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吐槽:他們催我做作業,自己卻玩手機

"不輔導作業母慈子孝,一輔導作業雞飛狗跳。"相信每位爸爸媽媽應該都親身經歷過,而且箇中滋味彙總結起來不言而喻。

近日,鄞州區首個"學生生命成長共同體掌上課堂"上線。在第一期的課程中,鄞州區實驗小學施燕婷老師就如何解決家長在陪寫作業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提出不少專業建議。記者梳理了一些乾貨,供家長參考。

調查

"每次陪我寫作業都要不停地挑我毛病"

多數孩子表示不願意父母陪

近日,一位媽媽輔導兒子寫作業被急哭的視頻受到關注;另有兩位爸爸輔導作業時的視頻上了熱搜。"不輔導作業母慈子孝,一輔導作業雞飛狗跳。"這句話不僅僅是一個段子,而似乎成為了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反映出眾多家長們的無奈。

對於父母是否要陪孩子寫作業這個話題,曾有機構做過調查,分別把父母和孩子作為調查對象。調查結果顯示:75% 以上的家長都表示,孩子寫作業時,自己會陪在旁邊。一般家長都覺得在小學階段,孩子們普遍存在自控力、專注力較弱的問題,如果自己不在一旁看着,擔心孩子無法獨立完成作業。

那孩子又是怎樣的想法呢?施燕婷在學校裏也做了一個小調查,發現大多數孩子表示不願意讓父母在旁邊陪自己寫作業。

四年級的小晴説:作業中的有些錯誤我能檢查出來,可還沒等我發現,媽媽就眼疾手快地給我指出來了,還要批評我不細心。時間久了,我就不想檢查作業了。反正都要挨批,檢查不檢查一個樣兒!"

三年級的樂樂説:"我媽每次陪我寫作業都不停地挑我的毛病,弄得我都沒有信心寫作業了,越寫越煩。"

還有孩子表示:"他們總是一邊催我快點寫,一邊看手機,他們這樣陪在旁邊,我更沒有心思認真寫作業了。"

"家長朋友們可以回憶一下,在陪孩子寫作業的時候是否存在以上情況。如果有的話,那可能需要好好反省下自身了。"施燕婷如是説。

小學生吐槽:他們催我做作業,自己卻玩手機

圖片來源 千庫網

建議

低年級陪的是"習慣"

高年級陪的是"氛圍"

當然,肯定還是有不少家長是認認真真在"陪讀"的,可是效果也是不太理想,這可能才是讓諸多家長氣急敗壞的原因吧。在這一點,施燕婷表示非常能感同身受,因此查閲資料,參考專家意見,綜合了以下建議,希望對爸爸媽媽們有所幫助。

"首先,對於家長該不該陪孩子寫作業的這個問題,我們肯定是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施燕婷説,對於剛上低年級的小豆丁們來説,身心發育本來就不成熟,自律能力跟大人比起來肯定差很多,這個階段同時也是行為習慣養成的重要階段,父母要明確,陪寫作業的目的,主要是以下三點:幫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幫助孩子獨立;陪寫也是一種親子陪伴。

"所以低年級家長們一定不能懈怠,寫作業,一點要陪!"那怎麼陪 ?施燕婷認為,小學階段陪的是"習慣"。比如梳理作業的習慣;優先、按時寫作業的習慣;整理文具和資料的習慣 ...... 孩子放學後,先不要急着催 TA 回家寫作業,孩子只有學着把作業梳理好了,真正開始寫作業的時候才有計劃、有條理,要不然到了高年級,作業一多,孩子很容易手忙腳亂。

當孩子上了三、四年級的時候,行為習慣已基本養成,陪的是"方法",這時候,家長們就不需要全程陪着他們寫作業了,而是應該把完成作業的責任歸還給孩子,讓孩子養成獨立完成作業的好習慣。這時,我們可以多對這個階段的孩子進行肯定和鼓勵。孩子開心了,會越來越有信心獨立完成作業,他的自主學習能力也會越來越強。

當到了小學高年級階段,家長們的身份就可以從"陪讀"轉換為"督學"。陪的是"氛圍",比如定期詢問孩子在校的情況,認真查閲孩子這段時間的作業、試卷等,從卷面、錯題訂正、知識點查缺補漏等方面給予輔導,有理有據地指出孩子存在的問題,再提出實際可行的建議。這樣一來,孩子們就不會反感家長對自己學習上的指導了。

至於上了初中、高中以後,陪的是後勤,鑑於目前國內的教育發展趨勢,估計大部分家長已"有心無力"了,這時候只要做好"後勤工作",與老師保持良好的溝通,應該就是對孩子們最大的支持了。

不要讓陪讀成為孩子"痛"的回憶

最後,施燕婷還想給家長們提一點最重要的"注意事項":很多被陪讀的孩子,常常被父母的吼叫傷害得遍體鱗傷。不少家長在陪孩子寫作業的過程中,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一個激動,很多難聽的話都説出來了。於是,每天的作業成了孩子最痛苦的回憶,試想,每天的作業時間,都要挨父母一頓痛罵,孩子怎麼可能積極地看待作業這件事?

孩子寫作業拖拉磨蹭,大多都是內心對寫作業這件事充滿了焦慮、厭惡、害怕等負面情緒,而這些情緒多半是受父母錯誤的陪伴方式影響的。所以,陪寫作業,耐心才是最珍貴的。

來源:現代金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817 字。

轉載請註明: 小學生吐槽:他們催我做作業,自己卻玩手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