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孩子適合搭乘高職就業直通車?

7月7日,北京近5萬名考生迎來高考,待高考成績公佈後,他們將開始填報志願,其中一部分人會搭上高等職業教育這趟就業直通車。然而,在做出這個重要抉擇之前,考生和家長難免猶豫,他們想知道這種職業教育能帶來怎樣的未來,究竟什麼樣的人適合報考高職院校呢?

【不報】

寧肯上三本也不讓孩子報高職

高三家長姜蕊

但凡有一點兒希望考本科,哪怕上個三本,我也不會讓孩子報考高職。

哪些孩子適合搭乘高職就業直通車?

理由很簡單:以前,人們總覺得學會一項技能、能養活自己就行,可現在時代不同了,社會對學歷的要求越來越高。而且,大學本科連續擴招了好些年,研究生也擴招了。照這形勢發展,將來滿大街的大學本科生、研究生,自己的孩子怎麼也得讀到碩士研究生畢業才行啊。如果上高職,畢業後只拿個大專學歷,找工作哪有競爭力?

不想讓孩子混文憑

高三家長李澤

在我看來,高職説好聽了是大專,説不好聽了,就是孩子學習太差實在沒轍了去混文憑的地方。所以,儘管我家孩子學習成績一般,我還是希望他考上大學本科,因為我怕他一頭扎進差生堆兒裏,沒學到真正的技能反而被帶壞,耽誤了前程。

我對知識有更高的追求

高三學生王小宇

我承認,高職可以培養實用型人才,未來也能成為社會的棟樑。但是,我並沒有報高職的意願,因為我有更高遠的目標。我本人熱愛文學和歷史,學習成績還算不錯,完全可以進入大學深造。而高職是無法滿足我對知識層次的追求的,更無法幫助我實現夢想。所以,比起上高職學習我不擅長的專業技術,我更願意在奔向大學的路上奮力一搏。

【報】

高職最大的吸引力是好就業

北京經濟管理職業學院應屆畢業生李鑫宇

我之所以報考高職,主要是出於就業的考慮。當我還是個高中生的時候就聽説大學畢業生就業難。高考之前,有高職學校到我們中學舉辦招生説明會,我一下子被吸引了。按説以我當時的成績也能考個普通本科院校,但四年畢業後還得為找工作而發愁,這麼一比,倒不如上個有明確就業方向的高職,而且,由於我的會考成績還不錯,上高職可以免試入學。在校期間,我也沒閒着,學習機電專業的同時,還拿下了包括電工證在內的好幾個證。這不,剛出高職的校門,就進了單位的大門,完全沒有找不着工作的煩惱。

因為喜歡所以熱愛

高職畢業生劉澤潤

我上中學時就選定了自己的職業——未來要從事自己喜歡的珠寶玉石鑑定工作。所以,儘管中學文化課成績不錯,我最終報了高職,學習“珠寶玉石鑑定與加工”專業。我並不認為上職業教育學校就是與高學歷失之交臂,反而覺得上高職能快速實現自己的夢想,要知道,能學習自己感興趣的專業是幸福的,況且現在都講究終身學習,如果想繼續深造機會非常多。就拿我來説,高職畢業後,又拿下了本科的學位證和畢業證,未來還想再考研。如今,工作4年的我已就職於一家大型國企,擔任珠寶、貴金屬工藝品檢測工作。

打破傳統的教育觀念

高職學生家長王翠蘭

基於我們國家的傳統觀念,不少人覺得讀高職不如讀大學本科、研究生有出息,可我卻不這麼認為。我本人是一家公司的財會主管,在國外工作、生活了很多年,親眼目睹了國外是如何重視職業教育、重視培養孩子一技之長的。當我的女兒面臨抉擇時,我毫不猶豫地支持她報考高職的財會專業。現在,我女兒是高職一年級學生,入校後,她的特長一下子顯現出來,專業課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和中學時天天熬夜複習成績也沒太大起色的痛苦狀態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我很慶幸自己沒有“一定要讓孩子考大學”的執念,既減輕了孩子的壓力,也幫孩子找到了適合的成長道路。

【權威解讀】

哪些考生適合報高職?

北京交通運輸職業學院招生辦李佳

一年一度的高考到來,不少考生和家長會在“報本科還是報高職”上拿不定主意,甚至存在對高職認識上的誤區。究竟什麼樣的考生適合報高職呢?我給大家提些建議。

首先,認識自己。眾所周知,人的大腦由左右兩部分組成。左腦發達的人一般邏輯思維強,特別是在邏輯、語言、數學、文字、推理、分析等方面較為出色,而右腦發達的人一般創造力協調動手能力強,比較擅長操作、畫圖、音樂、韻律、情感、想象、創意等。自己到底擅長什麼,考生應該有個初步判斷。

其次,瞭解區別。本科旨在培養研究型、探索型以及設計型人才;高職是職業教育,是培養應用型、技藝型、操作型、具有大學文化層次的高級技術人才。具體地説,本科是以理論教學為主,其中包含實驗、實習等聯繫實際的環節。高職則是就業式教育,着眼於培養學生的實際崗位所需要的動手能力,教育時刻與訓練相結合,實踐教學的比重特別大。由此可見,本科和高職的培養思路不同,考生需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選報。

第三,正確看待。當下,本科尤其是優秀本科吸引了大量考生的眼球,而高職教育可能多被人認為是考本科無望時退而求其次的選擇。但考生和家長都應該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職業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是分工不同而已。考生只要選對適合自己的成長道路,就是為成功打下了基礎。

綜上所述,我認為,適合報考高職的學生一般應具備的條件是:有一定的文化課學習基礎,具備一定協調及動手能力,熱愛所報考專業。

高職有什麼吸引力?

北京財貿職業學院院長楊宜

與本科相比,高職的最大優勢在於學生動手能力強、就業率高。拿我們學校來説,畢業生就業率已連續10年超99%,而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滿意度也超過了96%。

實現高就業率主要有兩大原因。

一方面,我們學校開設了與市場契合度高的專業。包括會計信息管理、國際金融、市場營銷、物聯網應用技術、工程造價、酒店管理、導遊、視覺傳播設計與製作、人物形象設計等27個專業。這些專業的設置既考慮到傳統的行業需求,也順應了當今信息化社會的發展潮流。比如,為適應產業升級,契合城市副中心重大項目落地,以技術賦能專業,我們率先開辦了互聯網金融、財務大數據應用、主題樂園管理等專業和方向。物流管理、金融管理專業入選全國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為學生量身定製“上班式課程”“研學結合課程”,學生在課堂內就提前學習企業的業務流程,浸潤職業文化,一旦出了校門進入企業就能立刻上手工作。

哪些孩子適合搭乘高職就業直通車?

另一方面,我們學校為學生搭建了就業直通車。現階段北京的經濟發展中,83%以上是現代服務業,而我們學校開設的專業非常契合產業發展的這個特點,因此學生就業時可選擇的範圍很廣,可以説是遍佈北京服務業各個領域。同時,我們學校與北京首旅、北京祥龍、京東、沃爾瑪、首商集團、大華會計師事務所等50餘家知名企業組建了“北京商貿職教集團”,創設商科人才培養交流平台,並與京東物流、環球影城、鳳凰教育、用友新道等企業開展戰略合作,聯合培養人才,形成與行業、企業緊密融合的財貿人才培養特色。深度的校企合作為學生提供了實習、實訓和就業的諸多崗位。

此外,從2005年開始,我們學校還開設了小企業創辦課程,幫助學生學習自主創業技能,並且通過技能競賽、社會實踐等平台,提升創新創業教育質量。目前,學生畢業後自主創業比例達到7.14%,高於全國高職院校平均水平近1倍。近5年的統計數據顯示,畢業3年內學生自主創業存活率達75.48%。

北京地區高職怎樣報考?

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招生就業處處長賀繼偉

北京地區高職類院校共計27所,其中公辦類院校18所,民辦類院校9所,每年主要面向北京地區招生,同時還有一些學校如國家級示範校、骨幹校等在京外招生。主要招生方式有以下幾種類型:

一、自主招生類型。這種類型招生面向北京生源具備高考資格的考生,招生對象是中專、職高、技校即“三校生”,還有普通高中畢業生及退轉軍人。招生學校幾乎覆蓋北京市全部高職院校,投放的專業多,覆蓋範圍廣,計劃體量大。該類招生通常在每年3月到4月進行,5月初錄取結束。

二、“三·二”銜接招生類型。這種類型招生實現了中職和高職銜接,搭建了中高職立交橋。通常由中職校為主體進行招生,招生前3年在中職校就讀,其學籍屬於中等職業技術教育階段。後兩年通過合格性轉段考試升入高職,在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學校就讀,其學籍轉為普通高等職業技術教育階段。學制是“3+2”,學歷是大專。

三、普通高招類型。這種類型分為京內和京外普通高招。京內普通高招是北京高職類院校除自主招生類型外極為重要的招生類型,招生數量和專業數量較大。高招錄取時,按語文、數學和英語三科的總成績排序。往年招生計劃分文、理科,但文科綜合和理科綜合成績不記入錄取成績內。考生報考時採取“學校+專業”的方式,學生可選擇20個志願,每個志願僅能選擇1個專業;20個志願可重複報考1所學校,20個不同專業。隨着城市功能定位的明確,近幾年京外高招計劃數相對減少。

四、貫通培養類型。這種招生類型是北京市於2015年啓動的,主要是契合城市功能定位和產業升級需要。其專業設置、教學計劃、培養目標等和優質高中校、高職院校、本科類院校進行一體化設計,無縫對接。學制7年。該類招生在教學設計和教學環節上,實行“2+3+2”模式。前兩年,與北京優質高中校進行聯合培養;中間3年由國家級示範類高職院校進行專業技能培養;最後兩年通過專升本轉段考試,由對接本科類院校進行培養。通過7年的學習,學生成為複合型人才,滿足北京產業升級和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需要。該類招生面向北京市户籍的初中畢業生。招生在中招過程中進行,6月初開始下達計劃,考生於7月初開始報名。招生通常設提前批和普通批兩個批次,招生時設最低錄取線。

【專家觀點】

創辦服務終身職業發展的新高職

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院長、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副會長孫善學

隨着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城市經濟結構深度調整,人們在職場中需要應對工作方式、工作任務不斷變化的挑戰,面對知識更新、技能提升、職業轉型的壓力,必須結合職業需求加強有針對性的學習,以便迅速提高自身適應能力。我們的城市也要加快建立能夠有效促進人們職業發展的教育服務體系,這就為高等職業教育轉型發展提供了新機遇。高職學校要突破以學齡教育、學歷教育為主業的國民教育辦學模式,緊跟科技發展趨勢和市場需求變化,面向職場人士開辦繼續職業教育,努力辦好能夠服務人們終身職業發展的新高職。

新高職,標準建設是前提。職業教育是國民教育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促進高質量就業是職業教育承擔的社會責任,因而“適應和勝任工作要求”是制定職業教育標準的邏輯起點。新高職的教育標準是跨越學習和工作領域,涵蓋學歷教育、職業技能等級和其他人力資源評價標準的新標準。我們應該借鑑國際經驗,率先探索實施國家資歷框架制度,把學歷教育和人力資源開發串起來,形成一套社會認可的教育標準體系。

新高職,夯實就業是關鍵。作為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就業應是職業教育的最大優勢。新高職可探索“先招工後招生”“先就業後畢業”等教育和就業制度,讓教育建立在就業基礎上。符合入學條件、有明確就業崗位的,學校錄取入學;符合入學條件但沒有明確就業崗位的,在學校錄取的同時由政府相關就業管理部門登記造冊並在將來畢業時推薦就業;對於企業在職員工學習,相關企業有責任和義務給予大力支持,為他們半工半讀、工學交替學習提供方便條件。

新高職,學習創新是保障。高職學校學生的生源結構比較複雜,知識基礎和技能儲備可能都不一樣,新高職必須提供多樣化、個性化的人才培養方案。要創新學習方式,通過學校學習、企業實踐、網絡學習等學習方式獲得的學習成果要予以認可。對於來自企業或社會的有工作經驗的學習者而言,入學前的學習成果(如職業資格證書等)、入學後基於工作崗位取得的學習成果都能夠按一定規則兑換成學分,同高職學校教學計劃規定的課程學習成果一樣得到認可。實施這樣的學習方案,須改變現有教學制度和模式,探索建立職業教育學分銀行,大力推進學習制度創新。


來源:北京日報客户端 | 記者 賈曉燕

編輯:蔡文清

流程編輯:郭丹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686 字。

轉載請註明: 哪些孩子適合搭乘高職就業直通車?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