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懷因一口行軍鍋淚流滿面,毛澤東:抗戰勝利後把鍋送到博物館

彭德懷因一口行軍鍋淚流滿面,毛澤東:抗戰勝利後把鍋送到博物館

引言

1939年10月,

李煥蘭是烈士遺孀,所以在村裏也得到了很多人的關照,八路軍對李煥蘭家也是關心不已,但李煥蘭不會放棄工作,只要八路軍那邊來了客人,李煥蘭都會主動招待。有一天,從外地又來了一批客人,李煥蘭主動請命彭德懷,可以在自己的家裏招待。

可是這次來的客人很多,家裏做飯的鍋根本不夠用,她就從櫃底下拎出來了那口意義非凡的行軍鍋跑了出去。眼看到飯點了李煥蘭還不回來,彭德懷急了:這是去哪裏了?説好的招待怎麼跑的沒影了?

有人告訴彭德懷,原來李煥蘭是去鐵匠爐上補鍋去了。不一會,李煥蘭拎着鍋跑了回來,邊跑邊喊:鍋來了鍋來了。

彭德懷因一口行軍鍋淚流滿面,毛澤東:抗戰勝利後把鍋送到博物館

這口鍋引起了彭德懷的注意,彭德懷仔細瞅了瞅,大吃一驚:

話剛説完,李煥蘭對彭德懷講述了關於這口行軍鍋的故事,彭德懷聽完,不禁淚眼婆娑。

這口行軍鍋的來源

1938年春,日軍出動了3萬餘人,從洪洞、太谷、榆次、邢台、邯鄲、涉縣、長治、屯留等兵分9路向晉東南根據地發起圍攻,按照當時敵軍的部署,是想把八路軍主力消滅在武鄉地區,但是這是痴心妄想。

彭德懷司令收到情報,立即動員第二戰區所有部隊,展開反圍攻戰鬥,即

彭德懷因一口行軍鍋淚流滿面,毛澤東:抗戰勝利後把鍋送到博物館

4月11日,日軍117聯隊3000多人密謀進攻榆社,當時朱德和彭德懷已經識破了鬼子的陰謀,和國民黨部隊曾萬鍾合作,如果前後夾擊,這隻部隊必然會被八路軍全數消滅,但是曾萬鍾最後沒有按照彭德懷的計劃實施,導致失去了一次絕佳的伏擊機會。

這件事發生後,彭德懷對國民黨部隊非常失望,要知道,那時候他帶領的部隊可是從長征路上走出來的,先是被國民黨圍剿,現在又和日軍作戰,可謂是身經百戰,這樣的絕佳機會在戰場上稍縱即逝,彭德懷意識到,要想打勝仗,還得靠自己。

4月14日,鬼子從武鄉向榆社再一次進發,一路上燒殺搶掠,燒了十幾個村子,這一次彭德懷再一次告訴曾萬鍾,在中途(即榆武大道)伏擊鬼子,但是曾萬鍾認為,國民黨部隊不善於游擊戰,而且這樣是守株待兔,難成大事。最後失去了第二次伏擊機會。

當時朱德總司令略顯焦急,命令129師,

當晚,劉伯承率領部隊趕到武鄉縣城,129師386旅772團團長葉成煥報告説,在長樂村發現了敵人,先頭部隊已經越過長樂村,可以先打後邊的部隊,是個不錯的機會。

從上午一直打到傍晚,戰場極其激烈,眼看日軍要被殲滅,772團收到情報,日軍從遼縣要增援1000餘人。當時,國民黨伏擊部隊就在半路上,如果他們伏擊鬼子,這隻部隊不可能增援成功,但是曾萬鍾卻按兵不動,坐山觀虎鬥。戰場上團長葉成煥不幸被擊中,身負重傷,彭德懷當即命令772團,主動撤出戰鬥,不要戀戰,避免出現更大傷亡。

彭德懷因一口行軍鍋淚流滿面,毛澤東:抗戰勝利後把鍋送到博物館

第二天,葉成煥團長沒有挺過來,不幸犧牲,在臨終前也特地交代,一定要把他的團每一個戰士的遺體全部安葬了。

當時,王家峪村的民兵收到命令,快速去打掃戰場,力氣大的男人蔘與擔架隊,去救治傷員,李煥蘭的丈夫便是其中一員。

據李煥蘭回憶,那場戰場太多慘烈,在打掃戰場的時候,到處是殘忍的畫面,生怕有的鬼子沒有嚥氣,所以非常小心。那天他正好在一土堆裏發現了一個戰士,滿身是血,已經看不清長什麼樣子了,但是還有意識,嘴裏還可以説話。

當時候他趕緊喊着衞生員:這裏有活的戰士,快來人。但是這個戰士卻一把抓住他微微説道:我活不了了,但是你一定要保護好這口鍋。

他驚訝地説:

彭德懷因一口行軍鍋淚流滿面,毛澤東:抗戰勝利後把鍋送到博物館

沒有想到這個戰士卻使勁搖着頭,眼睛裏還流着淚:不行,這個鍋從長征跟着我,一路到現在,它救過戰友的命,比我重要多了!

這個戰士説的最後一句話是:

説完就犧牲了,當時李煥蘭的丈夫泣不成聲,把他的遺體還有這口鍋完完整整地抬回了村子。

行軍鍋的故事

第二天,炊事班的一個戰士抱着遺體大哭不止,原來這是炊事班的班長,在敵人瘋狂增援的情況下,為了給八路軍添加兵力,連炊事班都上去頂了,怪不得會帶着一口行軍鍋。

這件事讓朱德總司令十分生氣,如果國民黨第三軍的曾萬鍾早點支援,些許就不會有這麼大的傷亡。

通過清點戰果,這次八路軍共殲滅日軍2200餘人,打死戰馬500多匹,還有大量槍支彈藥,這是八路軍抗戰史上單次作戰消滅鬼子最多的一次戰鬥。

坐山觀虎鬥的國民黨部隊看到八路軍如此硬漢,實在是佩服不已,但是這也讓八路軍看清了國民黨的態度,用戰士的生命開玩笑,這樣的部隊和八路軍簡直千差萬別。

後來李煥蘭問過炊事班的戰士,為什麼班長寧願自己犧牲了也不想把鍋扔了?

這個戰士一提到班長的故事,瞬間淚流。

彭德懷因一口行軍鍋淚流滿面,毛澤東:抗戰勝利後把鍋送到博物館

原來,班長是一個老戰士,在長征的時候就揹着這口鍋,要知道當時候在長征路上,那可是極其艱苦,在過草地的時候,沒有飯吃,很多戰士被活活餓死,從草地裏面挖出來的樹根不能生吃,班長就用這唯一的鍋給戰士們煮樹根吃,就是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才讓很多戰士得以活下來。

這個戰士回憶,有一次一個團長看到戰士們都快要餓死了,打算把自己的戰馬殺了給戰士們吃,但是這是當時唯一的戰馬,萬一敵人來了,這個戰馬就十分重要,傳情報,救傷員,所以千萬不能殺,在千鈞一髮之際,班長決定用鍋給大家煮皮帶吃,既保住了戰馬,也沒有讓戰士們餓死。

彭德懷因一口行軍鍋淚流滿面,毛澤東:抗戰勝利後把鍋送到博物館

他説,不光是煮東西救了戰士的命,還救了兩次班長的命,有好幾次敵人在背後襲擊,要不是這口鍋,恐怕班長的背部早被子彈射穿了。而在這次長樂村戰鬥中,這口鍋上多了3個子彈洞,如果不是這口鍋,班長估計撐不到第二天。

李煥蘭聽完這口鍋的故事大為感動,他和丈夫商量,一定要把這口鍋保存完整。

1939年春天,敵人對王家峪村進行了瘋狂掃蕩,當時村裏人向山上轉移,所有的東西能搬走絕對不給給鬼子留下。當時眼看鬼子就要進村了,李煥蘭突然想起來,那口鍋還在家裏,丈夫説道:

彭德懷因一口行軍鍋淚流滿面,毛澤東:抗戰勝利後把鍋送到博物館

村長告訴他再不走就來不及了,最後李煥蘭的丈夫不顧生命安危把鍋取了出來交給李煥蘭,他自己殿後。但是最後還是被鬼子發現,李煥蘭的丈夫不幸被殺害。

10月,八路軍總部駐紮在王家峪村,聽説李煥蘭的丈夫不幸犧牲,浦安修常常來李煥蘭家裏做客,時常安慰她。其實在當時,李煥蘭十分懷念的自己的丈夫,以至於那口鍋一直放在家裏不敢拿出來,她一看到那口鍋就忍不住思念自己的愛人。直到有客人來了,家裏的鍋不夠用的時候,才派上用場。

彭德懷的“寶貝”

那次請客後,彭德懷注意到了這口行軍鍋,便問李煥蘭,這鍋為什麼有這麼多洞。從17個補丁的情況看,有被子彈打穿的,也有被火燒出來的洞,李煥蘭無奈之下,只能重提這件悲傷的往事。

彭德懷聽到後潸然淚下,他哽咽着説:

彭德懷因一口行軍鍋淚流滿面,毛澤東:抗戰勝利後把鍋送到博物館

從那以後,每當八路軍處來了新的客人,彭德懷都會叫到李煥蘭家,然後用這口鍋給客人做飯吃。

吃飯時,彭德懷都會問:今天的飯做得怎麼樣?

客人會回覆彭德懷:不錯,不錯。

彭德懷繼續説:主要是做飯這個鍋和別的鍋不一樣。

然後彭司令就會給客人講起來李煥蘭口中那滔滔不絕驚天動地的往事,不由地感動了一批又一批的戰士。

這口鍋也成了他的一個“寶貝”,專門用來激勵士兵。

有一次,彭德懷正在給客人講故事,旁邊的一個戰士狂哭不止,驚動了周圍的人。

彭德懷安慰道:作為戰士,聽個故事都如此感動?看來是性情中人。

卻不想這個戰士説:司令啊,這口鍋我見過。

“你見過?”

“是的,我和老班長曾經是戰友,你講得遠遠不止這些啊。”

彭德懷大驚,原來遇到了它主人的朋友。

“你快給我講講,這鍋還有啥我不知道的?”

這個戰士給彭老總講起來了長征路上關於鍋的故事。

在長征的時候,鍋是最為重要的東西,戰士休息的時候就會用鍋燒開水,有時候還要洗菜做飯。

那時候有規定,戰士們儘量挑很多東西,炊事班的人除了廚具等不用挑物資,而且不準超過40斤,其實就是為了減輕炊事員的負擔,但是即便是這樣,炊事員都會把很多糧食放在鍋內,這樣即合理利用了空間,也可以背更多東西,但是這樣就有七八十斤了。

儘管挑的東西多,但是長征路上,炊事班的人可是個出了名的“戲班子”,因為只有他們可以發出聲音。有時候走得累了,大家就停下來稍作休息,炊事班的人就敲着大鐵鍋,敲着盆和碗,一陣的叮噹作響,順便再唱兩句響亮的山歌,有的還會載歌載舞來一段,逗的戰士們哈哈大笑,在這樣歡快的氣氛下,索性就不覺得累了。

彭德懷因一口行軍鍋淚流滿面,毛澤東:抗戰勝利後把鍋送到博物館

背鍋的戰士不光有男的,有時候女同志也會主動去背鍋減少男同志的負擔,黃良成在回憶長征時寫道:“同志們,你們累了吧?”一個揹着鐵鍋、懷裏抱着孩子的女同志問我……背鍋的那個女同志忙跑過去,把孩子一放,把傷員扶上擔架,問:摔得疼嗎?……

實際上,除了這口行軍鍋,還有很多大大小小的鍋,單單是這麼一口鍋,完全不能解決幾百人的吃飯問題,所以還有的炊事班戰士揹着大鐵鍋,直徑足有一米。

黃良成在回憶長征時寫到:

彭德懷因一口行軍鍋淚流滿面,毛澤東:抗戰勝利後把鍋送到博物館

在爬雪山之前,炊事班就收到命令,除了一些糧食,其餘的重東西全部丟掉,但是炊事班的人明白鍋的重要性,死活不把鍋丟掉.

在爬雪山途中,由於空氣稀薄,很多戰士嚴重缺氧,一有戰士暈倒,就立刻叫來炊事班的戰士,班長就用這口鍋給生病的戰士熬生薑水,當時炊事班的口號就是:不讓一個戰士犧牲在雪山上。好在炊事班的戰士沒有丟下大鐵鍋,挽救了不少戰士的生命。

後來炊事班就有一個建議,

儘管如此艱難,戰士們還是對行軍鍋鍾愛有加,因為除了吃飯用,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也需要鍋,那邊是燒開水。

燒開水主要是用來燙腳和燙蝨子,在當時,每天光步行就要走上百里的路程,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生蝨子就在所難免,所以每當修整的時候,戰士們都會三五成羣,圍着大鐵鍋燙蝨子,這成了紅軍戰士非常顯眼的一幕。

彭德懷因一口行軍鍋淚流滿面,毛澤東:抗戰勝利後把鍋送到博物館

除了燙蝨子還要燙腳,在長征時,燙腳是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如果晚上不用開水燙一下腳,第二天真的非常難受,也難以再行走百里路,所以只要有條件,就必須用開水燙腳。

也因此,一口行軍鍋這個班用完那個班再用,第二天再還給炊事班,這口鍋的面貌就被很多戰士見過,他和每個戰士一樣,都有共同的使命。

當年,彭德懷聽到這鍋居然有這麼美好的故事,當即告訴李煥蘭,一定要保留好這口行軍鍋,等抗戰勝利了,留給後人做紀念。

毛主席建議送到博物館

八路軍離開王家峪村的時候,彭德懷特地又仔細端詳了一下這口鍋,本想着讓戰士們帶走,但是這兵荒馬亂的,索性就把鍋留在李煥蘭家,等戰鬥勝利再來取,最後還是戀戀不捨地離開了李煥蘭家。

後來彭德懷把這件事抽空講給了毛主席,他説:説起鍋我可是見過一口好鍋啊,他還救過戰士的生命。

彭德懷因一口行軍鍋淚流滿面,毛澤東:抗戰勝利後把鍋送到博物館

彭德懷對這口鍋的故事早已經一直講了,以至於浦安修都聽得太多太多了。

毛主席聽完彭德懷的講述後非常感動:這口鍋跟隨我們戰士南征北戰,功勞不小啊。

彭德懷風趣地説道:

毛主席也説,是啊,送到博物館,讓它好好休息吧。

新中國成立後,彭德懷曾倡議很多烈士後代,把父輩的生前物品捐贈給博物館,供後代瞻仰,那時候就想到了當年這口行軍鍋,但是一直沒有聯繫到李煥蘭。

其實,當時候李煥蘭還居住在武鄉縣,只是已經好多年,可能這口鍋也已經不在了。也沒有再去尋找,直到1988年,王家峪的村長拿出來了這口鍋捐了出來。原來這口鍋並沒有“失傳”,近50年了,這口鍋還和原來一樣,儘管鋪滿了灰塵,儘管已經鏽跡斑斑,儘管越來越薄,可它的故事還是那樣感人。

彭德懷因一口行軍鍋淚流滿面,毛澤東:抗戰勝利後把鍋送到博物館

1999年5月,國家文物局對這口行軍鍋進行鑑定,考慮到它在抗戰中起到不可磨滅的作用,這口行軍鍋被評為國家一級文物,現在陳列在八路軍太行紀念館。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429 字。

轉載請註明: 彭德懷因一口行軍鍋淚流滿面,毛澤東:抗戰勝利後把鍋送到博物館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