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暑假前的研學小高峯,很多學校被選為考場,不能上課,正好外出研學。”隨着暑假臨近,一波又一波出省研學的學生團,也相繼踏上了旅途。據《中國新聞週刊》報道,在學校推動和家長追捧下,研學市場近年來急速膨脹,但這一行業也亂象叢生。
此一亂象,被《中國研學旅行發展報告2021》總結為課程化、經費、人才、安全等幾個行業痛點。最顯著的表現是“遊而不學、價高質低”,而是否存在虛假宣傳或安全隱患等相對隱性的問題,消費者又很難在第一時間察覺。在不少受訪者看來,“高價研學團”的變異,讓研學變了味,甚至成了“殺豬盤”。
其實,早在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門發佈的《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中,就明確指出,各中小學要結合當地實際,把研學旅行納入學校教育教學計劃,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統籌考慮,促進研學旅行和學校課程有機融合,避免“只旅不學”或“只學不旅”現象。
但是,“只旅不學”或“只學不旅”的問題,還是在研學旅行中普遍存在。這讓研學旅行的價值大打折扣。要讓研學旅行發揮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的作用,必須堅持研學旅行的教育性與公益性原則,更不能被異化成為“殺豬盤”。
當前,開展研學旅行的主體大概有兩類。一是以學校為主體,研學旅行活動由學校出面組織;二是以校外培訓機構為主體,校外培訓機構設計研學旅行線路與內容,通過市場運作,吸引學生報名參加。也有學校委託校外機構,或通過購買校外機構服務等方式開展研學活動,但這也屬於以學校為主體組織。
這兩類主體組織的研學旅行,都存在一些值得關注的問題。如由學校為主體組織的研學旅行,存在強制或變相強制學生參加的問題,學校稱參加研學旅行情況要記錄進綜合素質評價,於是學生、家長不得不參加。尤其是“高價研學團”,額外增加了學生的家庭經濟負擔。
校外培訓機構組織的研學團,雖然由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參加,但是,由於家長缺乏識別能力,很容易被機構“忽悠”,機構不兑現事先承諾的遊學內容的並不鮮見。
一些培訓機構就把普通的旅遊線包裝為遊學,按研學旅行收費,還有的遊學,實質就是到大學校園“到此一遊”,走馬觀花,並無實質體驗大學教學的“研學”。此前,媒體還報道,有的出國遊學還把學生帶到了賭城,嚴重背離了“研學”目的。
此外,過去三年疫情,使研學旅行遭遇重創,而今恢復正常學習生活後,研學旅行也逐步重新開啓,而面對學生、家長的旺盛需求,一些進行學科類培訓的機構也轉戰研學旅行。這也讓研學旅行活動同質化嚴重,同時存在魚龍混雜的問題。
研學是目前教育口極少數可以向家長收費的項目之一,要健康推進研學旅行活動的開展,就需要形成全社會合力,對於由學校及校外機構這兩類不同主體組織的研學旅行活動,均要強化監管。
以學校為主體開展的研學旅行活動,應由教育主管部門監管,要求學校把研學旅行納入教學計劃,結合學生特點設計研學旅行活動。在組織學生參加研學活動時,要充分聽取學生和家長的意見,同時可以考慮免除貧困家庭學生參加研學旅行的費用。
以校外機構為主體進行的研學活動,則主要應由文旅部門監管,教育部門給予指導與幫助,要明確機構的資質,以及加強對機構開展研學旅行的過程性監管,避免“只旅不學”現象,尤其要杜絕“價高質低”的“殺豬盤”問題。
當然,社會也要為學生進行研學旅行,提供更多的公益性活動場所,這樣就可以減少家長對學校、校外機構研學活動的依賴,開展自主性研學旅行活動。
如城市向中小學生開放博物館、科技館、美術館、青少年活動中心等,並招募志願者開展主題活動,且不同城市的這些場館資源可以城際共享。這就把研學旅行常態化,學生可以自主規劃研學活動。
在全社會合力促成之下,方能讓研學旅行和學校課程有機融合,確保學生“遊有所研”“旅有所學”,也最大限度避免家長誤入研學“殺豬盤”。
撰稿 / 熊丙奇(教育學者)
編輯 / 遲道華
校對 /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