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校每學期至少16學時學“匠心”

每學期,中職院校要設置不少於16學時的勞動課程,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勞動安全和勞動法規等將納入專題教育。

今日,《關於加強和改進新時代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工作的實施意見》發佈,為中職院校定目標:到2022年,本市將培育遴選十所“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學校,發揮對全市中職學校和校企合作企業的示範引領作用;培育遴選十個名班主任工作室、十個思想政治課教學創新團隊,提升德育工作隊伍的素質水平;培訓百名德育骨幹管理人員、思想政治課專任教師,遴選百個德育特色案例,建設百個思想政治課示範課堂……

德育教育,從小事兒做起。《意見》中提出,要抓住中職學生成長的關鍵時期,結合專業特點深入開展職業生涯指導和創新創業教育,培養學生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吃苦耐勞、勇於擔當、甘於奉獻的職業道德。開展職業教育宣傳月、技能節、走進院校、走進企業、走進社會、大國工匠進校園等活動,在體驗和參與中增強學生講安全、守紀律、重質量、求效率的意識,培養愛學校、愛專業、愛崗位、愛社會的職業理想。

課堂上,各類課程與思政課要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把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落到實處。各校要推進模塊化教學改革,根據不同課程的教學特點,充分挖掘德育因素,有機滲透德育內容,寓德育於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之中,提倡不同專業教師同備一節課、同上一節課的課堂教學新模式。

本市要建好用好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抓住重大節慶日、歷史紀念日等時間節點,組織開展系列慶祝或紀念主題教育活動。引導學生自編自導自演優秀劇目,培養高尚的思想、品德、情感和行為。通過開設選修課程、組織藝體觀摩、組建興趣小組等形式廣泛開展文化藝術體育教育。培育100個優秀學生社團,引導學生會和學生社團改革,遴選入黨積極分子、優秀團員擔任學生會和學生社團負責人。

同時,要注重增強學生職業榮譽感和責任感,結合植樹節、學雷鋒紀念日、五一勞動節、志願者日等,培育積極向上的勞動精神和認真負責的勞動態度,實現樹德、增智、強體、育美的目的。開展以實習實訓課為主要載體的勞動教育,其中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勞動安全和勞動法規等專題教育每學期不少於16學時。建立健全中職學生參加勞動的相關制度,把學生勞動表現作為德育考核的重要指標。

另外,要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完善德技並修、工學結合協同育人機制,全面提升人力資源質量。充分挖掘和利用大國工匠、勞動模範、優秀文化等企業德育資源,通過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多維共育學生工匠精神。加強實習實訓過程中的德育管理,將工匠精神教育貫穿於中職學生實習實訓全過程。

德育還將融入到數字校園建設中,加強優質數字德育資源開發,引導師生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製作推介體現中職德育內容、適合網絡傳播的圖片、短視頻、微電影等,搭建微博微信、社交媒體、視頻網站等融媒體平台,廣泛開展主題教育和宣傳活動。

《意見》提到,要堅持育心與育德相結合,加強中職學生心理健康監測,規範建設學校心理諮詢室,加強心理輔導員培訓,充分利用網絡、廣播、微信公眾號、APP等載體,營造心理健康教育良好氛圍。把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納入教學計劃,實現心理教育全覆蓋。推廣應用《學生心理健康篩查量表》,加強學生心理健康監測,有效預防學生違法犯罪和校園欺凌的發生。

“家校企社”聯合指導委員會也將成立,建立“家長會制度”“家校聯繫制度”“校社合作制度”“工學結合制度”等保障制度,共建網絡學習交流平台和多元化考評APP,改變原有學校單一評價主體,通過多元評價有效測評學生成績,綜合考評畢業生就業質量,形成多元育人合力。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77 字。

轉載請註明: 中職校每學期至少16學時學“匠心”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