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蕩路小學早已不復存在,只有一張五十多年前簽發的雁蕩路小學畢業證承載着我美好的回憶。
整理藏物時,我找出了五十多年前的雁蕩路小學畢業證。如今,母校早已不復存在,連車水馬龍的雁蕩路也被改作步行街。唯有這張薄紙還承載着我美好的回憶。
1956年,雁蕩路小學由私立改為公辦後,學校分成三部,一、二部在雁蕩路上,三部則在南昌路48號,前身是有紅色搖籃之稱的大同幼稚園舊址,毛澤東的三個兒子及惲代英、彭湃等革命前輩子女在此生活過。
1964年,我從川沙轉學到“雁小”,分在一部。換了學校,舊習未改。一次,見下雨,脱鞋、卷褲,赤腳進教室。同學用本地口音取笑我道:“今朝烘杜來邪拉喔。”我對老師説,有同學採(罵)我。老師不解地説:“睬你,好哇,沒人理睬,那才不好了。”説得我哭笑不得。
雁蕩路全長僅300餘米,學習氣氛卻很濃。與“雁小”二部比鄰的是黃炎培、蔡元培等創辦的中華職業教育社,斜對面又是建慶中學。白天,行人稀少,充耳只聞讀書聲。一俟放學,求知大軍如開閘放水,路上立時熱鬧了起來。
“雁小”由里弄住宅改建而成。大小不一的教室裏,坐得擠擠挨挨的,衞生室設在侷促的亭子間,但開展愛國衞生運動的熱情不減,多次被評為市衞生先進單位。我喜歡在二樓教室小陽台觀街景,北起淮海路口的永業大樓,南至復興公園,盡收眼底。路旁店鋪不多,除老虎灶、煙紙店及飲食店外,數潔而精川菜館和中原理髮店名氣最響,我進“中原”理過幾次,像我這樣的“板寸”髮型,全套0.45元,當時屬高消費了。
螺螄殼裏做道場,學校利用過道闢出了飲沙濾水區,還“擠”出前客堂作乒乓房。體育課只能佔用元昌裏場地了。弄堂裏住着不少文藝界人士,有京劇《智取威虎山》小常寶扮演者齊淑芳,口技表演藝術家孫泰,作家陳村也搬來住過,這是後話。弄堂裏常能聽到陣陣練唱、琴聲,與體育課上的歡聲笑語及老師的哨聲交織在一起。
同窗學友大多分住在雁蕩路、南昌路及思南路一帶。我的校外學習小組在淮海路長春食品商店邊上的樂安坊。每次從南昌路家出發往西,途經福壽坊、園邨、上海別墅,拐進花園別墅後往裏走,穿過狹窄的志豐裏,就到樂安坊後弄堂。這幾條相通的弄堂曾住過許多文化名人。多年後,我寫《尋訪巴金在上海的“家》時,走訪過巴老早年住過的志豐裏11號和創作《萌芽》、《砂丁》等中、短篇小説的花園別墅1號,並留影存念。相隔半個世紀,重走留有巴金足跡的小道,無比感慨。
同學馬庸子個子全班最高,我們都喚他“長腳”,家住與科學會堂一牆之隔的南昌路51號,作協工作時,在花名冊上看到有個叫馬國亮的會員也住同一門牌號內,我當時沒在意。時間久了,便知馬國亮是一位作品頗豐的老作家,擔任過《良友畫報》等多家雜誌的主編,是個出版家。他也是巴老的老友,彼此時有書信往來。巧得是,巴老不僅和馬國亮是朋友,與馬國亮的鄰居、畫家林風眠也是熟悉的朋友。林風眠在1964年贈給巴老的《鷺鷥圖》至今掛在巴金故居的客廳裏。
2014年,《馬國亮與趙家璧》一書出版後,我見封面上署着馬庸子大名,才知馬國亮是他的父親。無意間,我與馬庸子也神交了一會。
有一次,在小學同學聚會上,班長黃建強告訴我,馬庸子的母親馬思蓀是鋼琴教育家,她哥哥是馬思聰。知青返城後,馬庸子隨父母去了美國。聽後,我覺得,這樣的趣事緣於“雁小”。世界確實很大,有時卻又很小。(陸正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