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鄔思道為何急匆匆地離開田文鏡處?他到底在怕什麼?
在《雍正王朝》中,鄔思道是“四爺黨”最核心的成員,也是智慧擔當,自四阿哥胤禛正式參與奪嫡到最終從“九子奪嫡”中脱穎而出,鄔思道全程參與並起到了最為關鍵的作用,可以説沒有鄔思道的出謀劃策,四爺能否勝得過八爺真的很難説,那麼,像鄔思道這樣功勞很大又掌握着雍正很多隱秘事的人會有着怎樣的結局呢?
鄔思道最後一次出場是跟田文鏡吵吵着索要幕酬銀子,銀子到手以後,鄔思道回到住處催促着媳婦如月趕緊開溜,他甚至連任何行禮都不帶,還是如月收拾了幾樣要緊東西,邊收拾邊問:“明天走不行嗎”?
鄔思道拉着如月就跑,邊跑嘴裏還邊嘟啷着:“再不走就來不及了”,鄔思道本來是個瘸子,可此時的行動速度一點也不比正常人慢,自此之後,鄔思道徹底消失了,過起了“全隱”的生活。
那麼,鄔思道為何要急匆匆地開溜呢?這是因為他從田文鏡那裏得知了雍正要來河南考察的消息,鄔思道怕再次見到雍正,萬一雍正心血來潮,拉他去辦差或者把他給滅了口,這樣一來,他所籌劃的全隱計劃就泡湯了,所以,鄔思道故意激怒田文鏡,造成了被田文鏡趕走的假象,鄔思道對田文鏡説的那句:“東翁,這可是你讓我走的啊”,就是最好的證明。
果然,雍正到河南見到田文鏡以後,對着田文鏡問道:“鄔先生安否”?這一問把田文鏡給問懵逼了,他心想着皇上都要稱之為先生的人居然被他給趕走,他陡然想起了鄔思道臨走時對他説的那句:這可是你讓我走的啊!田文鏡不由地心驚起來,唯唯諾諾的對雍正回道:“鄔先生走了”,同時,田文鏡表示要派人去追,雍正嘆了口氣道:算了,不要追了,追也追不上了!
雍正對鄔思道很瞭解,同時鄔思道也深知雍正的為人,他們二人互相都不放心對方,鄔思道利用了田文鏡不知道他身份這一點,成功地實現了“全隱”。鄔思道為什麼要脱離雍正的視線呢?他又是怎樣一步步脱離雍正的視野?這一切還得從雍正成功奪嫡那一晚説起。
雍正繼位當晚,鄔思道和雍正的心理博弈
鄔思道原本是名動江南的才子,本想着在科考中一舉奪魁,好一展抱負,然而天不遂人願,鄔思道在參加康熙三十六南闈時,發生科場舞弊一案。原來這主考副主考們都是撈錢的高手,一概論孝敬取士,居然是誰出的錢多誰榜上有名,鄔思道參加完考試之後,還巴巴等着金榜題名呢,結果成績出來之後,他的名字居然連榜都沒有上。
鄔思道本是心高氣傲之人,他自負以他的才華即便不在三甲之列,怎麼着也能得個前十名,沒想到竟是這樣的結果,鄔思道氣憤至極,經過仔細打聽,方才得知主考、副主考都是摟錢的主,鄔思道感覺自己受到了侮辱,於是召集齊其他的幾百名落榜的士子,把個江南貢院攪了個天翻地覆,鬧完之後,鄔思道自知他乾的這事有違朝規,於是趕緊風緊扯呼。
果然,科場舞弊一案鬧到讓康熙知道,雷霆震怒之下,康熙處決大批舞弊官員,當然了,鬧事的鄔思道也在通緝名單之列。還好,鄔思道提前溜了,不然,不死也得脱層皮。後來,趕上孝莊太皇太后去世,天下大赦,鄔思道才得以重見天日,但他在數年逃亡的路上被水匪打折了腿,成了個瘸子,再想通過參加科考以施展抱負,顯示是不可能的了。
還好,四阿哥胤禛早就聽過鄔思道的才名,想借助鄔思道的智慧做點大事,於是胤禛派年羹堯四處打探,找到了落魄的鄔思道,但鄔思道的脾氣甚是古怪,一般有點才氣的人都這樣,年羹堯也有自己的辦法,他讓自己的妹子年秋月負責照顧鄔思道的起居,這一招居然很管用,鄔思道對年秋月很是順從,就這樣鄔思道投入了四爺的門下。
歸入四爺門下之後,鄔思道用他那高深莫測的智慧幫助四爺走出重重困境,比如建議四爺接手清理户部虧空初步贏得康熙好感;比如讓四爺不要插手刑部“宰白鴨”一案,免得落個導致太子被廢之名引起康熙的猜忌;比如,建議四爺舉薦胤礽復太子之位,贏得了康熙的進一步好感;再比如,在舉薦大將軍一事上,反其道而行之讓四爺舉薦老十四,不但成功地瓦解了八爺黨,更重要的是通過了康熙的最終考察。還有就是替四爺培養出了一個討康熙喜愛的小機靈鬼弘曆,為四爺加了不少分。
到了最後關頭,也就是康熙罷免了四爺所有差事的時候,四爺心灰意懶,贈金讓鄔思道歸山,鄔思道一語點破夢中人,他判斷出這是康熙老爺子再給胤禛鋪路,這才使得四爺重拾自信。
到了康熙駕崩當晚,鄔思道有條不紊地安排,讓四爺放心進宮聽旨意,他則在外面替四爺安排好了後續事宜。最終不出鄔思道所料,四爺是聖心默定的繼位人,最終脱穎而出。
然而,隨着雍正繼位,二人的關係發生了變化,他們曾經是無話不談,毫無顧忌,鄔思道甚至有時還敢端起架子教訓四爺,而現在四爺成了高高在上的帝王,鄔思道則顯得是個知道太多事的人。
雍正繼位當晚,在控制了局面以後,回到了潛邸,那麼,他回來做什麼了?他是來安排一些事情和人,而鄔思道就是他首先要“安排”的人,換句話説就是來除掉幫他做過秘密事的人。
而鄔思道在和雍正相處的過程中,知道雍正乃是:豺聲狼顧,鷹視猿聽,乃是一世陰騭梟雄之主,只能共患難,不能同享福。比如,鄔思道曾為坎兒被雍正秘密除掉懊悔不已,還有就是,雍正明知道他和年秋月真心相愛,但為了拉攏年羹堯,不顧他和年秋月的感受,直接橫插一槓子娶了秋月,所以鄔思道早就準備好了這一天的到了,他是熟讀史書的人,知道兔死狗烹道理,因此他想好了自全之道。
於是,二人進行了一場心理博弈,鄔思道首先跪下請安叫了聲:“萬歲”,雍正趕緊説:“你還是你,我還是我,不要做這生分模樣”,雍正這話就很假,他已經是皇上了,怎麼可能跟以前一樣。接着雍正首先表態:先生是有房杜之才的人,沒有你,就不會有我的今天,但你的身份外邊人的不知道,一下子放在太高的位置不合適,等我一步步慢慢抬舉你。
其實,雍正明知道鄔思道是殘疾之人,登不得朝堂,説這番話言下之意是,你是我的私人助手,還有你也沒個功名在身,再者,你為我辦的那些事都是行的陰謀,根本上不得枱面。
鄔思道就知道雍正會這樣説,於是他順勢打起了感情牌,説出了他的三忌和三不可用。第一忌,他是個瘸子,而國家取士授官,自有制度,他在潛邸十幾年,驟然置於之廟堂之上,恐怕有傷聖德,這也是一不可以用。
第二忌,他原來鬧過科場,屬於犯罪之人,用他這樣的人會引起朝臣不好的議論,這也是第二不可用之處。
第三忌,他行的是陰謀,上不得枱面,況且,他已是才智枯竭,如今雍正登基為天子,應該行光明正大之道,他這樣的人是不能再使用的,這也是第三不可用。
接着鄔思道又動情地説:倘若萬歲念思道忠貞不貳之心,放臣還山,沐浴聖化之中,舞鶴昇平之世,在萬歲為全始全終之主,在臣為明哲知理之臣,傳之後世,亦為一段風雲際會佳話。
鄔思道説這番話是表明心跡,所表明的意思是,他會把這裏發生的事情永遠的爛在肚子裏,永不外泄,讓雍正放心,看在他忠心為主的份上,放他歸山。
二人正談的時候,十七阿哥胤禮求見雍正,來得很是蹊蹺,不知所為何事,有人猜測,這是雍正安排老十七來除掉鄔思道的,這是有點過分解讀,除掉鄔思道犯不上用一個皇子。
雍正剛準備召見十七阿哥,鄔思道出言勸諫道:萬歲,您如今貴為天子,天子不該有任何私事,十七爺如果有公事奏報,應該放到到朝堂上去説,如果是個人的私事,那就不必相見。
雍正説:老十七是我的兄弟,我見見自己的兄弟有什麼打緊呢,不過既然你這麼説了,那就算了吧,讓老十七先回去,以後再説,鄔思道接茬説道:還有潛邸外面那五路不相統屬的人馬也是我讓十三爺安排的,知道萬歲要回潛邸,安全方面不能出岔子。
言下之意就是説,在保證你安全的同時也得保證我的安全,再加上鄔思道剛説的説的天子不能有私事,其實是在暗示雍正,想要除掉他就是辦私事。
鄔思道本來想要全隱的結果,但雍正還是不放心,於是選了一個折中的方案,讓鄔思道半隱,也選了一個二人都比較信任的人李衞,把鄔思道放在李衞那裏雍正很放心,鄔思道也能接受,因為鄔思道對李衞也是比較信任的。
第二天,鄔思道要走的時候,十三爺前來相送,並説了句:我們對不起您呀!然後,喝了一杯,鄔思道告誡十三爺要收斂鋒芒,之後,十三爺請出來了一個和年秋月長得很像的女人,名字裏面也帶個“月”,讓這個叫做如月的女人負責照顧鄔思道的起居,十三爺不好點破,其實,這是雍正安排監視鄔思道的,鄔思道也沒有點破,欣然笑納了。
鄔思道以李衞為跳板,進而歸入田文鏡幕下,最終實現“全隱”
鄔思道到了李衞的衙門裏名義上是做師爺,其實,也就是整天看看書,賞賞花,釣個魚,順便幫李衞寫個摺子之類的,日子過得清閒,整日不出衙門。
後來,李衞見雍正的時候,雍正還問李衞:鄔先生在你那怎麼樣?李衞是個聰明人,知道雍正把鄔思道安排在他那的用意,李衞答道:鄔先生,整日除了讀書之外,就是順便幫奴才看看案卷,不曾出衙門一步。
然而,鄔思道早就厭倦了這種生活,他想隱居山林,過自由自在的生活,不想生活在雍正的監視之中,所以,他得想法子擺脱這種情況,同樣,李衞也知道鄔思道是個燙手山芋,指不定哪天引火燒身,所以得想辦法把鄔思道弄出去。
説巧不巧,機會來了,田文鏡初到山西當差,兩眼一抹黑,知道諾敏欺瞞朝廷,但查不出個所以然來,正在發愁之際,李衞帶着鄔思道來了,李衞把鄔思道介紹給了田文鏡,説鄔思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幫着田文鏡解決眼下難題。
但是,是有條件的,事成之後得付鄔思道一年八千倆的幕酬銀子,田文鏡被眼下的事情難住了,二話不説答應了。於是,鄔思道拿出了本事,替田文鏡解決了困局,使田文鏡成功的破獲了諾敏一案,田文鏡心説,這八千兩銀子花的真值。
顯然,田文鏡高興得太早了,鄔思道也就給他辦了這樣一件像樣的事,這之後,鄔思道拿着高額的幕酬,整日的閒逛,不但不給田文鏡出主意,還時不時的出言譏諷田文鏡一頓,把田文鏡搞的一肚子火氣。
鄔思道之所以選擇田文鏡,正是因為田文鏡不知道他和雍正的真正關係,而田文鏡是個有名的清官,容不得鄔思道這樣拿着高額薪酬不辦事的人,這也是鄔思道想要達到的效果。
後來,雍正要到河南考察新政的上諭發出之後,鄔思道從幕府中得到了消息,鄔思道覺得時機成熟了,再不走就來不及了,於是,鄔思道選了了激怒田文鏡,讓他主動趕自己走。
請點擊輸入圖片
於是,鄔思道找到了田文鏡,索要田文鏡還欠着他上半年的四千兩銀子,此時的田文鏡正被水患鬧得焦頭爛額,再加上府衙賬上也沒多少銀子,還得留着救災用,但鄔思道可不管這樣,大有田文鏡不給銀子,就跟田文鏡拼命的架勢。
田文鏡被鄔思道的態度徹底激怒了,罵道:你狂什麼,別以為你是李衞介紹來的,我就不敢開了你,我是個窮官、清官,也不打算做個贓官。
鄔思道則説:我早打聽清楚了,你賬上剛進了一筆五千兩的火耗銀子,總之,我這錢你給也得給,不給也得給。田文鏡被鄔思道胡攪蠻纏的態度激得不行,然後讓衙役帶着鄔思道去拿錢,拿完錢打發鄔思道走人。
鄔思道心裏暗自高興,嘴上還不饒田文鏡,嘿嘿笑道:東翁,這可是你讓我走的啊!至此,鄔思道目的達到,實現了“全隱”,帶着已經被他策反成自己人的媳婦如月,過起了隱居泉林的日子,好不自在。
寫在最後
鄔思道在歷史上確有其人,不過他只是一個身有殘疾的幕僚師爺,他因為幫助河南總督田文鏡推行雍正新政有功,所以獲得了雍正的關注,因此名留青史,但也只是幕僚師爺而已,並沒有電視劇中這般神通廣大。
其實,鄔思道的真正歷史原型是戴鐸,他是歷史上真正為雍正奪嫡出謀劃策的雍親王府親信參謀,這個人最早積極建議雍正奪取太子之位,並出謀劃策,雍正登基以後,他被外放出任四川布政使,後來被雍正找了個藉口以貪腐罪名處死,歷史上的他很可能就是被雍正滅口了。
所以電視劇中鄔思道的結局非常完美,實現了他的“全隱”計劃,但歷史上他的原型戴鐸可就沒有這麼好運了,戴鐸最終被雍正處死,可謂是兔死狗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