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交匯點新聞客户端
交匯點訊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引發網友熱議。“雙減”政策透露了哪些信號?怎樣落實政策?校外培訓機構將何去何從?學校教育如何進一步提高質量?交匯點常州頻道推出師説“雙減”專題,一起來看一看常州市多位專家、校長、老師對《意見》做出的解讀。
十多年前,我所在的鄉鎮幾乎沒有任何培訓機構,孩子們的課餘時間是那麼的自由快樂,但這並沒有阻礙他們走向遠方的腳步。印象最深的是2003級(1)班的學生,這個我從一年級帶到畢業的班級中目前有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等國內外一流高校就讀的研究生;還有許多從事公務員、醫生、教師、警察等職業的本科畢業生。每當他們回家鄉探望我時,課餘時間我們一起嬉戲的場景總能浮現眼前,那是我們師生之間最美好的回憶。而今,各類培訓機構遍佈大街小巷,學生的課餘時間被佔的滿滿當當,那些和夥伴、老師一起玩耍的閒暇時光顯得是那樣的可望不可即。 校外培訓就這樣破壞了教育生態。它既加重了學生的負擔,降低了他們學習的熱情;也加重了家庭的負擔,讓家長忙於掙錢而缺少陪伴。在這個“教育內卷”日趨嚴重的當下,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伴隨着這一政策的落地,中概股教育板塊集體進入暴跌模式,學科培訓資本化全面禁止,教育市場化宣告結束。“雙減”這記鐵拳激起了廣大民眾對國家深化治理校外培訓機構亂象的信心,校外培訓的全面規範和熱度降温指日可待。 作為一所地處偏遠的鄉村學校,該如何響應國家的重磅政策呢?我認為可以圍繞以下五個方面具體展開: 1.形成共識。我所在的鄉村學校教師年齡斷層嚴重,且即將面臨教師退休的高峯期,面對這樣一支兩頭重中間弱的師資隊伍,學校層面要開動員會、座談會,學政策、學精神,形成共識,樹立願景。同時,也要發揮行政領導、黨團員教師、骨幹教師的示範引領作用。這是“雙減”落地的前提。 2.修訂制度。學校要圍繞“雙減”政策,制定相應的配套制度與實施細則,如作息時間的調整,學生作業的管理,學校常規的調研檢查,師生評價方式的變革,課後服務相關條例的制定……都要落實到位。這是“雙減”落地的保證。 3.整體聯動。學校要學會融通,將項目研究、課堂教學、學生學習和教師發展之間的關係打通,整體提升辦學品質。教師要堅守課堂,以最充分的準備、最認真的態度上好每一節日常課,向課堂要質量;還要優化作業設計,變“量多”為“質高”, 變“統一”為“分層”。這是“雙減”落地的關鍵。 4.創新服務。學校地處經濟繁華的汽摩配名鎮,外來務工人員子女佔比將近60%,這些學生家長很多在個私企業上班,工作時間長,課後服務需求量大。學校要多渠道提供豐富多彩的服務內容,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求。這是“雙減”落地的重心。 5.協同推進。學校的家長羣體大多處於社會底層,家庭教育觀亟需更新,學校要建立切實可行的溝通機制,通過舉辦家長學校等舉措推進家校社協同育人的共同體建設。這是“雙減”落地的延伸。 這些舉措的終極目的是確保學生在校內學得充分、學得有趣、學得滿足,讓其更好地迴歸校園。這樣的“迴歸”是教育常識和教育規律的迴歸,也是教育常態和教育本真的迴歸。而“雙減”的同時,也意味着學校和教師有了“雙加”或“多加”的工作。因此我期待教育行政部門能為學校和教師減去“非教育本質”的負擔,把教育學生的時空真正還給老師。 作者系常州市新北區小河中心小學金玉
本文來自【交匯點新聞客户端】,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佈傳播服務。
ID:jrtt
來源: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