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工人日報】;
從選專業找工作“跟着感覺走”,到自中小學開始建立職業認知——
職業啓蒙教育,指引更開闊的人生路
本報記者 陳曦
近日,中辦國辦印發《關於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要求加強各學段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滲透融通,在普通中小學實施職業啓蒙教育,培養掌握技能的興趣愛好和職業生涯規劃的意識能力。
中小學是學生認識自我、探索環境的重要階段。隨着自我意識形成和社會性發展,“職業”這一聯繫個人與社會的紐帶,逐漸進入他們的視野。行業人士認為,將職業啓蒙教育提前至這一時期,有利於學生形成正確職業觀、勞動價值觀,並根據自身興趣、能力進行職業選擇;也有助於職業教育體系向下延伸,為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打下基礎。
職業啓蒙教育在各地中小學的實施情況如何?不同學段的目標定位是什麼?未來還可以調動哪些資源?開展哪些活動?對此,《工人日報》記者進行了採訪。
揭開職業的面紗
缺乏清晰的學業規劃、不知如何選擇文理、高考報志願一頭霧水……2014年,為打破這種局面,北京市啓動中小學職業啓蒙教育試點,引領學生開啓職業生涯的祛魅之旅。
作為一所十二年一貫制學校,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附屬中學開風氣之先,探索循序漸進的職業啓蒙教育方案。
“小學是‘職業瞭解’階段,走進‘兒童職業體驗館’,體驗警察、快遞員、急診醫生等職業角色,認識職業的多樣性;初中以‘職業探索’為主,參與校園電視台、沙畫社、戲劇社等生涯社團,並通過‘走進企業’體驗真實的職業情境,探究不同職業的社會分工;高中則進入‘職業準備’時期,聆聽行業名人、畢業生講述職業生活,走進北京大學等知名學府,與自己嚮往專業的本科生交流,形成初步的職業選擇。”該校副校長郭莉介紹。
在海南,職業院校的主動加入,為職業啓蒙教育提供了另一種思路。近年來,根據各年齡段學生的身心特點,海口市各中職、高職學校推出一系列面向中小學的精品體驗活動。
餅乾、蛋撻、馬拉盞、肉鬆小貝……在海口旅遊職業學校的烹飪體驗課堂上,看着麪粉、雞蛋、奶油等食材在孩子手中變成漂亮的糕點,海口市濱海第九小學的家長們不停拍照留念。
人形機器人、積木機器人……在海南職業技術學院的人工智能科普館裏,學習了基礎機器人搭建與編程課程之後,中學生們嘗試獨立為機器人編寫程序,控制機器人完成相應任務。
與勞動教育深度融合,是江蘇開展職業啓蒙教育的一大特色。華西實驗學校的操場邊,有個種滿果蔬、花草的勞動實踐基地,每個班級都擁有一個“開心小農場”;揚州育才實驗學校在市郊生態園租賃土地,讓學生體驗勞動帶來的快樂,也體會到農業勞動的專業性。
遇見未來的自己
“有一個孩子讓我印象深刻,初中時,學校請來影視行業的校友做‘生涯講壇’。他從此對戲劇萌發了興趣,後來加入學校的戲劇社,在社團教練的專業指導下,進一步確立了職業方向,後來如願進入中央戲劇學院學習。”談起職業啓蒙教育結出的碩果,郭莉如數家珍。
開展職業啓蒙教育7年來,郭莉最大的感觸是,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增強。“通過早期的職業體驗,他們能夠了解常見的職業形態和技能要求,瞭解知識是怎樣應用於具體工作崗位的,從而更加明確當前學業與未來職業的關係,體會到學習的意義和價值。”
“中小學階段的職業啓蒙教育,對學生健康成長意義重大。”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助理教授、博士生導師魏軍分析稱,一方面,有利於學生建立職業認知,發現自己的職業性向和職業潛能,初步具備進行職業規劃的意識和能力,為職業生涯發展做好儲備。另一方面,有利於培養積極的擇業觀、職業觀。
“有了豐富的職業體驗,我們談起未來就業方向時,不再侷限於老師、醫生、公務員等。”海口市西湖實驗學校學生小謝説,班上有的同學想學考古專業,有人想進入食品行業,還有“想學一門技能,成為一名高級技工”。
“將職業啓蒙教育融於基礎教育,有助於提高社會對職業教育的認可,構建更健全的現代職教體系。”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教育政策研究院副院長金志峯表示,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不能只着眼於從中職、高職到本科的有效銜接,還要向下延伸,開展好受眾面更廣的職業啓蒙教育,使其成為全民終身教育的一部分,為建設製造強國、質量強國、技能中國打下堅實基礎。
亟待開掘的富礦
儘管一些地區已經做出嘗試,職業啓蒙教育在我國仍處於起步階段,缺乏整體規劃以及系統認知,尚未形成家長、學校和社會各方協同配合、共建共謀的濃厚氛圍。
“生活即教育,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會進入很多職業場所,例如商場、醫院、郵局,家長和老師應鼓勵他們多留意各行各業的工作狀態,這本身就是一種啓蒙。”魏軍説。
“作為職業啓蒙的教育主體,中小學大有可為。”魏軍建議,學校除了開設生涯規劃課程,還要活化教學內容,在學科教育中滲透職業知識。例如,物理學科在講授“光學”時,可介紹攝影師、驗光師、醫學影像師等職業,生物學科在講授“雜交育種”時,可鏈接至農業及生物技術產業。此外,應加強家校互動,用好家長資源。
“要發揮職業院校在師資、硬件等方面的優勢,設立普通中小學職業啓蒙教育基地。”金志峯表示,職業院校可向中小學提供實訓設施設備、體驗式職業教育課程,二者合作開發相關課程,定期開展職業講座、開放日等活動,形成互助融通的態勢。
金志峯還建議,政府相關部門要在資金、資源等方面予以傾斜。其一,打造地區性的中小學職業體驗館,或與當地公共文化館、青少年科學中心、商業場館合作,挖掘其中的職業體驗資源。例如,北京的迷你世界青少年職業體驗館、中國兒童中心老牛兒童探索館。其二,利用好區位優勢。例如海南的旅遊業、上海的金融業,推出與本地區經濟、文化發展緊密聯繫的職業啓蒙教育課程。其三,在各種職業節或紀念日,組織中小學生走進相關單位參觀。如教師節、護士節、醫師節、記者節、建軍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