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建紅(法學博士)
本學期前九周的研究生課程已經結束。與以往上完課即與學生“相忘於江湖”不同,這個學期從第一次上課就開始給學生留了“作業”,要求他們選定一個主題,每週就相關主題閲讀一篇學位論文或期刊論文,寫學習心得,然後在每週上課前將電子版提交至課程羣。半個學期過去了,在這種“檢查督促”下,每位同學至少從形式上看已讀了八篇同主題論文,學生們在做閲讀筆記的基礎上,總結這些論文的特點,分析論文之間的異同,提出了未解之惑及自己課程論文的寫作計劃。
隨着課程的結束,這一同主題閲讀活動也告一段落。不過在結課時,我還是提出了自己的希望,希望學生們能將這個閲讀活動延續下去。我給學生們算了一筆“賬”:如果他們繼續每週讀一篇論文的話,到下半年開題的時候,至少能讀三四十篇,這樣就不會發愁找不到寫學位論文的選題;在選題後繼續讀下去,在論文寫作中也就不會發生資料匱乏、參考文獻捉襟見肘的問題,自然也不愁寫不出一篇合格的學位論文。一般來説,人們在有監督的時候會讀書,在有考試與論文寫作壓力的時候會讀書,但是要想讓閲讀成為一種陪伴一生的習慣,卻不是件容易的事。
閲讀的好處和理由,人人都能説出好多條來。比如,讀歷史書,能使我們的生命無限“延長”;讀科幻類的書,則可以為我們想象不可知的未來;讀美國人寫的書,讓我們瞭解在美洲大陸上發生的故事,讀英國曆史,則使我們確知亨利八世的所作所為;在現實生活中,即便是交遊甚廣的人,他所認識的人也很有限,讀書卻可以讓我們與古今中外的作者成為“密友”;一個人的精力有限,通過親力親為所能掌握的知識相對要少得多,書本卻可以讓我們對那些從未涉足的領域也有一定的認知。讀書能讓我們生活的時空無限擴展,也讓我們的見識不再是井底之蛙。
讀書有這麼多好處,卻並不是人人都能養成閲讀的習慣。除了那些從事教學、科研、編輯等文字工作的人以外,許多人幾乎是在走出校門後,就與讀書絕了緣。在微信時代,朋友圈轉發的內容,通常會暴露一個人終止讀書的時期。讀書讓人遇事冷靜、理性、客觀,也能讓人避免偏激、固執。
讀書習慣的不易養成,可能和我們的心神容易受外界誘惑有關。日常生活中,能吸引我們注意力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不讀書的時間總是過得飛快,出遊、購物、聚餐等等,不知不覺間就已打發了一段時光。深處今天網絡的時代,一段一段的視頻,一部又一部的電視劇,一件又一件的“突發”,一個又一個購物小程序的“瀏覽15秒得積分”等,都很容易讓時間在我們手指的滑動中消耗掉。
在這樣一個浮躁的時代,只有嚴格自律且具有極強自我管控能力的人,才“有”時間去讀書。對於有志於做學問的人來説,更要如此。前人的經驗,或可為我們提供借鑑。
嚴耕望先生是我國著名的歷史學家。他的“治史經驗談”,雖然以有志於史學的年輕人為言説的對象,但對普通人讀書習慣的養成也不無啓發。他告誡青年學者要“一心力,惜光陰”。一個人無論身體多麼強健,他的精神和心力都會有一定的限度,時間更是有限度的。如果不能集中精神,而是將心力分散到其他方面,那麼不僅學問不能有大成就,其他方面也會讓他人、讓自己失望。“此如河渠,固定的相當大的水量,放入一條渠中,必然顯得流量很大,氣勢雄壯。若分散入數條渠道,各渠勢必顯得流量減少,氣勢微弱,無大作用。”一個人的心力時光如分散到多個方面,各方面的成果也勢必都大打折扣。“故心力與時光愈能集中,成果必愈大,最好他的生活一切都投注浸潤在學術工作中,成為一個純淨的學術人。”在淡泊名利,避開權位的同時,要減少與朋友談天邀遊的機會,“至於影視報章,亦隨時警惕,儘量放棄,緊縮到了解時局與娛樂生活所必要的最小限度,每天只看一種報紙,至多一節電視,以使心力時間不要分散。”只有這樣嚴格的自律,將有限的精神心力集中在治學工作上,始能有成。
或許我們並不想成為一個像嚴先生那樣有成就的學問人,不過,即便是作為一個普通讀者,要想有時間與心力去讀幾本書,我們就該收斂一下心神,壓縮自己花在碎片化的網絡信息方面的時間,讓閲讀取代時時處處刷手機的習慣,以充實自己的大腦,純淨自己的心靈,在精神方面也有所收穫。
世界讀書日設立的目的,是“希望散居在世界各地的人,無論你是年老還是年輕,無論你是貧窮還是富裕,無論你是患病還是健康,都能享受閲讀的樂趣,都能尊重和感謝為人類文明做出過巨大貢獻的文學、文化、科學、思想大師們,都能保護知識產權”。這段類似婚姻誓言的話語,不知道能有幾人去真正履行?因為集中精力去讀書,談何容易!漫畫/陳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