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歷史上,怪事特別多。不是叔叔朱棣奪侄子朱允炆皇位,就是侄子朱瞻基將叔叔朱高煦烤死。到了明英宗時代更離譜,御駕親征的皇帝朱祁鎮居然被瓦剌也先俘虜,這就是有名的土木堡之變。
為了穩定民心,兵部侍郎于謙推舉郕王朱祁鈺為皇帝,同時擊敗了瓦剌也先的進攻,朱祁鎮回到大明後,被朱祁玉尊為太上皇,鎖於南宮不得見人。
1457年正月16日晚,武將石亨見皇帝朱祁鈺病情嚴重,為建立首功飛黃騰達,和前府右都督張鞁、宦官曹吉祥以及徐有貞聯合,從南宮接出朱祁鎮,連夜進入皇宮,於次日一早立朱祁鎮復位,史稱奪門之變
當時,明代宗朱祁鈺雖然病重,但還活得挺好,第二天正要上朝。同時,作為兵部尚書的于謙手握兵權,其它幾部尚書也擁戴朱祁鈺。在這種情況下,為什麼石亨、曹吉祥等四人憑几百護院家丁,就能輕鬆幫助朱祁鎮奪位成功呢?
當年土木堡之變時朱祁鎮被瓦剌也先俘虜,瓦剌也先原本想用朱祁鎮做人質,要挾明朝的時候,是于謙力排眾議,為了穩定民心,提出擁立朱祁鈺登基稱皇,朱祁鎮則尊為太上皇。其後親自率兵,擊敗了瓦剌對北京城的圍困。從各方面看,于謙居功至偉。
朱祁鈺在位八年裏,非常依賴於謙,凡事都跟他商量。看上去信任感十足,可心裏面朱祁鈺一直提防着于謙,擔心把自己扶上皇位,身為兵部尚書手握兵權的于謙,謀朝篡位。特別是病重以後,當時太子之位空缺,擔心於謙在自己死後奪取大明江山。因此,在安排後事時都沒有找于謙,而是把石亨叫到牀前。雖然囑咐的內容是什麼,現在已經不清楚。但是可以想象,他這樣做,是想用石亨來牽制于謙。
但是石亨看到他的病情後,開始有了復立太上皇朱祁鎮為皇帝,投機建立不世之功的想法。
朱祁鈺擔心於謙奪位的另一個證據。是在第二天聽到早朝鐘聲的反應。當時他正在梳洗理妝,忽然聽見只有皇帝上殿才有的朝鐘已經敲響,吃驚的朱祁鈺問侍從的第一句話竟是,這是于謙嗎?他以為最為擔心的事已經發生,于謙終於奪位當了皇帝。在聽説是朱祁鎮復位後,他連説了三個“好”字,重新躺回牀上睡去了。這種表現,反映出長久以來,他對於謙擁兵奪權的擔擾。
如果朱祁鈺真如表面上那樣信賴於謙,石亨既不會有想法,于謙也會安排好一切。重立太子朱同深,在朱祁鈺的病榻前,商量討論就能完成的事,根本無需等到次日上朝。太子一立儲君已有,朱祁鎮復位也就沒有可能。
在儲君未立,朱祁鈺病重在牀的敏感時期,稍有一點風吹草動,都可能會影響到身為朝中重臣的于謙,未來的命運和政治前途,理應時時警惕各種動向。大臣中有什麼動靜?朱祁鎮有沒有特殊人員接近?朱祁鈺為何找石亨談話?,兩人談些什麼?再派人嚴密監視石亨的行為。這樣一來,石亨串聯張鞁徐有貞和宦官曹吉祥後面那些陰謀,也就不可能得逞。
但于謙沒有這麼做,因為他不想把持朝政當個權臣,更沒有擁兵上位,奪取皇位的想法。況且,第二天就能確定太子之位。他不會想到一夜就會變了天,在和各部尚書商量好太子方案後,就回家了。
于謙應該清楚朱祁鎮有多恨他,當年朱祁鎮被俘後,是于謙第一個擁立朱祁鈺登上皇位,在瓦剌也先攻打北京城時,又是于謙下令炮轟躲在朱祁鎮身後的也先軍隊,全然不顧朱祁鎮死活。朱祁鎮復位,被拿來開刀立威的第一人,當仁不讓就是于謙。
所以第二天當朱祁鎮復位的消息傳到時,仍然手握兵權的于謙,完全可以帶兵入宮,領着朱祁鈺,打着平亂旗號誅殺石亨曹吉祥一夥,將朱祁鎮關回南宮繼續軟禁,仍立朱祁鈺做皇帝,立朱同深為太子,恢復朝綱。
但是于謙沒有這樣做,他以身涉險,登殿面見朱祁鎮,結果可想而知,面對心胸狹窄的朱祁鎮。給後世留下《石灰吟》的于謙。只有被當場處死的下場。
朱祁鈺既無謀略又無決斷埋下隱患
朱祁鈺被推上皇位後,退休老幹部朱祁鎮失去了利用價值,瓦剌不願養個閒人,主動要求把他還給大明,這時的于謙為了朝野穩定,堅決不同意。朱祁鈺既不願讓出皇位,又假仁假義接回了朱祁鎮這個炸藥桶。還廢了朱祁鎮兒子朱見深的太子之位。
後來朱祁鈺自己的兒子過早病亡,儲君空缺達數年之久,卻不早早打算,另立太子。仍想自己生兒子,把皇位傳給自己的血脈,但是兒子這玩意也不是想生就能生的,即使生了還得二十年養大。誰能保證這期間皇權能一直穩定呢?最後朱祁鈺兒子沒有生成,自己累得卻一病不起。
朱祁鈺應該清楚,前皇帝朱祁鎮和前太子朱見深的存在,對於迷戀皇位的他來説非常危險。既然不能心狠手辣除掉父子倆。自己又沒有兒子,就不該等米下鍋,理應把太子之位還給人家朱見深。否則,一旦這爺倆政變,奪回原本屬於人家的東西,危險將不期而至。
朱祁鈺活的其實糾結,他既擔心於謙奪去老朱家的江山,又發愁自已皇位後繼無人,還給朱祁鎮吧,又極其不捨。所以在聽説朱祁鎮復位以後,他連説了三個好字,了無牽掛地睡了。他以為,朱祁鎮拿回原本屬於他的皇位,總比落於謙手裏強,終於不用糾結了。只是,他能容忍朱祁鎮父子倆的存在,被他奪去皇位和太子位的朱祁鎮朱見深能容忍他存在嗎?
就這樣,既無謀略又難優柔寡斷的朱祁鈺,不僅被奪走了皇位,性命也最終被奪。同時,于謙等一批當年擁立他坐上皇位的老臣也盡被誅殺。
而所有參與奪門之變的功臣,石亨、徐有貞、許彬、楊善、張軏與曹吉祥等人,都被封以高官厚?,在朝中飛揚跋扈,最後,甚至發生了曹吉祥企圖弒君篡位的曹石之變。
大明朝政一片混亂,文臣武官派別林立相互傾軋,腐敗和混亂不斷升級。明朝的統治危機日漸沉重。
參考史料:《明史紀事本末 卷三十五》 《 明英宗的“奪門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