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口訣表到底要不要背?這是説的最科學、最清楚的一篇

早就答應大家要説説怎麼給孩子做乘法的啓蒙,這幾天終於打算開始填坑了。在朋友圈收集大家對於乘法啓蒙的問題,發現一個集中的困惑就是——要不要讓孩子背乘法口訣表,那就乾脆針對這個問題,好好來説清楚。

先給大家舉幾個例子吧。

妞爺爺喜歡給妞妞出各種各樣的“應用題”,有一次,他問妞妞:“有6只小貓,每隻小貓釣了7條魚,它們一共釣到多少魚啊?”

妞妞眼珠一轉,説:“42條。”

妞爺爺很高興,問她:“你怎麼算出來的?”(妞爺爺在我的各種“薰陶”下,現在也把這個問題當成標準問題了)

妞妞説:“6個7,我先算6個5,就是30;再算6個2,是12。加起來就是42了。”

我趕緊抓住機會旁敲側擊,説:“爸,你看,要是妞妞會背‘六七四十二’,她就不會自己去想辦法拆數字計算了。”

妞爺爺其實之前老想給妞妞背乘法口訣表,因為他們那一代就是這麼學乘法的,所以當時也沒有吭聲。

再就是後來,妞爺爺給妞妞出了這道題,我在之前的文章裏也寫到過: “有160只小雞,要把它們裝進四個筐子裏,每個筐子裝一樣多,那麼,每個筐子裏放多少隻小雞呢?”

這已經是兩位數的除法了。

但妞妞眼珠一轉,又報出了答案:“40!”

我就問:“你是怎麼想出來的啊?”

她説:“160,我先算那個60,分給四個筐子,不夠分(她指的是無法整10的去分),那我就給它加上20,變成80,每個筐子分20。 再算100,100裏面少了20,也變成了80,每個筐子又可以再分20。加起來不就是40了嗎?”

這一回,沒等我説,妞爺爺自己説:“確實是不能太早背乘法口訣表,還是這樣會拆數字厲害。”

我接嘴:“是啊,要是她會背‘四四一十六’,肯定就懶得動腦筋去想辦法拆數字了。”

看完這兩個例子,估計你已經大概能理解,我為什麼説不能太早背乘法口訣表了。

乘法口訣表到底要不要背?這是説的最科學、最清楚的一篇

一、為什麼不能太早背乘法口訣表?

首先,如果你覺得“算得快”就是數學好,或者“算得快”對數學很重要,那就大錯特錯了。在我非常喜歡的一本書《這才是數學》裏,作者説:

“ 我和很多數學家一起工作,我注意到他們的一點是,他們對計算不是特別快,事實上,他們中的一些人速度相當慢。這不是一件壞事,他們之所以慢,是因為他們對數學的思考更深入。”

妞爸也完全驗證了這個説法,他算數就不快,算錢的時候還算不過我呢,但這不妨礙他數學很厲害。

那麼,什麼好才是數學好呢?重要的事情説三遍:數感!數感!數感!!那麼問題又來了,到底什麼是數感? 我的總結是:深刻理解數字的含義,和數字之間的關係,並且能夠靈活的利用這些關係。

拿一個重要的研究,來説明一下這個結論。

這是一個非常經典的研究,研究人員對一羣學生的數學能力進行了分析。

這些學生的年齡從7歲到13歲,被老師提名為低、中、高成績的學生。 研究人員發現,在做“21-16”這樣的題目的時候,成績最好的學生會使用一些策略,把數字改成20-15,計算就變得容易得多。

而成績差的學生,只會用非常死板的方法,比如靠記憶,或者從21開始倒數。

這個研究得出的結論就是:數學成績差的孩子,是因為他們不會靈活地使用數字——他們從很小的時候就走上了錯誤的道路,試圖記住方法,而不是靈活地與數字互動。

也就是説,當孩子在學乘法的時候(其實學加法減法或者任何其他知識點的時候也一樣),最重要的不是孩子能用最快的速度報出正確的答案,而是孩子能用各種靈活的方法去拆分組合數字,巧妙的計算出答案。

乘法口訣表到底要不要背?這是説的最科學、最清楚的一篇

那麼,問題又又來了。

一個剛學乘法,就直接把乘法口訣表都背熟了的孩子,還會不會願意動腦筋去進行靈活的計算呢?

顯然不會。這是大腦天然的惰性。

也就是説,太早背乘法口訣表,是剝奪了孩子發展數感的機會。

大腦本來有機會發展各種連接,建立起一張四通八達的神經網絡,結果你給了大腦一條捷徑,大腦就光想着偷懶了。

所以,我們在數學啓蒙的時候,永遠都不應該去跟孩子強調速度,或者強調記憶。我們要誇獎孩子的思考,誇獎他們想出多種方法,無論這些方法是不是你眼裏最快的方法。

把《這就是數學》裏的一句話給大家標紅加粗一下:

“在課堂和家庭中過分強調記憶和速度,抑制了對學生數學發展至關重要的數感。

我們越是強調學生的記憶,他們就越不願意去思考數字及其關係,也就越不願意去運用和發展數感。”

二、什麼時候可以背?

當然,乘法口訣表並不是就永遠不能背了。

我們先來説説,乘法口訣表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它是一種工具。但它不是幫你學會乘法的工具,而是在你學會乘法之後,幫助你省略你已經會的重複的計算過程、更快得到答案的工具。

形象點説,它就是個我們心裏記住的計算器。

你不會在孩子剛開始學“1+1”的時候,讓他用計算器學吧?但是學會算術以後,為了方便,可以用計算器。

乘法口訣表是同樣的道理。

所以,乘法口訣表能不能背呢?

能。

什麼時候背?

在孩子已經學會乘法之後。

這又來到了,到底什麼叫做“學會乘法”。

很顯然,光會背乘法口訣表肯定不算。因為有太多會背乘法口訣表的孩子,碰到具體的題目,根本不會算。

真正“會”乘法,孩子要:

理解乘法本源的含義是什麼;

知道我們為什麼需要使用乘法;

能在不同的具體場景下使用乘法;

理解乘法的分配律、交換律、結合律;

知道怎麼通過拆分、合併數字,進行靈活的計算;

知道乘法的幾何表達。

這些,就是我會在下篇文章裏詳細寫到的。

所以,我給出的關於乘法口訣表什麼時候背的具體建議是:等孩子上學了,老師要求背的時候,就跟着一起背。在那之前,都不用背。

小學課本是在2年級上冊開始接觸乘法的,那麼我們需要在那之前,提前給孩子做好乘法啓蒙,給孩子更多時間、更多機會,去理解乘法、發展數感。

乘法口訣表到底要不要背?這是説的最科學、最清楚的一篇

謝謝你關注帝呱呱星球,這裏有傳説中的海淀、順義媽媽。因為地域和工作的原因,我們得以接觸優質的教育資源和先進的育兒理念,希望和你分享雞娃時代裏不一樣的育兒新認知、帝都新生活。

乘法口訣表到底要不要背?這是説的最科學、最清楚的一篇
乘法口訣表到底要不要背?這是説的最科學、最清楚的一篇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396 字。

轉載請註明: 乘法口訣表到底要不要背?這是説的最科學、最清楚的一篇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