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此人是高考奇才,4次金榜題名卻屢遭清華北大勸退,結局令人唏噓

由 梁丘憐翠 發佈於 經典

“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琵琶記》
正如詩中所説,不經歷一番心酸和努力,又怎麼可以取得成功。古往今來,又有多少莘莘學子通過寒窗苦讀十幾年,才獲得一個名揚天下的機會。
一直以來,讀書對於“普通人”而言都是改變命運的機會。古代的科舉和如今的高考都是學子證明自己的機會,天下學子通過考試,從而獲得名次,名次越發靠前,則意味着該學子才華越高。

對於古人而言,金榜題名則是學子的歸宿,但對於現在的學子來説,考高分、上名校才是證明自己能力的唯一途徑。
眾所周知,北大、清華、復旦是排在我國前三的名校,更是所有學子嚮往的殿堂。無數學子窮極一生都難以踏入其中一步,卻被一人創造奇蹟,並刷新世界觀。
他被稱為“高考奇才”,四次金榜題名卻被勸退。他就是張非,作為高考釘子户的他曾經遊走於中國各大名校之間,如今結局卻讓人唏噓。
實際上,關於張非的事情,還要從張非四次參加高考,並取得四次優秀的成績説起。
一、落榜北大卻拒絕復旦
對於普通人而言,北大、清華、復旦都是夢寐以求的大學殿堂,但是張非對此並不這樣看。在張非的心裏,一直把北大和清華當做人生目標,而並非復旦。張非第一次參加高考時,便穩穩考上覆旦,但張非的選擇卻讓人大吃一驚。

當時,張非第一次參加高考,他並沒有展現出一絲應屆生的緊張,而是遊刃有餘的考了619分。隨後,張非按照心中所想,填報了北京大學。但是,因為那一年分數線相對較高,張非巧妙的與北大擦肩而過。
就在張非落榜北大的時候,復旦大學向張非拋出橄欖枝,就連復旦大學招生辦的老師也親自給張非打電話,卻沒有想到張非會不以為然的拒絕。就這樣,張非從北大落榜,但並沒有退而求其次的選擇復旦。
隨後,張非重新回到高中,開始自己的復讀生涯。或許張非真的才華橫溢,在復讀的那一年,張非再次考出了讓人意想不到的優秀成績。
二、進去北大卻被學校開除
第二年高考,張非輕車熟路的再次獲得優秀成績,這一年,張非考了609的高分,雖然沒有第一次高考的分數高,但是因為這一年整體分數線較低,張非成功考入理想的北京大學。
但是,進入北大的張非並沒有再接再厲,而是將他所有的時間投入到網絡遊戲上邊。剛剛入學,張非便沉迷於網絡遊戲,並總是逃課打遊戲,荒廢所有的學業。對此,學校方面立即採取高度重視,在勸説無果後,不得不將張非開除。

據悉,僅僅一學期時間,張非便掛掉了七門功課。以張非當時的情況,別説是北大,在全國任何一所高校都是最為特殊的一例。因為北大有明確的校規,五門掛科就會被開除,而張非也因此被北大開除掉。就這樣,張非再次回到老家,但是張非並沒有因為被開除的事情而氣餒。相反,張非再接再厲,繼續開始自己的求學生涯。
隨後,張非重新回到了高中,開始第二次復讀。或許,張非就是那一種為高考而生的人,在第三次高考之中,張非再次取得優秀的成績。
三、進去清華卻重蹈覆轍
不得不説,張非真的是如同天才一般存在,被北大開除以後,張非決定奮發圖強,試試考取清華。果不其然,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張非通過不到一年的努力,迎來了自己的第三次高考。然而在這一次考試中,張非刷新所有人的世界觀。
讓人不可思議的是,張非這一次以703分的高分成為南充市2005年的理科狀元。與前兩年高考相比,張非非但沒有進步,反而取得更好的成績。就這樣,張非被清華大學錄取,成為一名清華學生。
然而,張非到達清華以後,再次忘記高考前夕埋頭苦幹的酸楚,他一如既往的沉迷於網絡遊戲,不知不覺走了當年在北大的老路。

最終,張非又一次因為沉迷於網絡遊戲,導致學業荒廢而被學校開除。就這樣,張非又被清華大學開除。但張非並沒有因此放棄求學的希望,他決定再戰高考,進入名校。
四、改頭換面再次進入清華
隨後,張非改名張空谷,並且開始新一輪的復讀。不得不説,張非就是為高考而生的男人,他在人生第四次高考中,依舊取得高分,奪得南充市理科第二名的優秀成績。這一次,張非再次進入清華大學,但與此同時,張非卻迎來鋪天蓋地的輿論譴責。
眾所周知,張非之前考入北大、清華,都會獲得學校以及社會各界的獎學金。不得不説,這些獎金都是一筆不小的數目。然而,正是因為這些原因,也讓張非背上故意刷高考的罵名。
尤其是一些學生,對於張非四次參加高考,並取得優秀成績的事情進行直接的抨擊。他們説到:“張非優秀不假,但再優秀的人也不能每年都參加高考,從而浪費其他人進入名校的機會。”
而張非的老師也對張非的行為進行評價:“張非可以説是一個奇才,我從業幾十年,從未見過這樣聰明的學生。高考在他面前就如同隨堂測試一樣,毫無壓力可言。”

一時間,關於張非的話題越來越多,尤其是來自社會各界不同的説法,讓張非頂不住壓力。最終,張非再次選擇輟學,徹底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之中。如今多年過去了,再沒有聽過關於張非的任何消息。而人們對於張非的瞭解,也僅限於他四次高考、四進名校。
雖然社會各界關於張非的評價層出不窮,但都有一點極其的相似,那便是承認張非的才華。包括張非老師以及北大、清華的老師,他們都非常認可張非,對於張非在高考這件事上,他們都給出一致的答案,並稱“張非是個可造之材”。
然而,正是這位擁有強於他人智慧“高考奇才”,終究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在第四次高考後,再沒有張非的蹤跡。雖然張非通過四次高考證明了自己不同於常人,但與此同時,張非也付出巨大的代價。尤其是他所揹負的罵名,可能讓他一輩子都抬不起頭。
結語:
作為“天才”的張非,卻只能選擇消失在人海之中。對於張非以及祖國而言,這都是非常遺憾的。以張非的才能,在名校好好學習,將來成為國家棟梁之才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但事與願違,張非一邊開發才華,一邊浪費天賦,終究還是辜負了天縱英才。
可以説,張非的銷聲匿跡比仲永的“泯然眾人矣”更讓人覺得惋惜。張非可以有更好的前程,但張非卻沒有選擇,而是對前程和未來置之不理,任由自己發展。就這樣,張非終究辜負了自己,也辜負了那些曾經對他寄以厚望的人。

其實,張非的所作所為用常人的思維是很難理解的,他經過多年努力考上夢寐以求的名校,但他從不珍惜名校學習機會,就這樣浪費了大把機會。如果説張非不學無術,但他的確依靠自己的實力考上名校,如果説張非勤奮好學,那麼他為何沉迷遊戲而荒廢學業?可以説,張非就是一個極大的矛盾體,矛盾的讓人無法接受。
參考資料:《“高考奇才”——張非》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