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錕“賄選”受盡謾罵,但頗有骨氣,宣稱:喝粥也不給日本人辦事
1923年6月,黎元洪被趕出北京城,直係軍閥曹錕來到了人生的巔峯,他再也等不及坐上總統的寶座。總統不是想做就能做的,需要經過“選舉”。黎元洪下台後,大量議員離開北京,致使過後無法正常開會,破壞了直系原定的選舉計劃。
怎麼辦?曹錕一派挖空了心思,決定在10月10日前通過“合法手段”完成選舉。曹錕的這個“合法手段”就是“賄選”。10月5日,正式選舉開始,國會內外戒備森嚴。下午一點,590名議員參加投票,曹錕得票480張,超過總投票四分之三,成功當選民國大總統。
然而,曹錕“賄選”消息傳開後,輿論譁然,各方指責謾罵聲層出不窮。其實孫中山早就警告過,“夫約法之效力不墜,在使國會自由行使其職權,國會之能自由行使職權,在掃除一切不法之武力;否則國會之自由行使職權,不但徒託空言,抑且供人利用,實以釀亂。”
曹錕成為大總統後,孫中山非常生氣,一方面表示要嚴懲接受賄賂的議員,另一方面則建議討伐曹錕。1924年,孫中山在廣州撰寫了《討伐曹錕賄選總統檄文》,並致電各國駐華外交使團否認曹錕為總統。
隨即各種嘲諷層出不窮,比如謝彬在《民國政黨史》就描述,:“曹錕經營賄選,為時一年,費盡獅子搏兔之力,耗款至一千三百五十六萬元,始獲如願相償,其心目中已恨國會議員刺骨,早存鳥盡弓藏之心。”
曹錕在總統位置上沒有坐多久,1924年10月,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曹錕直接被軟禁。很快曹錕宣佈辭職,從此遠離政壇,成為一介平民。與其他四位大總統相比,曹錕的心態明顯要好很多,這與他年幼時的家境赤貧有很大關係。
曹錕出生在一個貧寒之家,父親是工廠造木船的個人,他有五男二女,曹錕排在第三。由於家庭人口眾多,加上收入微薄,以至於“家無隔宿之糧”。為了生活下去,曹錕7歲就給父母分擔生活重任,每天清晨就去採野菜,一家人勉強度日。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人不甘心盤踞東三省,企圖故伎重演,“以華制華”。日本特務把曹錕作為誘降的目標之一。起初,日本特務多次上門都失敗,最後關東軍特務頭子土肥原賢二親自上門,依舊無功而返。
土肥原賢二不甘心失敗,他唆使偽河北省省長高凌蔚繼續勸降。這一次曹錕直接怒了,“你給我立即滾出去!當了漢奸還敢登我曹家的門!我就是喝粥也不當漢奸!”1938年5月17日曹錕病逝,終年7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