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分數出來後,總有家長因為高考分數和預估分數差別太大,要求複核考卷。其實家長之所以有這樣的行為也很正常,一方面是孩子平時考試成績都還不錯,所以家長比較有信心。另一方面也是考慮到高考就是人生的一個轉折點,所以絕不能有半點兒戲。
其實,像這樣的父母,不是今天才有。
(林徽因和孩子)
民國才女林徽因也曾因為子女高考沒考上清華大學,就兩次幹過複核高考試卷的事情。還別説,在複核考卷後,還真讓她發現了一個大秘密,這究竟是個什麼秘密呢?
林徽因出身於書香門第家庭,自幼聰慧乖巧,對書本的領悟力很強。
她的父親林長民不光給予了她極好的教育,還帶她遊歷各國,開闊眼界,增長見識,為的是希望她能有改良社會的能力和見解。
林徽因在歐洲遊學的時候,對建築學發生了濃厚的興趣。
在認識梁思成後,兩人達成同赴歐洲學習建築學的共識。
當時,梁思成的父親梁啓超正努力促成他和林徽因的婚事,因此自然是一萬個贊成。而林長民和梁啓超在政治上又是意氣相投的朋友,因此這對年輕人的想法,得到了雙方家長的同意和支持。
然而到了歐洲後,林徽因才發現建築系不收女學生。無奈之下,林徽因改學美術。但她出於對建築學的熱愛,還是選修了建築學,並一直在建築系做旁聽生。
學成歸來後,林徽因和梁思成結為連理。
(林徽因和梁思成)
此後兩人在建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成就。在解放初期,通過他們的呼籲和努力,許多古建築才倖免於難,並得到了較好的修繕和保護。
不過,再有才華的人,也要食人間煙火,也會對孩子寄予厚望。
林徽因先後為梁思成生下女兒梁再冰和兒子梁從誡。
自從做了母親後,林徽因對孩子的教育一直非常重視。
她在梁再冰和梁從誡小的時候,便不斷朗誦古詩詞和優美的文章給他們聽,在她看來,文學的薰陶是日積月累的,同時也是受益一生的大事。
因此,哪怕是在戰火紛飛,不得不四處奔波躲藏的時候,林徽因依然堅持為梁再冰和梁從誡朗誦詩歌和美文。
此外,林徽因和梁思成在教育上的認識是一致的。他們認為,孩子也應該被信任被尊重。
比如有一次,梁再冰的作業並沒有完成,但當林徽因過問時,她卻説做完了,於是林徽因便再也沒有問起。
事後,梁再冰覺得自己辜負了母親的信任。出於愧疚之心,她將這件事寫在了日記本中。
除此外,林徽因在外工作的時候,也會給梁再冰和梁從誡寫信,告訴他們,自己的所見所聞和在哪裏等。而梁再冰和梁從誡有時候也會給林徽因回信,在這一來一往的過程中,梁再冰和梁從誡的作文能力,便得到了提高。
(梁再冰和弟弟)
1946年,梁思成回到母校清華大學創辦了建築系,並擔任教授職務。
也是這一年,17歲的梁再冰參加高考,並報考了清華大學。
在林徽因和梁思成的教育下,梁再冰和梁從誡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因此當梁再冰高考時,許多人都認為她成績很好,父親又在清華大學做教授,肯定能輕鬆進入清華大學。
然而高考分數出來後,人們發現梁再冰居然沒有考上清華大學。
其實不光大家覺得意外,就連林徽因也深感詫異。所以她按相關程序做出申請,複核了梁再冰的高考試卷,結果的確是梁再冰答題失誤。
最終,梁再冰與清華大學失之交臂,被北京大學西語系錄取了。
林徽因和梁思成出於對建築的熱愛,同時也因為和清華大學有着極深的淵源,因此在梁再冰高考失利後,便把希望寄託在梁從誡身上。
林徽因一直希望梁從誡能子承父業,在建築學上做出更高的成就來,所以在梁從誡小時候,林徽因便把建築學方面的知識傳授給他。並且在出外做建築文物考察時,只要條件允許,林徽因都會帶上樑從誡,讓他從小就對建築學耳濡目染。
(和父母在外的梁從誡姐弟)
轉眼到了1950年,梁從誡也參加了高考,並按林徽因的要求,填報了清華大學建築系。
可是,讓林徽因萬萬沒想到的是,高考成績出來後,梁從誡因2分之差,被清華大學拒之門外。
這個結果,讓林徽因無法鎮定了。
出於對梁從誡學習上的瞭解,林徽因認為梁從誡沒有理由不被清華大學錄取。所以她再次走程序,複核了梁從誡的高考試卷。
在複核的過程中,林徽因發現,梁從誡的答題都堪稱完美。不過她在複核的過程中,在物理試卷的反面,發現梁從誡在空白的地方寫了一行小字,説他並不喜歡建築學,他真正喜歡的是歷史。
這個發現讓林徽因大吃一驚。
她這才知道,這麼多年來,她和梁思成一直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梁從誡身上,差點摧毀了梁從誡的興趣。而興趣才是一個人最好的老師。
雖然林徽因和梁思成因為梁從誡沒能繼承他們的衣缽,感到有些失落和遺憾,但是他們非常尊重梁從誡的興趣。最終梁從誡入讀北京大學,報讀了他最喜歡的歷史專業。
由此可見,林徽因和梁思成作為建築界的大師級人物,他們在教育孩子的方面,同樣有許多值得當今家長學習的地方。
(參考史料:《林徽因傳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