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九族其實並不是一個常規的概念,他往往不會被人所提及,因為他是一個"社會學概念"。換句話説就算是過年串親戚,當時的人們也未必能將這九族的人都看遍。但是一旦古代有人有幸看到了他九族所有的人,那可就是大禍臨頭了,因此此時的九族已經不是一個"社會學概念",而是一個"司法學"概念。因為此時的人往往已經被誅滅九族了。
顯然誅滅九族就是為了斬草除根,因為秦朝是被六國舊貴族起兵滅亡的。所以以後的統治者們往往熱衷於誅滅九族,這樣直接斬草除根,徹底除去了子報父仇、孫報祖仇的實力和人脈,不為自己留下一絲一毫的後患。
明朝有這樣一個人,他由於忠於建文帝朱允炆,不肯向朱棣就範,於是被朱棣誅滅十族,這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方孝孺。那麼方孝孺究竟做了什麼,才讓朱棣如此憤怒呢?下面就待小編給大家細細道來。
一、 年少即名滿天下
方孝孺祖上三代從儒,是有名的書香門第。其父方克勤從小就是神通,能熟讀唐詩宋詞,出口成章。後來被朝廷徵召,做了官員,平日裏清廉正直,辦公做事一絲不苟,深受百姓愛戴。
方孝孺跟丫父親一樣,年少時正直敏捷,十分機警,而且他十分刻苦。每天讀的書大約有一寸多厚,當時他被同鄉人稱為小韓愈,可見其博學程度。
等到成年的時候方孝孺師從明朝第一學者宋濂,當時宋濂的很多門生學問都不及方孝孺。雖然師承第一學者宋濂,但方孝孺卻並不喜歡辭藻華麗的詞句,他反而喜歡宣揚以仁義治天下。他自己也以"明王道,至太平"為己任。
後來方孝孺的父親方克勤因為"空印案"牽連被殺,是一樁冤案,但方孝孺從未因此表達出自己對朝廷的不滿。
明洪武十五年,方孝孺受到朱元璋徵召,進入朝廷。朱元璋見到方孝孺,認為他舉止嚴肅,學識淵博,便對太子朱標説此人可用。並派人把方孝孺送回家。
明洪武二十五年,方孝孺再次被徵召進入朝廷,此時朱元璋因為"某些原因",還不能重用方孝孺,於是任命方孝孺為漢中教授。並對皇太孫朱允炆説道:此人可以重用,他會一生都忠於你,幫助你開創盛世,但是現在還不是用他的時候。
於是年少博學的方孝孺在家待了十年多。
二、 建文帝的左膀右臂
在建文帝朱允炆登基後,遵循朱元璋的話,召回了方孝孺,將之任命為翰林侍講,很快又將方孝孺提升為侍講學士,國家大事都要向他詢問。
當時建文帝朱允炆喜歡讀書,每逢遇到不懂的問題就召方孝孺詢問,方孝孺每次也都能對答如流。因此建文帝朱允炆認為方孝孺是一個機智敏達,足智多謀的人。但是朱允炆忽略了一個問題,他所詢問的都是理論型知識,是四書五經上的,這都是方孝孺所擅長的,但是真正足智多謀的人並不僅擅長與此,他對於國家大事和軍事也應該有所涉獵,顯然方孝孺並不能做到這一點。
此時建文帝朱允炆正被一件事困擾着:藩王們勢力太大,長期任他們發展下去恐怕會威脅朝廷。於是建文帝決定削藩。但是建文帝的削藩智囊團成員為:首席智囊方孝孺,次席智囊曾泰、發小黃子澄。
當時智囊團對於先削那個藩王產生了爭議,齊泰認為應該先削燕王朱棣,剩下的就方便對付了。而黃子澄卻認為應該先削諸王,避免他們和燕王聯合,最後在解決形影單隻的燕王。此時博學的方孝孺沒有引經據典,而是站在了黃子澄這一邊,事實證明黃子澄錯了。
朱允炆在權衡利弊之下,採取了黃子澄的建議,先對河南的周王下手了,又接連將代王,湘王等人貶為庶人。此時本無心造反的燕王朱棣警覺了起來,畢竟明眼人都知道下一個遭殃的就是燕王,於是燕王開始謀劃起兵造反。並於建文元年以靖難的名義起兵造反。
由於朱元璋殺光了朝中大將,建文帝朱允炆無人統兵,因此朱棣一路勢如破竹,一路打到了沛縣。建文帝眼看自己處於劣勢,便召方孝孺問計,方孝孺以燕王長子朱高熾寬厚仁慈,次子朱高熙從軍征戰和長子不和這一特點,企圖使用反間計來挑撥二人的關係,但是他忽略了朱高熾的決心,因此反間計沒有成功。
後來燕王朱棣一路勢如破竹,一直攻到了江北,此時京師危在旦夕。此時朱允炆再次召方孝孺問計,方孝孺認為此時軍隊再度集結已經很困難了,可以先割地求和來麻痹燕王,等各地擒王軍隊到了再進攻燕王朱棣。
但燕王朱棣冒着掉腦袋的風險起兵,豈會為了幾塊土地罷兵,因此方孝孺的計策又失敗了。燕軍強行渡過長江,圍攻京師,方孝孺建議建文帝朱允炆死守京師,實在不行就以身殉國,結果燕軍真的攻破了京師,朱允炆在大火中自焚而死。
三、被誅十族的方孝孺
雖然方孝孺給建文帝出的招都是昏招,但是這也不妨礙他是天下文人的領袖。因此姚廣孝在進城前曾對朱棣説:方孝孺決不可殺,否則天下讀書人的風骨就沒了。朱棣見到事情這麼嚴重,在進宮後便立即召見了方孝孺。
他讓方孝孺寫詔書,安撫天下人,結果方孝孺只寫了四個字:燕賊篡位。朱棣大怒,詢問方孝孺:你不怕我誅滅你九族嗎?
方孝孺回應道:誅滅我十族又如何。朱棣氣到渾身發抖,本沒有十族,但是朱棣充分發揮了他的聰明才智,將方孝孺的學生和朋友定位十族,並將其全部誅滅。
方孝孺其人,學識淵博膽識過人,雖然有紙上談兵之舉,但是這掩蓋不了他的錚錚鐵骨。其實方孝孺就是大明讀書人的代表,雖然辦事能力不足,但是在氣節問題上毫不妥協,很像明朝的錚錚鐵骨。
參考資料:《明史》、《明成祖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