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倒計時 名師帶你衝刺——地理

核心提示

高考越來越近了,學生複習也已接近尾聲,如何高效利用好最後的複習時間、進一步提高成績,這應該是每一位同學非常關心的問題。今天,我們邀請到貴陽市第三實驗中學高三地理備課組長馬孟尚老師給同學們一些複習衝刺建議,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

馬孟尚老師表示,高三衝刺階段,很多同學認為做的題、背的模板越多越好,買了一堆資料,不看、也不懂資料質量的好壞,悶頭就開始盲目做題、背模板。事實上,最後一個月,有不少遠比刷題、背模板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去做。

高考倒計時 名師帶你衝刺——地理

教師:馬孟尚

從業經驗:中學一級教師,實驗三中高三地理備課組長

一關於知識:迴歸基礎,重視高頻考點

1 需不需要回歸基礎?

通過前期複習,大多學生基本完成了地理基礎知識的積累、搭建了較好的知識體系,因此在現階段很容易產生倦怠和放鬆心理,從而忽視了自己存在的基礎知識和主幹知識的漏洞。

經常有老師説,我們的學生不怕考難題,就怕考書上的基礎知識。如2020年全國Ⅲ卷地理第9~10題以勘察加火山為背景,考查林線和雪線的特徵;2019年全國Ⅲ卷地理第36(1)題以魯爾區為背景,考查城市等級規模和分佈特徵;2019年全國Ⅲ卷地理第42題以日本“大地藝術祭”活動為背景,考查旅遊資源的價值。

這些基礎題的得分率普遍較低,究其原因,就是基礎不紮實的結果。

2 迴歸哪些基礎?

首先,我們需要注意,現階段的複習切忌死記硬背,地理學科迴歸基礎的指導思想應是:以區域地理為背景,以地理原理為工具,在人地協調發展思想的指導下,抓住區域特徵,綜合自然與人文要素進行區域的開發與整治。

自然地理模塊(大氣、水體、地殼運動規律是核心要素)偏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規律的運用,要學會地理的思維方法,用這些概念、原理和規律去分析、解決實際問題。人文地理模塊偏重觀點、方法的運用(城市、交通、工業、農業的區位選擇是核心原理),應結合真實情境進行評價和反思,要注意培養知識的遷移能力。區域地理模塊,偏重地理事物的空間定位和區域特徵,要學會運用系統地理(自然與人文)的原理進行分析,提高綜合思維能力。

其次,地理歷來是無圖不成題,我們必須要重視地理學科的靈魂——地圖。建議考前每天用15分鐘翻看重要的幾張地圖:三圈環流圖、季風分佈圖、世界氣候分佈圖、世界洋流分佈圖、六大板塊示意圖、世界地形圖、中國地形圖等。並把掌握的知識在具體的區域圖中進行遷移應用。

另外,現在的高考命題角度越來越注重與實際相結合、越來越注重情景的創設。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建議每天收看《新聞聯播》——關注時事不僅僅是政治學科的要求,地理學科也要求考生適度瞭解世界大事件。我們要留意《新聞聯播》中世界發生了哪些和地理相關的事件,並用所學的地理知識去分析和解釋,增強知識的應用性和靈活性。

高考倒計時 名師帶你衝刺——地理

3 如何迴歸基礎?

可一説起迴歸基礎,很多同學就會拿起書從第一頁逐頁看起,看不了幾頁就看不下去了,即使看了,知識點好像都會,也發現不了什麼問題。因此,我建議換一種方式:分析近三年,甚至近五年高考全國3套試卷所涉及的考點,依據涉及的頻率進行分類彙總,清楚高考常考的主幹知識,依次進行回顧。在迴歸基礎時,並不是把課本或教輔資料粗略讀一遍就過,而是要對主幹知識進行深挖掘,深刻理解其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規律,力爭全面掌握這些主幹知識的內涵和外延,做到源於教材、高於教材的複習效果。

二 關於做題:精研真題,提高針對性

1 現階段,還需要做題嗎?

當然要做!但不是為了做題而做題,切忌被繁雜多樣的複習資料和多如牛毛的考前押題弄得眼花繚亂、六神無主。現階段,做題的目的主要有三個:

①保持“題感”;②檢驗學習狀態;③提高實戰經驗。

2 怎麼規劃做題的“量”?

最後這段時間,六大學科每天都要做一定量的題目,但不要過多,也不要太少。就地理學科而言,建議星期一、三、五每天限時15分鐘做1套11個選擇題(考點全覆蓋);星期二、四、六每天限時15分鐘做1道綜合題(自然、人文間隔做);星期天把一週做的題目進行反思、總結。

3 最後,做什麼題?

我認為:歷年高考真題才是真正的高考“風向標”。高考真題代表的是考點和題型考查的趨勢,高考的命題規律最直接地體現在往年真題中。精研高考真題就像是和高手過招,“招式”見得多了,自然更容易解出其中的奧妙。做歷年高考真題的意義並不是對考點的反覆訓練、甚至把答案背下來,而是認真體會命題人的意圖、手法,總結解題的切入點、答題的要點,逐漸“感悟”高考題背後的命題規律。結合近幾年高考地理題,除了都是圍繞主幹知識考查外,我認為還有以下幾個特點:

1.突出對文字材料的整理。如:2020年全國Ⅰ卷地理第9~11題對長白山嶽樺林的考查,要能夠從材料中理清:①為何只有下部的嶽樺林能結實?②氣候變暖,嶽樺林林線海拔快速提升了70-80米,説明了什麼?③嶽樺林結實線穩定又説明了什麼?④為何林線近年趨於穩定、不再上升?與結實線有何關聯?

2.突出對圖像信息的獲取。如:2019年全國Ⅲ卷地理第1~3題對廚餘垃圾處理系統工藝流程的考查,要能從流程圖中準確判讀出流程的先後次序。

3.突出對設問信息的提取,要能從設問中區分“中心詞”、“指令詞”和“限定詞”。如2020年全國Ⅱ卷地理第36(2)題要理解設問中“杭州、廣州”、“精煉油生產”、“小包裝產品”這3個詞的深層內涵;2017年全國Ⅱ卷地理第6題,要關注設問中的“刀耕火種前……直接耕種”。

4.突出對地理過程的考查,尤其是自然地理部分。如:2020年全國Ⅰ卷地理第37題對尖頂山、平頂山、台地形成過程的考查。

5.突出對結構不良問題題目的考查。結構不良問題是指那些解決方法、目標狀態、初始狀態至少有一項不清晰的問題。如:2019 年全國Ⅲ卷地理第11題,問題的構成存在某種程度的不可知部分。

三 關於技巧:強化方法,增強得分能力

很多同學都遇到過這樣的困惑:為什麼很多題,老師一點就通,自己一做就懵。很多題目做錯,並不是題目涉及的知識點不懂,而是欠缺規範的答題技巧和方法。以下為做地理題的一般方法,供同學們參考:

1 審清設問,明確題幹要求

題目設問一般由題目中心詞、指令詞、條件限制詞構成。中心詞是必須回答的內容,指示詞則為回答的方式,條件限制詞一般為地理事物的時間和空間限定。通過審題,要看透題幹“在問什麼”、“要考什麼”,把握問題指向,確定答題方向。

2 獲取信息,分析解題條件

所有的地理事物、地理現象、地理規律都有特定的時間和空間限定,並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因此必須結合具體的情景材料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就要求我們解題時必須要理解試題提供的圖文材料,最大限度地獲取有效信息,並對有效信息進行完整、準確、合理的解讀。地理學科的試題信息主要包括文字信息和圖像信息。

在獲取“文字信息”時,要着重關注兩點:

①關注與時間、空間有關的短句,並在頭腦中快速回顧所涉及區域在該階段(時間)的區域發展特徵;②結合不同設問,緊抓關鍵詞、關鍵句,無論材料信息多少、無效信息干擾強度有多大,材料的核心內涵往往都在幾個關鍵詞和關鍵句上。

在獲取“圖像信息”時,要遵循四個步驟:

①看:圖名;②讀:圖例;③迴歸:把圖例迴歸到具體的圖像中,鎖定區域位置和地理要素;④分析:分析地理要素時空分佈特徵及其相互關係。

3 調動知識,注重知識遷移

調動知識的實質是運用一般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主要依託於原有的知識儲備。因此在最後的複習中,要注重知識的儲備和整理、理解知識的內在聯繫和邏輯關係,並以常考知識為依託構建考點模塊、以熱點問題為中心構建新的知識體系,進行規範的針對訓練。在調動知識時,要注意兩個方面:

①明確調動知識的範圍,不能想到什麼答什麼;②綜合運用知識,根據題目要求重組、遷移知識。

4 精準表述,規範答題術語

回答問題時,要用規範、簡潔的語言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基本原理和規律。作答時要注意的問題:

①緊扣試題要求,有針對性地答題,切忌答非所問;②觀點明確,切忌似是而非;③儘量使用簡潔的地理術語作答;④分點作答,並注重答題的條理性。

在高考衝刺的最後這段時間,只要目標明確、重點清晰、方法得當,再以平和的心態、紮實的基礎投入到後期複習中,就一定能取得更大的成功和喜悦。祝同學們高考成功!”——馬孟尚

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張梅

編輯:九月 |審校:歡喜 |簽發:安輝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418 字。

轉載請註明: 高考倒計時 名師帶你衝刺——地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