教育對所有已滿一定年齡的兒童來説,就是生產勞動與智育和體育相結合,它不僅是提高社會生產的一種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發展的人的唯一方法。”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説的這句話,放到當下的教育中,也絲毫沒有過時。
勞動創造了一切,包括人,而人生也靠勞動創造。正如中國教科院德育與心理特教研究所副研究員孟慶濤所説,勞動把人的知識、能力、智慧、思想、道德、情操等熔為一體,提升人的整體素質,具有綜合的育人功能和獨特的育人價值。
“要讓孩子吃苦,關鍵是我們家長要捨得”
13歲男孩陽陽的媽媽蔣瀟菁一直記着,在兒子9歲那年的元旦前夜,爸爸媽媽去看電影,7點才到家。獨自在家的兒子居然做好了飯,一個是涼拌白菜,另一個是雞蛋炒飯。為了保温,炒飯是用盤子蓋着的。兒子説,就想給爸爸媽媽一個驚喜,不過蛋炒飯到底應該先放油還是先放蛋很傷腦筋,最後先把蛋液倒到了鍋裏。兒子還寫了張卡片,寫着“爸爸媽媽新年快樂”,“快”字的左右寫反了。那天的温暖,一直迴盪在蔣瀟菁心裏。
讓孩子願意勞動,需要科學引導。“不是強迫的,是要他覺得,他長大了,有力量可以幫忙。”張靜説,“有時候我會示弱,我説媽媽的腰要斷了,你是大小夥子了,必須你幫忙,媽媽才能搞定。”
讓孩子喜歡勞動,也需要家長合理引導。“勞動是辛苦的,要讓孩子吃苦,關鍵是我們家長要捨得。生活並非一帆風順,在吃苦中才能磨練出強大的內心,而且吃苦本身也能創造幸福。”5歲孩子小帆的媽媽周寧説,她會帶着孩子一起每個週末把家裏打掃得乾乾淨淨,然後感嘆,咱們家現在太漂亮了,“孩子即便只是出很小一份力,也能從中感受到自食其力的快樂和滿足感”。
家長陶滿告訴本報記者,在孩子就讀的北京華德福學校,從幼兒園到12年級都有手工課,幼兒園學編毛線,一年級開始有種地實踐和木工課,再大一點,有金工課。“俗話説,心靈手巧。學校的教育理念是首先培養出在自然環境中有生存能力的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人與自然的連接最重要的就是在田地間耕耘。在勞作中更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命之美、自然之美。”
春種秋收,那種與土地的親近感以及由此而來的幸福感、滿足感或許是任何其他活動難以替代的。
勞動辛苦,勞動快樂,勞動幸福。對於很多人來説,一提到勞動,耳邊會迴盪起這樣的歌聲:“太陽光金亮亮/雄雞唱三唱/花兒醒來了/鳥兒忙梳妝/小喜鵲造新房/小蜜蜂採蜜忙/幸福的生活從哪裏來/要靠勞動來創造。”
這首歌的名字叫《勞動最光榮》。今天的音樂課堂上,也許可以重拾這首歌。(製圖 肖婕妤)
一位母親對勞動教育的認識
讓孩子變成更好的自己
蔣菡
44歲的劉嘉是江蘇的一名初中教師,也是第一代獨生子女。從小父母幾乎包乾了所有的家務,等到自己成家後,她發現獨立操持一個家很不容易。而當她後來又遭遇生活中一些風浪和變故的時候,她感覺到自己的抗擊打能力其實很脆弱。“親身經歷告訴我,勞動教育是最好的教育。”她深有感觸地説,勞動中有許多知識,而且能讓人更樂觀。
作為一名語文老師,課文《回憶我的母親》令她印象深刻。文中朱德特別感謝母親給了他一個強健的身體,一個勤勞的習慣,使他從來沒感到過勞累。朱德在文中寫道:“我在家庭中已經飽嘗艱苦,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軍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沒感到過困難,沒被困難嚇倒。”
“一個貧窮的佃户家庭走出來這麼偉大的人,我覺得他的母親功不可沒。由此我也在反思,我們做父母的,做教師的,到底該給予孩子什麼樣的教育?給一個孩子強大的內心,幫助他成長為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挫折與困難的人,這是最重要的,比任何書本知識和才藝都重要,因為每個人一生都會遇到苦和難。我認為這就是勞動教育的意義。”
劉嘉所在學校每學期都會組織學生去少年宮進行為期兩天的勞動技術教育,可以體驗各種職業的勞動,譬如木工、金工。“學生興趣很大,上課反映比學校裏學書本知識還好。不過覺得這類課程還少了點,應該有一段較長時間的體驗。”她認為,術業有專攻,勞動教育還可以多一些相關技術知識的傳授,在學習勞動技能的過程中,孩子也會體會到成就感。
劉嘉發現,有些從小到大特別優秀的孩子,太力求完美,外表看着非常開朗,但其實內心非常脆弱。“勞動教育會影響人的一生,你從中學到的生活知識、生產知識對於將來職業的選擇都會產生影響,而由此養成勤勞的習慣、鍛煉出不怕吃苦的精神,都有助於培養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她説,在踏踏實實的勞動中,還能潛移默化地讓孩子更願意接受自己的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