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良之子回國祭祖,花甲之年跪於墳前,一句話令所有人潸然淚下

引言
親情,是即便相隔千山萬水,仍然心心相連的血脈之情。在古詩詞《孟郊》中有一句描述血緣親情的句子:“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勸孝歌》中也寫過:“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覺寒。”
自古以來,與親人分離總是最令人意難平的事情。或因身份變遷而與家人分居兩地;或因硝煙戰火,一家人不見亦不識。但無論原因為何,時間和空間割不斷的是骨肉相連的親情。

張學良之子回國祭祖,花甲之年跪於墳前,一句話令所有人潸然淚下
張學良,著名的抗日將領,因“西安事變”為大家所熟知。張學良的一生可謂跌宕起伏,波譎雲詭。他的一生可分為四個階段,即父親張作霖在世時期;九一八事變到西安事變時期;因西安事變被軟禁時期;晚年落魄時期。張學良小的時候因為父親忙於政務,無暇陪伴他,所以他的童年是在母親呵護下長大的。整體而言,張學良的童年十分幸福,直到“皇姑屯事件”的發生。

張學良之子回國祭祖,花甲之年跪於墳前,一句話令所有人潸然淚下
1928年6月4日,日本關東軍用炸藥炸傷張作霖,回家後的張作霖重傷難治,當日便去世了。不久後,“九一八事變”爆發,張學良的做法令全國人民大為憤慨,因為他選擇了不戰而退。張學良的這一策略讓東北大地淪為日本人“待宰的羔羊”。東北百姓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整個東北苦不堪言。
東三省淪陷之後,張學良愧疚難當,再加上其部下大多數都來自東北,東北的淪陷使軍心出現了動搖,張學良為了彌補自己的過錯,便秘密謀劃了著名的“西安事變”。然而,這件事的後果就是,張學良被國民黨高層軟禁了,這一軟禁就是幾十年。一直到1990年李登輝執政後,張學良終於恢復了人身自由。他和妻子趙一荻選擇去了美國生活。

張學良之子回國祭祖,花甲之年跪於墳前,一句話令所有人潸然淚下
張學良從小含着金湯匙,出生於頂級豪門之家。他自己的長相也十分出眾,因此一生之中也與多位美女有着淵源,然而他一生中真正的老婆只有三個。第一任老婆是由他母親安排的,妻子名叫于鳳至,夫妻二人郎才女貌,門當户對,婚後生活很是和睦,共育有三兒一女,不過不幸的是三個兒子都去世了。他的第二任妻子是一名伶人,名叫谷瑞玉,在當時有着很大的名氣,他們二人婚後雖然也很恩愛,但遺憾的是沒有一兒半女。最後一任妻子是趙一荻,他們有一個兒子叫做張閭琳,這也是張學良唯一一個兒子。
“西安事變”爆發之後,張學良就被軟禁了起來,趙一荻為了保護兒子,將他送去了一個朋友家中,為了萬無一失,還專門讓朋友將張閭琳當做美國人來撫養,併為其取名“克爾”。

張學良之子回國祭祖,花甲之年跪於墳前,一句話令所有人潸然淚下
事後張學良和趙一荻從未聯繫過朋友和兒子張閭琳,這一狀況一直持續到“西安事變”發生後的15年,在此期間,一家三口相隔千里,彼此都不知道對方的狀況。
1955年的時候,一切都塵埃落定了,趙一荻這才開始尋找自己的兒子,但時隔多年找起來又談何容易呢!不過功夫不負有心人,趙一荻最終還是找到了自己的朋友,看到了自己的親生兒子。一家三口見面之後痛哭流涕,但總歸是幸福的,因為一家人總算是團聚了。不過由於張閭琳從小接受的是美國教育,所以他不通漢語,而張學良夫婦又是中國人,不會説外語,這就導致一家三口之間的交流還需要翻譯來幫助,説起來是多麼的可悲可嘆!

張學良之子回國祭祖,花甲之年跪於墳前,一句話令所有人潸然淚下
不久之後張學良就去世了,在臨死之際,張學良拜託自己的兒子,他想要張閭琳代他回東北,去看一看他的父親張作霖。父親去世後,張閭琳秉承父親的遺願,回到祖國。第一次踏上東北的土地,張閭琳已經64歲了。來到中國看到東北這片沃土,張閭琳是既熟悉又陌生!
由於他不通漢語,所以他連東北的一句方言也不會説。但當他來到祖父張作霖的墓前時,所有人都淚目了。他跪在爺爺的墳前,為父親帶來了那句遲來的話:“我代表你的兒子來看你了”。

張學良之子回國祭祖,花甲之年跪於墳前,一句話令所有人潸然淚下
一句簡簡單單的話語卻藴含了三代人之間的心酸,同時也感動了在場所有人,眾人一時淚目。張作霖一家三代人,遠隔千里之外,親情卻又將他們緊緊的聯繫在一起,雖然60多年不曾見過一面,但他們的內心卻都是無比思念對方的。
參考資料:
《孟郊》
《勸孝歌》
《中國近現代史》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21 字。

轉載請註明: 張學良之子回國祭祖,花甲之年跪於墳前,一句話令所有人潸然淚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