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英語學習者向我諮詢的時候問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我口語很差,要怎樣才能提高口語,擺脱啞巴英語呢?
從這樣的問題中不難看出他們急切想要提升口語的心情,因為這種急切,他們往往很難能看清自己問題的本質所在。很多人覺得要處理啞巴英語就是要多開口説,但其實“説”本身對大部分同學來説幫助並不大,且在大部分情況下根本無法執行。試過的同學就知道,當你基礎不好的時候去‘説’,不僅什麼都説不出來,還會感到十分地痛苦。
思考一下,你説的時候是從你的大腦裏往外輸出東西,而你大腦裏所擁有的東西在説的過程中是不會變多的,也就是不管你再怎麼練,你能説的東西都是恆定不變的,因為你大腦裏的原材料恆定不變。再簡單點説就是,如果你今天會説 how are you,I love you,那麼練習幾個小時的口語後,你能説的還是 how are you,I love you,大腦不會無中生有,只不過你的 how are you 和 I love you 能説得更好一些而已。
因此,從本質上來看,提升口語水平並不是通過“説”這個輸出活動,而是通過“聽”這個輸入活動,它能不斷給你的大腦增添原材料。輸出只是一種整理和修飾,把原本已經有能力説的東西修飾得更順口滑溜漂亮一些而已。 這時候就出現了我們另一條語言學習的二八定律:流利輸出=百分之八十的輸入➕百分之二十的輸出。
據我的觀察,很多急切想要提升口語的同學一般都是連聽力都還不太行,很可能十分之一的聽力輸入還沒完成,那口語又如何能好呢? 另外值得指出的一點是,就算你聽力已經很好了,但聽力流利並不等於口語流利,要想擁有較好的口語能力,你聽力的量要在已經流利的基礎上至少再double一下,才足以支撐你流利口語所需要的原材料。
很多人覺得輸入的量未免也太多了,其實不然。在嬰兒習得母語時,也是在經歷相當長的一段輸入沉默期後才説出第一句話的。再想想你現在所擁有的那麼強的母語輸出能力背後,是有多少輸入在支撐着,算一下比例,你會發現遠遠超過了八比二(可能八十比二都不止)。
有人可能會覺得練口語本身也可以習得很多表達。 這是因為很多人練習口語是通過和另外一個人對話的形式,你在聽對方説話的這個過程是非常投入的高效率的輸入,因此你會很快地習得對方常用的表達。如果你只是一個人練習口語,便只有輸出,就沒有任何習得發生。
所以當你想要提升口語的時候先問一下自己:我聽力怎麼樣?如果聽力還不好,那你要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如何使聽力流利,然後繼續積累輸入的量,最後再嵌入口語輸出練習。這樣一來,你不僅不會“無話可説”,甚至還會因為輸入的量足夠多而有很強的表達欲,整個過程就會更加自然,有趣,不痛苦。
最後總結。你的輸出能力取決於你輸入的量,輸出本身只有整理和修飾的作用,並不會在本質上提升輸出能力。所以想要擺脱啞巴英語的同學們一定要把注意力從輸出轉移到輸入上,不然流利口語將會離你越來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