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爭打不過日本,或許是因為我們人少
甲午戰爭無疑是我國曆史上的一個轉折點,其時,中日兩國猶如在同一張繩梯中爭鬥的兩個比賽選手,贏家可以踩着輸家的身軀健步而上,一舉完成國家的現代化,而輸家則要揹着戰敗的包袱萬劫不復,從此徹底沉淪。
很不幸的,我們是那個輸家。
關於我們戰敗的原因,眾説紛紜,近日,龍馬君翻閲相關資料,卻有不同的發現。
我們戰敗,或許是因為我們人少。
這個結論似乎過於離奇,當時的我們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4億多人口,而日本人口才4000多萬,不過是我們的十分之一,拼人怎麼會拼不過日本呢?
稍安勿燥,我們來看一些具體戰例。
先來看陸戰。
成歡之戰,這是中日雙方展開的第一場陸戰,此役日本投入兵力4000餘人,清軍當時約有兵力3880人,其中一營留在了公州,一營駐守牙山,故清軍實際投入的兵力不足2800人,兵力上明顯吃虧。
平壤之戰,這是中日間展開的第一次大型陸戰。當時,日軍已經有近2萬兵力進入朝鮮,其中16000人蔘與了平壤進攻戰。
清軍方面也作了相應準備,火速調集四路大軍應戰,衞汝貴盛軍13營,馬玉昆毅軍4營,左寶貴奉軍8營,以及豐升阿率領的奉天和吉林練軍7營,總共32營人馬,按照編制應為16000人,但實際上存在缺額,實際約有13000人。後來葉志超又帶來3500人,除去守備其他地區的兵力,實際上參與平壤戰役的兵力還是隻有13000人,比日軍少了大約3000人。
威海登陸戰,日軍34600人在榮成灣登陸,而駐守山東半島的清軍只有22000人,整整少了12000人。
海戰方面呢?
甲午戰爭前,北洋艦隊可用的各式艦艇有40艘,再加上廣東水師會操未歸的巡洋艦3艘,共計43艘,總排水量4萬餘噸。
而日本海軍擁有各式軍艦55艘,總排水量6.137萬噸,優勢非常明顯。
按照實際參戰數量計算,清軍也遠不及日軍。
軍艦數量方面,北洋艦隊34艘,日本聯合艦隊40艘,少了15%。
火炮數量方面,北洋艦隊約260門,日本聯合艦隊378門,少了31%。
總噸位方面,北洋艦隊4.18萬噸,日本聯合艦隊5.74萬噸,少了27%。
總馬力方面,北洋艦隊約5萬馬力,日本聯合艦隊約10萬馬力,少了50%。
平均速度方面,北洋艦隊約12.4節,日本聯合艦隊14.5節,低了14%。
總兵力方面,北洋艦隊3400人,日本聯合艦隊6600人,少了48%。
樣樣落後,差距這麼大,即使訓練水平相當,也是沒法打的,這裏我們也就可以看出李鴻章為何一味消極避戰,實在是實力不允許。
那雙方總兵力到底有多少呢?
日本是出了名的重視軍事資料的編纂統計,關於日本軍隊的數據非常詳細。
戰爭之前,日本常備軍包括一個近衞師團9516人,六個野戰師團60924人以及要塞、警備和憲兵3286人,常備軍共計7萬餘人。
進入戰時體制後,所有師團均由原來的不足1萬擴編至18492人,加上動員的其他兵力,總兵力增至24萬人,另有15萬夫役負責後勤。
這24萬人中,除去守備本土的戰力以及留在本土的戰略預備隊,實際投入到戰場的有17萬人。
再來看清朝方面,由於清朝軍隊名目繁雜,很難統計,總兵力大約有100萬人,其中八旗佔比24%;綠營兵佔比43%,鄉勇佔比33%。
但這不是實際能夠作戰的兵力,那實際有作戰能力的兵力有多少呢?清廷當時恐怕自己都搞不清楚,但日本幫清朝作了估算。
根據日本參謀本部戰後出版的《明治廿七八年日清戰史》估計,戰前清朝各省實際能作戰的步兵為862營,騎兵為192營,按照步兵每營350人,騎兵每營250人計算,總兵力為35萬人左右。
這個數據比較精確,與清廷户部和兵部在1898年統計的防軍和練勇總數36萬人的數字基本相符,日軍應該是作了大量調查工作的。
當然,這與日軍24萬人的總數一樣,只是清軍理論上能夠調用的總兵力,由於清朝地域廣大,戰爭期間大量地區需要兵力守備,以備萬一,據有關學者估計,加上臨時徵募的部隊,清軍總共投入了25萬兵力。
這25萬兵力是有相當水分的,部分雖然到達戰場,但是猶豫不進,出工不出力,沒有實際參加戰鬥;部分是新招募的,未經合適訓練,戰力非常有限。除去這些水分,我們的實際參戰總兵力很可能還不如日軍。
這就匪夷所思了。
我們是天朝上國,日本是彈丸小邦,我們本土作戰,日本跨海作戰,應該是我們兵力大大佔優才對,怎麼反而兵力不如日本呢?
這可能要從軍制上説起。
自明治維新後,明治政府就把強兵作為基本國策,完全建立起了近現代化的軍制。
清朝還沒有預備役的概念,日本已經把軍事力量分為現役、預備役、後備役不同層次,可以根據不同需要進行緊急動員。
清朝還是古代的指揮體制,日本已經建立了近代參謀制度。
清朝的軍事單位還是傳統的營,戰時指揮很難協調,日本已經仿照德國建立了近代化的師團制。
清朝的兵種還是像兩千年前一樣主要分為步兵和騎兵,日本已經仿照西方分為步兵、騎兵、炮兵、工兵、輜重隊、電信隊等多兵種混成的野戰部隊。
軍制的差異,在具體作戰中又延伸出了三點差異。
一是作戰部隊質量的差異,這點玩過星際的讀者老爺可能更清楚,同等數量的單一兵種部隊很難打得過配置合理的混編部隊。
二是指揮上的巨大差異。近現代化的指揮體制可以更優化的配置作戰力量,在需要的時間和地點集中優勢部隊。
三是動員上的巨大差異。中國有100多萬常備軍,卻只有不到四分之一參戰;日本只有7萬常備軍,卻可以動員17萬經過訓練的作戰部隊投入戰場。
用今天的話説,清軍和日軍在軍制上有代差,雖然雙方使用的武器裝備水平相當。
最後想提一點,日本之所以發動甲午戰爭,明顯是經過認真調查和精確計算的,絕非有些人認為的孤注一擲,僥倖得逞,這又與清廷的無知形成鮮明對比。
時至今日,中日兩國仍是競爭對手,很多國人卻生出許多輕視日本的想法,而在輕視的同時又對日本現狀與實力缺乏最基本的瞭解,龍馬君在聚餐時就遇到過一位在抒發了對日本的憤慨之情後又詢問日本與南京面積孰大孰小的有為青年。
如果真把日本當作競爭對手,這實在是大忌。難道還有什麼比了解自己的競爭對手更重要的嗎?
歡迎關注,與龍馬君一起相信思想的力量。
參考資料:《甲午中日戰爭全史》《甲午戰爭中日傷亡比較分析》《甲午清廷備戰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