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當上皇帝之後,所有人都意識到,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的矛盾,必須發動政變才能解決了。?在李隆基一黨看來,李旦只要不崩,就不會真正交出大權,還會繼續用太平公主壓制自己。因為李隆基當上皇帝之後,李旦不僅掌握着三品以上官員的任命,還對中央主要官員做了部分調整。?宰相調整為了七個,分別是劉幽求、魏知古、陸象先、蕭至忠、崔湜、竇懷貞、岑羲。?名字不必記,大家只用知道,這七個人中除了劉幽求和魏知古以外,其他五個都是太平公主的人就行了。而且,太平公主陣營的崔湜、蕭至忠先後擔任了第一宰相中書令。?在官大一級壓死人的官場,這就意味着李隆基的政令出不了太極宮,凡事還得聽李旦或者太平公主的。
北門四軍(駐守玄武門的四支部隊)的老大也換了人,原來是李隆基的心腹葛福順等人統率左、右萬騎軍和左、右羽林軍。如今左羽林大將軍和知右羽林將軍事都變成了太平公主的人,分別為常元楷和李慈。?太平公主的勢力不減反增,任由發展下去,等待李隆基一黨的只有死路一條。?在太平公主一黨看來,誣陷大法就是扯淡,誣陷了將近兩年,不但沒有起到正面作用,還一不小心把李隆基誣陷成了皇帝。萬一李旦哪天掛了,李隆基掌握生殺大權之後,自己必然沒有好果子吃。?於是,兩派勢力磨刀霍霍,紛紛擺開了決一死戰的陣勢。?這一次率先出拳的是李隆基一黨。
不過,這一拳的出擊和結束都讓人倍感意外。?李隆基和高力士等人籌備政變的時候,並沒有把計劃告訴宰相劉幽求。不是李隆基不信任他,而是另有原因。?當年李隆基發動唐隆政變扳倒韋后的時候,有三個非常重要的文官,分別是劉幽求、鍾紹京和崔日用,三個人在政變之後都擔任了宰相。?但是,時至今日,鍾紹京和崔日用都被李旦貶到了外地,劉幽求可謂是碩果僅存的一個。?如果是一般人,這一次準備扳到太平公主,肯定會叫上劉幽求,因為他忠心可靠有經驗,用起來順手又安全。?但是,政變小能手李隆基絕非一般人,他想的要更深一層。?既然自己能想到用劉幽求,太平公主怎麼可能想不到?既然太平公主在自己身邊安插了無數耳目,劉幽求身邊的耳目怎麼會少??所以,劉幽求此人不僅不能用,還應該對其嚴格保密。其實,不僅是劉幽求,在唐隆政變中表現格外突出的將領葛福順等人,李隆基也給排除到了外面。
這一次政變,李隆基找的基本都是政變素人,例如自己的兩個弟弟李隆範和李隆業,他們沒有參與唐隆政變,但事後擔任了左右羽林軍大將軍,用他們不容易引起太平公主的注意,還能間接控制羽林軍。?再例如,小半仙王琚,此人能掐會算,以前和駙馬王同皎預謀過刺殺武三思,刺殺失敗後逃入江湖多年。王同皎被李旦平反後,他才又返回了長安,勸説李隆基誅殺太平公主。用這樣的人,有刺殺經驗,有忠心,也不容易引起太平公主的注意。?可是,讓李隆基沒有想到的是,劉幽求左等右等,等不到自己準備發動政變的消息竟然着急了。
他乾脆繞開李隆基,找到了右羽林將軍張暐(wěi),倆人一合計就制定了一個政變計劃。完事之後,張暐才把計劃告訴了李隆基:“臣已經和劉幽求定好了計策,只等陛下下命令了。”?李隆基一瞬間就驚呆了,如此大事,竟然不和自己商量就制定好了計劃?你們用的人可靠嗎?你們制定的計劃周密嗎?萬一被太平公主發現了怎麼辦??一連串的問題讓李隆基不由地脊背發涼,倒抽了一口涼氣。他立刻叫住了張暐,讓其將政變計劃詳細地講述一遍,看一看哪裏還有紕漏。
當李隆基聽到侍御史鄧光賓也在計劃之中時,一口老血差點當場噴出。?鄧光賓的詳細資料史書中並未記載,但從結果就能推斷的出,李隆基很不信任此人。因為不一會他就被嚇得兩腿發顫,轉過身就把劉幽求準備發動政變的計劃,全部彙報給了李旦。?按照大唐律令,劉幽求等人應當被判處死刑,但在李隆基的求情下,他們三個人只是被貶到了邊疆地區喝風。?不過,太平公主並沒有因此放過劉幽求。崔湜命令廣州都督周利貞把劉幽求殺死在半路上。幸運的是,這個命令剛剛發出就泄露了。當劉幽求走到桂州的時候,桂州都督王晙便將劉幽求扣留在了桂州。?後來,無論崔湜如何命令王晙放人,王晙就是不放。一個省長敢和當朝第一宰相正面硬剛,而且還沒有因此獲罪,背後肯定有李隆基的支持,但從另一個方面也能看出,當時的朝廷已經分裂到了什麼地步。
雖然李隆基主動揭發了劉幽求,但是並沒有打消太平公主的疑慮,相反還加快了她造反的步伐,因為誰都能看得出來李隆基是在捨車保帥。?遇到緊急事情怎麼辦?中華傳統美德開會嘛。於是,太平公主急忙把自己所提拔的五個宰相全都召集了起來商量對策。?太平公主先是慷慨激昂地發表了一通演講,中心思想只有一個,大罵李隆基是個庶出的雜種,得位不正還對姑姑不敬,這樣的人當皇帝簡直是天理難容,必須被廢。?會議的氣氛瞬間被調動了起來,在坐的宰相也開始紛紛鼓掌,表示支持太平公主的英明決策,一定與李隆基的惡勢力鬥爭到底。
但是,就在這羣人羣情激昂的時候,宰相陸象先卻義正言辭地提出了反對意見:“當今皇帝沒有罪過,不應被廢!”?什麼?自己推薦的宰相竟然反對自己?太平公主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當初推薦宰相人選的時候,太平公主本來就不想舉薦陸象先,只是迫於崔湜的要求,她才勉強答應。可沒想到,這個老頭竟然是個“吃裏爬外”的傢伙。太平公主一邊生氣,一邊將目光惡狠狠地盯向了崔湜,希望他能出面,勸説陸象先。?可是崔湜雙手一攤,表示自己也很無奈。因為崔湜雖然做過無數壞事,但他到底還是一個文化人,算是一個有文人理想的壞蛋。?説來可笑,崔湜之所以推薦陸象先當宰相,不是為了和陸象先一起搞陰謀,而是他敬重陸象先的為人。在崔湜看來,陸象先清淨寡慾,高人一等(陸公加於人一等),這樣的人就應該做宰相。
打死太平公主,她也不會想到,這個世界竟然如此瘋狂,老鼠居然真的給貓當起了伴娘。眼前這個和上官婉兒通姦、殘殺神龍五虎、大肆賣官鬻爵的大壞蛋崔湜,內心深處竟然還會這麼無私,崇拜一個好人??出現這麼一個,比雷劈的概率還小的意外,會議自然沒法再開下去了。太平公主只好宣佈散會,改天再定造反計劃。?公元713年6月24日,太平公主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訓,經過嚴密的篩選,再次把同黨們召集了起來,開會討論如何對付李隆基。?這一次她召集的同黨分別為宰相四人:蕭至忠、崔湜、竇懷貞、岑羲。?禁軍軍官三人:左羽林大將軍常元楷,知右羽林將軍事李慈,右金吾將軍李欽。另外,還有數名位高權重的其他官員。?會議主題不必再提,大家早都知道是幹嘛的了。所以,這次他們直奔主題,很快就確定了兩個造反計劃。
第一個計劃很簡單,就是向韋后學習致敬,讓崔湜聯合宮人元氏,在李隆基每天吃的赤箭粉中下毒(赤箭粉又叫天麻粉,中藥的一種)。?如果下毒不成功,就改用第二計劃:10天之後的7月4日發動政變,太平公主坐鎮指揮,常元楷、李慈等人率領羽林軍攻打太極宮。竇懷貞、蕭至忠等人,率領南衙禁軍響應。?就在太平公主一黨制定計劃的時候,李隆基那邊也在緊鑼密鼓地準備發動政變。?原來被趕出京城的宰相張説、崔日用等人,聽説劉幽求被貶之後,開始不約而同地勸説李隆基早日起事。?張説給李隆基郵寄了一把刀,啥話也沒有説,但意思很明確 。?崔日用比較直接,乾脆找了個理由,從被貶地荊州跑到了長安,當面向李隆基進諫。
小半仙王琚看到大家如此激動,也跳了出來加入了勸説的隊伍。?可是,李隆基和當年的李世民一樣,平時非常果斷,到了最關鍵的時刻,突然又猶豫不決了。?畢竟,他們實際上都是在造老爹的反,不裝的猶豫一點,會被後世的書生們罵不孝的。?就在李隆基繼續裝腔作態的時候,歷史上相同的一幕又發生了。當年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前,有個叫王晊的人,突然向李世民告密,李建成準備在昆明池伏殺李世民,於是李世民決定先發制人,發動了玄武門之變。
如今,宰相魏知古不知道通過什麼渠道,也知道了太平公主的計劃,向李隆基告了密。於是,李隆基也決定先發制人,發動了先天政變。?事情為什麼會如此相像,到底是巧合還是另有原因呢,大家自己想吧。?我們在上一集中講過,李隆基每天都要在武德殿朝見羣臣。所以,這一次政變,他決定在上朝的時候將太平公主一黨一鍋端了。?7月3上午,也就是太平公主準備發動政變的前一天,李隆基開始了並不複雜的斬首行動。?他讓心腹王毛仲帶了300多名士兵,一早就埋伏在了武德殿以外的虔化門。之所以不是武德門,主要是害怕在後面殺人的時候,會驚動朝堂上的太平公主黨羽。
等到上朝以後,李隆基一邊按照以往的程序,傾聽百官們的工作彙報。一邊又秘密的派人,讓太平公主的黨羽左羽林大將軍常元楷和知右羽林將軍事李慈,去武德殿朝見自己。?這倆人接到命令之後,自然不敢反抗,畢竟是皇帝的詔令,又是上朝時間,皇帝找自己談工作很正常。?於是他倆就大搖大擺的向着武德殿走了過去,沒有一絲防備。當他們走到虔化門的時候,王毛仲帶着300多人猛地衝了出來,不費吹灰之力就將這倆冤大頭給砍了。太平公主的軍事力量就這麼簡單的被搞定了。
接着,王毛仲又帶着人氣勢洶洶地殺到了武德殿。正在上朝的文武百官們看到這羣血淋淋的兵哥哥們衝了進來,不由地大驚失色,還沒等坐在龍椅上李隆基發話,這羣人竟然撒開丫子就跑了出去。?年輕一點的官員身段靈活,一頓能扒好幾碗,提起寬大的官服,擼起袖子,跑的賊快,一轉眼就不見了身影。?年老的官員們就比較遭殃了,尤其是宰相級別的人物,都是六七十歲的老頭子,平常走路都微微顫顫的,更別提穿着寬大的官服跑了。?宰相蕭至忠、岑羲還沒有跑兩步,當場就被王毛仲剁成了肉泥。竇懷貞身體素質稍微好一點,竟然趁着大亂順利地跑出了武德殿,只不過,跑出去之後看到滿眼都是李隆基的人,他就絕望的自殺了。?此時李旦正在宮中散步,還不知道李隆基已經發動了政變。當他突然之間,看到一羣年輕的官員,一邊喊着“快跑”一邊向自己衝來的時候,身體也不由自主地跑了起來,一直跑到了承天門,大家才停了下來。
李旦氣喘吁吁地趕緊問大家,咱們不能哭了半天,還不知道誰死了啊,到底咋回事??這時候,十天之前才被再次提拔為宰相的郭元振,也是李隆基的同黨站出來説了句智商特別高的話:“皇帝只是奉您的命令殺了竇懷貞等人而已,沒有其他意圖。”?這句話和當年張柬之發動神龍政變的時候,對武則天的回答簡直有異曲同工之妙:“張易之、張昌宗陰謀造反,臣等已奉太子之令將他們誅殺。”?屎盆子往別人頭上扣,高帽子往自己身上戴。反正對方已經死了,你又奈何不了我,讀歷史有啥用,學以致用啊。?事已至此,李旦只能像當年的武則天一樣,第二天就交出了大權,並且移居到了百福殿居住。一直到3年之後,李旦和駕崩,享年55歲。
政變之時,罪魁禍首太平公主並不在宮中,所以,她聽説同黨已經被誅殺殆盡之後,還有時間逃跑,一溜煙跑到了山裏躲了起來,直到三天以後才在彈盡糧絕之時出來自首了。?李旦想讓李隆基免她一死,但被李隆基無情的拒絕了。隨後,李隆基將太平公主賜死在了家中,她的兒子以及其他黨羽合計數十人一同被斬。?7月6日,李隆基登上承天門宣佈大赦天下。?至此,動亂了整整8年的大唐帝國終於安定了下來。從705年神龍政變開始,到713年先天政變結束,短短8年之間,唐帝國一共發動了四次政變,換了四任皇帝(神龍政變、景龍政變、唐隆政變、先天政變、唐中宗、唐少帝、唐睿宗、唐玄宗)。?箇中緣由表面上看是因為韋后倒行逆施,太平公主爭權奪利,每個人都想牝雞司晨,重演武則天的輝煌。但實際上,最重要的原因還是李顯和李旦兄弟的糊塗與放縱。
他們貴為皇帝,掌握着生殺大權,有無數大臣的支持,有無數次撥亂反正的機會,卻因為性格上的種種缺陷,錯失了一次又一次的機會,以至於朝堂之上,朋黨之爭愈演愈烈,極大地撕裂了這個原本富裕強大的國家。?當年李世民和李治創造的輝煌是多麼的偉大,可惜已經整整過去30年了。都説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也是時候有人重拾祖輩們的榮光,將這個傷痕累累的大唐帝國,重新帶入正軌,重演她當年的輝煌了。?很幸運的是,此時年富力強,剛滿28歲的李隆基,正雄心勃勃地注視着腳下的帝國,他有信心能夠做到這一切。?不過,在新的曙光照耀大唐的土地上之前,李隆基還準備做一件不太地道,但大部分君王都不得不做的事情——大貶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