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網絡段子看“教育減負”的任重道遠

   “附近一家培訓機構重新裝修開張變成了飲品店,老闆是之前機構的王校長。過去拜訪時,看到菜單上赫然寫着:橙汁198元,牛奶268元,咖啡388元,諸如此類。於是問王校長,你這飲品怎麼賣這麼貴?王校長機智而又神秘地一笑,我們果汁雖然貴,但是我們的服務員水平都比較高,以前都是優秀教師出身,點飲品可以免費幫孩子輔導一小時。”

這是近日在網絡空間廣泛流傳的一則段子,與此段子類似的還有培訓機構變成了書店、咖啡廳,但老闆都是原培訓機構的校長,服務員都是原培訓機構的教師。段子雖然是虛構的,但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一些教育培訓機構面對國家政策,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始終處於“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或者“深水靜流”的狀態。

日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着眼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強化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堅決防止侵害羣眾利益行為,構建教育良好生態,有效緩解家長焦慮情緒,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關於教育減負,已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也是一個全社會共同關注的話題。這些年來,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曾多次下發過與學生減負有關的文件(比如:禁止節假日補課等等),但始終沒有從根源上解決學生負擔過重、家長教育焦慮過多的問題。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一些教育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無法很好的貫徹落實呢?這要從教育的特殊性説起,與其他行業的雙邊關係相比,教育行業一般涉及三邊關係,除了施教方與受教方外,還有一個起重要作用的家長方。雖然很多家長口口聲聲要減負,但在實際操作中,誰又不是為孩子報了眾多的培訓班或輔導班呢?

減輕學生作業負擔,從大的方面説,是完善我國學校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小處説,對每一個孩子的身心健康非常有益,必將受到每一箇中小學生的熱烈歡迎。但在貫徹落實國家教育政策時,千萬不能忽視家長對孩子起的決定性作用。我們可以通過多種手段清理掉一些掛了牌的培訓機構,也可以通過多種措施管住體制內的教師,但誰又能保證一些培訓機構不變着花樣繼續“深水靜流”呢?正如教育平等、教育均衡化的口號已喊了好多年,改革基礎教育招生制度也已推行了好多年,結果如何呢?在一些地方,一些名師、優等生仍通過多種渠道源源不斷的流向少數學校,讓好的學校因有好的設備、好的師資、好的學生而更好,差的學校因缺乏設備、留不住教師、招不進學生而更差。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更是家庭的希望。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都希望自己沒有實現的願望在孩子身上實現,都希望孩子將來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減負後,學生高興,但家長的心情更復雜。正如一些家長説的“孩子沒作業了,整天玩電腦,耍手機,還不把孩子廢了啊?”“娃娃耍得開心一點,少點負擔,家長是樂意的,只是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社會大環境中,從小不訓練本領,到時怎麼過“高考”獨木橋啊?”家長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這種心情既有對當前教育的焦慮,也有對自家孩子的不自信。

中辦國辦日前發佈的“雙減”措施非常給力,只要落到實處,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過重問題應該有所改觀,但這是一個任重而道遠的任務,要從源頭上根治,還需要啃掉教育領域深水區的諸多“硬骨頭”。比如:大力發展職業教育,讓受職業教育的學生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找到體面而又有尊嚴的工作。比如,加大用人制度改革,不要讓那些沒有全日制大學本科文憑的求職者被攔在門外,受到歧視。比如,進一步完善人才評價體系建設,克服唯學歷、唯資歷、唯論文等傾向,解決一些領域評價標準“一刀切”問題,讓人才評價真正成為引領各類人才成長的“風向標”。

教育減負,不僅僅是教育部門的事,而是一項龐大的社會系統工程,需要學校、家庭、社會齊心協力、齊抓共管,久久為功、持續發力。只有徹底消除家長對教育的焦慮,讓他們真心實意的參與到教育減負工作中來,學生的課業負擔才不會越減越重!(楊維兵)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61 字。

轉載請註明: 從網絡段子看“教育減負”的任重道遠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