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建國後,他連打兩次敗仗,主席仍然器重,還被授銜開國上將

由 鈄翠娥 發佈於 經典

新中國成立後,葉飛打過兩場敗仗:

第一場發生於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之初,當時,葉飛奉命指揮金門戰役。

此戰,解放軍登陸金門島作戰,激戰3個晝夜,共斃傷國民黨軍9500餘人,然而,解放軍也付出了數千人傷亡的代價。

如果從敵我損失上分析,金門戰役其實是一場勝仗,因為國民黨軍的損失顯然比解放軍大,關鍵還在於,此戰是登陸戰,而解放軍的人數反而少於國民黨軍(解放軍約9000人,國民黨軍約4萬人)。

但是,從戰役目的上而言,金門戰役就是一場不折不扣的敗仗,因為它沒有實現解放金門的作戰計劃。

第二場發生於1952年10月,國民黨軍金門防衞司令的胡璉派兵偷襲解放軍駐守的南日島,葉飛所部28軍奉命反擊,由於大意輕敵,結果被國民黨軍以優勢兵力包圍,損失了1300餘人。


這兩次敗仗,皆讓葉飛悲痛不已,也皆受到了毛主席的批評。然而,批評歸批評,毛主席依然對葉飛非常器重,還讓他指揮了其後的炮擊金門。

1955年,新中國舉行首次授銜,葉飛被授銜為開國上將。

那麼,葉飛為何能被授銜開國上將呢?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必須先了解一下葉飛將軍的革命生涯。

葉飛,祖籍福建南安,出生於菲律賓奎松省,五歲那年,被其父送回中國,先後就讀於廈門中山中學和省立第十三中學。

讀書期間,葉飛開始接觸先進思想,並於1928年年底離校從事秘密革命工作。

1932年,十八歲的葉飛入黨,並於次年前往閩東參與創建閩東革命根據地和紅軍游擊隊。

1934年,在福建省委遭到破壞、與中央失去聯繫的情況下,葉飛以特派員的身份,果斷主持召開會議,重建中共閩東特委,併成立紅軍閩東獨立師,多次挫敗國民黨軍的“清剿”,恢復和重建了多塊游擊區。


抗戰時期,葉飛曾任新四軍第1師第1旅旅長和蘇中第3分區中共地委書記、副師長,參與指揮蘇中地區反“掃蕩”、反“清剿”和反“清鄉”作戰。

在1944年的車橋戰役中,葉飛以圍點打援的戰法,殲滅日偽軍近千人,打通了與蘇北、淮南、淮北地區的戰略聯繫。

解放戰爭時期,葉飛歷任山東野戰軍第1縱隊司令員、華東野戰軍第1縱隊司令員、三野第一兵團司令員,參加了孟良崮、豫東、濟南、淮海、渡江等一系列重要戰役,屢破強敵,戰功赫赫。

因此,以葉飛的資歷和戰功,授銜開國上將完全是實至名歸。

勝敗乃兵家常事,建國後的兩次敗仗,完全不足以否認葉飛將軍的軍事才華,更不足以掩蓋他對中國革命做出的巨大貢獻。

更何況,兩敗之後,葉飛將軍通過一場酣暢淋漓的勝仗,一雪前恥,成功證明了自己。

南日島之戰後第二年,也即1953年7月,金門防衞司令胡璉挾南日島獲勝之餘威,率兵對位於福建和廣東二省交界處的東山島發起突擊戰。

葉飛時任福州軍區司令員,立刻指揮解放軍迎戰。此戰,由於葉飛深刻吸取輕敵的教訓,以解放軍大獲全勝告終。國民黨軍被殲3379餘人、炸燬坦克2輛、擊沉登陸艦3艘、擊落飛機2架,狼狽撤出戰鬥。


經此一敗,胡璉終於見識到葉飛的厲害,再也不敢輕易來犯。

東山島之戰時期,葉飛除了擔任福州軍區司令,也已經開始主持福建工作,其後還當選為福建省委第一書記。

在主持福建工作期間,葉飛建立了福建第一批新興工業基地,並大力發展農業、交通運輸、水利電力和文化教育事業,為福建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1975年開始,葉飛又出任國家交通部部長,全面整頓生產秩序,努力振興國家交通事業。1980年,葉飛擔任海軍司令員。

1982年,葉飛卸任海軍司令員,逐漸退居二線。退休期間,葉飛將軍關心教育事業,還曾擔任任華僑大學名譽校長。1999年,葉飛將軍在北京去世,享年8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