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訪談丨“雙減”一學期 效果如何

這個學期是“雙減”政策實施以來的第一個學期。那麼,這幾個月的效果如何呢?大家直觀的感受可能就是,孩子們不用再那麼早上學了,家庭作業少了,課後服務的種類增加了,在户外活動的時間也多了,培訓班上得少了,家長的焦慮也緩解了……用一句話概括,就是“雙減”工作正紮實推動,落實落地。《焦點訪談》記者近日就走進了一所小學,體驗了一下“雙減”後的變化。

7:45,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第二小學的同學們已經陸續來到學校,開始了一天的學習生活。

“雙減”政策已經實施了整整一個學期。過去,8:00上課,同學們一到學校,就得翻開書本準備上課。這個學期北京市的小學統一改為8:20上課,同學們早上來到學校,可以參加自己喜歡的體育活動。時值隆冬季節,操場上卻很熱鬧,到處都可以看到同學們活動的身影。8:20,歡鬧的校園恢復了平靜。

“雙減”政策針對的是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簡單説,一是減輕學生不合理的作業負擔,二是減輕校外培訓負擔,要提高學校教學質量,讓學生在校園內學好該學的知識,在校園內實現“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同樣的校園,這個學期,老師們的教學、同學們的學習狀態,都在悄然發生着變化。

焦點訪談丨“雙減”一學期 效果如何

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第二小學數學教師孫曉波説:“以前的授課方式都是老師講得比較多,學生聽得比較多。現在‘雙減’下的課堂更高效了,我們為孩子創設核心活動,讓孩子們先獨立思考,對問題有自己的一些原發的想法。出問題的部分往往是孩子們遇到困難的地方,對他們來説是解決起來有難度的地方,我們會把這些全都暴露在孩子的面前,讓他們通過交流,知道對為什麼對、錯為什麼錯,這樣的一個課堂,孩子們掌握知識、學習能力都能夠得到提升。”

焦點訪談丨“雙減”一學期 效果如何

“雙減”政策實施後,課堂是減負增效的“主陣地”。同學們學業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和難題,都要儘可能在課堂上解決。40分鐘的一節課,老師們用30分鐘進行教學,用10分鐘進行鞏固練習。

孫曉波説:“通過這10分鐘練習,能對自己這節課的學習有一個很好鞏固,對於老師來説,也能夠通過這10分鐘練習的環節,去了解每個孩子在這節課上掌握得怎麼樣,方便老師有針對性地輔導。”

“雙減”政策實施後,根據教育部要求,學校更加註重強化教學管理、教研備課、教學評價,精準分析學生的情況,改進了教學方式方法,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雙減”政策剛出台的時候,孩子們的學業是家長最擔心的。作業不回家,過去的題海戰術不見了,孩子們能掌握得了必要的學科知識嗎?

孫曉波説:“以前可能是一本練習冊,從頭做到尾。‘雙減’以來,雖然作業數量減少下來了,但是它的質量是提升上來的,每一道作業都是老師們精心研究,才給孩子們進行佈置的。”

焦點訪談丨“雙減”一學期 效果如何

據教育部統計,落實“雙減”的第一個學期,學生作業總量和時長得到有效控制,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書面作業的學生佔比由“雙減”前的46%提高到目前的90%以上。在更高效的學習環境裏,讓同學們變被動為主動,增強學習能力,學會解決問題和難題,是“雙減”政策實施後,學校在減法中做的加法。

孫曉波説:“減法中做加法,減少的是孩子的負擔,增長的是效率;減少的是數量,增加的是質量;減少的是孩子們學習上的壓力,增加的是他們學習上的一些能力。”

焦點訪談丨“雙減”一學期 效果如何

過去,寫作文對很多同學來説是最不願意、最難完成的作業,不少同學都有作文拖延症,也有的還得讓家長幫着構思。

“雙減”政策實施後,把最難的教學任務在校園內解決掉,這不僅給家長減負,也給學生更多的自由時間。

焦點訪談丨“雙減”一學期 效果如何

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第二小學語文教師曹居濤説:“比如説高年級的作文,讓作文作業不回家確實是有挑戰的,所以我們就對教與學的方式進行了大膽的嘗試和改變。從習作佈置的時間上進行了改變,叫任務前置。孩子學習單元之初,要了解這一單元當中的習作主題是什麼,讓孩子的習作和生活建立聯繫。”

在校園內,同學們掌握了必要的課業知識,回到家,業餘時間也更多了。經過學校和家長的引導,不少孩子都開始學着用自己的視角來觀察社會,甚至提出好的建議。

焦點訪談丨“雙減”一學期 效果如何

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第二小學科學教師張濤説:“在這個過程當中,其實是鼓勵學生們走進社會大課堂當中,去發現生活中的一些科學問題,收集一手資料,去解決科學問題。”

15:30,校園再次歡騰起來,這是全校體育課時間,同學們參與自己喜歡的體育活動,鍛鍊了身體,增強了體質,在遊戲中找尋快樂。

“雙減”減的是學生們的負擔,增加的是高效率、高質量,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的教育實踐。過去,下午兩節課後,學生們就會放學,有的回家寫作業,有的參加社會的學科培訓班;現在,根據“雙減”政策,學校放學時間原則上不早於當地正常下班時間,所以從下午3點半開始的兩個小時裏,學校就進入了課後服務時間。

焦點訪談丨“雙減”一學期 效果如何

16:10,同學們回到教室,根據老師的建議,去適合自己的課業輔導班,可以在老師幫助下查漏補缺,也可以完成還沒有寫完的作業。學校還安排老師進行一對一答疑解惑。據教育部統計,全國有98.7%的教師在各自的校園內參與輔導答疑,為減負提質付出自己辛勤的汗水。

焦點訪談丨“雙減”一學期 效果如何

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第二小學課程與教科研中心主任富春媛説:“課業輔導時段形成了課上課下的銜接,比如説如果覺得今天在課堂上學的內容學得很好,老師可能建議今天的課業輔導參與到能力提升的班級之中;如果覺得今天的知識點還需要再鞏固,老師可能建議今天去參與基礎鞏固的班級,走班也不是固化的,每天是不一樣的。”

16:50,是興趣社團時間,同學們根據自己的愛好,在專業老師帶領下,培養愛好和特長。

焦點訪談丨“雙減”一學期 效果如何

和中關村第二小學一樣,各地各校根據各自的情況,通過“一校一案”的方式,普遍開展了課後服務。據教育部摸底調查,全國有92.7%的學校開展了文藝體育類活動,88.3%的學校開展了閲讀類活動,87.3%的學校開展了科普、興趣小組和社團活動,課後服務吸引力顯著增強。自願參加課後服務的學生比例由上學期的49.1%提高到目前的91.9%,有效解決了家長“三點半”接孩子難的問題。“雙減”政策剛落地實施了一個學期,很多工作還要進一步去完善。

焦點訪談丨“雙減”一學期 效果如何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育與開放經濟研究中心研究部主任曲一帆説:“國家有中小學和各地的網絡雲平台。北京前段時間推出了中學教師在線答疑輔導,這都是政府一種有益的探索,我們其實可以針對不同學生的需求,來建各種不同的教育應用,真正拓展學生課外發展的空間,實現輔優補差,去焦慮化、去泡沫化。第二個方面,我想是如何迴歸育人初心,比如拿課後服務來説,是學校教育改革的一個試驗田,課後服務可以發生在校園、博物館、科普基地、田間地頭、企業工廠等等。我們要以五育並舉的項目製為目標,重新整合各類教育資源。”

目前,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已經壓減90%以上,“雙減”成效有目共睹,來之不易。同時也要認識到,這些成果還是初步的,還需要持續鞏固、提高水平。比如,需要防範一些學科類培訓改頭換面捲土重來;在學校裏,還要強化校內減負、提質增效,在作業管理、課後服務、教學質量、教師素質、均衡發展等方面更上一層樓。2022年是“雙減”推動落地的關鍵期,校內校外持續雙向發力,凝聚各方共識,才能讓教育迴歸學校,讓學校迴歸育人,也讓孩子們快樂學習,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來源:央視新聞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913 字。

轉載請註明: 焦點訪談丨“雙減”一學期 效果如何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