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七十年代五年制小學 六零後的少年時光

由 慕容亦凝 發佈於 經典


小學,是人們接受最初階段正規教育的學校,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隨着社會發展,在其前又開設了幼兒園。一般6-12歲為小學適齡兒童。

中國於1915年改初等小學堂為國民學校,以授以國民道德之基礎及國民生活所必需之普通知識技能為本旨。

“小學堂”劃分為初等小學堂和高等小學堂。六歲入學,修業四年,畢業後視具體情況可升入高等小學校(修業三年)。

另設預備學校,同國民學校、高等小學校平行,以施以初等普通教育、預備升入中學為本旨。

國民學校分前期(四年)和後期(三年)。1922年,國民學校仍改為初等小學校,取消預備學校。

1940年,實行所謂“管、教、養、衞一體”,規定各鄉設中心國民學校(相當於中心小學),由鄉長兼任校長,各保設國民學校(相當於村小),校長由保長兼任。

初小是指小學一年級至四年級的教育階段。讀完四年級合格者,取得“初小”學歷。

高小全稱為“高級小學”。小學五年級、六年級被稱為“高年級”。讀完高年級合格者,取得高小學歷。

具備初級小學和高級小學的學校,稱之為“完全小學”,簡稱“完小”。中國實行“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之後,建立農村完小,已經成為基本標準。

新中國的小學學制,廢除了民國時期的初小和高小之分,實行一貫制小學,先後有五年制和六年制小學。由於推行九年制義務教育,小學升初中不再實行考試。{上海小學·1976年【攝影:CVerwa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