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剪子嘞,戧菜刀”,在很小的時候,每天清晨都能聽到很響亮的喊聲,我就知道是磨剪子的人出來了,那時候這可是個苦力活。很早就要起牀,帶着磨具,我記得是一個磨石,還有專門磨鋒的機器,那人就揹着這麼沉的東西,走街串巷,到一個地方,就停一會。
主人像戧菜刀,或者磨剪子的,就會在窗户上招呼他,整個磨的過程也很短暫,機器一開,大抵也就5.6分鐘,剪子和菜刀的刀鋒,就恢復如初。價錢也很便宜,在舊時也就幾塊錢,只要不濫用,沒磨一次能頂一個月呢。
只是現代的時代急管繁弦,恐怕用鈍了的剪子和菜刀,大家都懶得找人磨,直接就買新的了,這個行業也漸漸被時代潮流所拋棄了。專門磨剪子的人,也慢慢消失在我的記憶中了。
小的時候用剪子剪紙,打發時間,也算是童年的一項娛樂活動。那時候我還問家人,剪子是誰發明的?家人讀書也不多,無法為我解惑。
前陣子恰巧看到了關於剪子的文章,在史學界,對剪子的起源大抵有這樣三個説法:
>其一是認為剪子起源古希臘;
>其二便是認為剪子起源中國;
>其三便是人為剪子起源古埃及;
>在漫長的辯論中,這三個説法漸漸變成了兩個,歷史的真偽,大多都是根據時間來判斷。古希臘是在公元前11世紀後半葉出現的剪子;而古埃及的剪子大概是在公元前3世紀;中國最早出土的剪子,是2000多年前的西漢墓葬。
這裏,從時間來看,古埃及出現剪子的時間似乎太晚了,因此大家的爭議,就是在剩下兩個。而根據時間判斷,古希臘出現的剪子,對應的應該是商周時期,而中國雖然最早出土剪子,是在漢朝。但是種種文獻,都證明,這剪子在夏朝應該就有了,只是形態未必和如今一樣。
《韓非子·五蠹》中記載:
“堯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剪的古體字),采椽不斲(zhuó)”。
古代的剪子叫做“翦”,在商周之前的夏朝,也就是堯的時代,就已經出現了剪這個字。傳説堯當上君主之後,為了業精於勤,便仍然住在破爛的茅草屋中,甚至都不修建。而這裏面修建的工具,應該就是最原始的剪子。而中國出現剪子的時間,還要比古希臘早上一個朝代呢!
因此,剪子的最早原產地,應該是中國,看看中國古代的剪子發展史吧。
商周到秦漢時期,剪子的出現,最開始是用來修剪林木
上面提到了,剪子最早在夏朝便有了,發展到了商周時期,儼然成為了古人生活必不可缺的用品。最早的剪子,也許並非是修建衣物,而是像那種X形的大剪子,就像現代修補園林的那種剪子差不多。而古代的剪子,最初應該也是做“修剪”之用。
在《詩經·召南·甘棠》有記載:
“蔽芾(fèi)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bá)。蔽芾甘棠,勿剪勿敗,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説(yuè,通假字)。”
這段描寫的就是周宣王,為了懷念召伯,即便在召伯死後,也派人不讓別人修剪他的甘棠樹,以此表達自己的思念。
這裏提到修剪的剪子,應該就是最原始的剪子,用來修剪園林。後來發展到了秦漢時期,才漸漸出現了修剪衣服的青銅剪子。
秦漢時期出現的青銅剪子,在後世也有流傳。考古學家在西漢古墓中發現的青銅剪子,就是那個時期最常見的類型。
秦漢時期的剪子外形較如今大有不同。現代的剪子大開大合,不用的時候,是合上的。而秦漢時期的青銅剪子,不用的時候卻是開的。
其原理和今日的剪子大有不同。現代的剪子,大抵是靠剪子的咬合力,和秦漢時期的剪子,更像是利用後面的U形類似彈簧的東西,就是這份彈力剪開東西。
考古學家把這種類似彈簧的裝置,叫做“交股屈環”,在古代就有人懂得利用彈性力來解決生活問題,也算是一大超前發明了。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剪子用來修剪衣服,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
從漢朝末期到三國時期,是剪子從青銅變成鐵剪的過渡期。在三國譙周《古史考》中記載:
剪,“鐵器也,用以裁布帛,始於黃帝時。”
文獻記載了剪子的改革,剪子的原料從青銅變成鐵器,但是其外形和原理卻沒任何變化,依舊憑藉的是“交股屈環”的彈力。
其實剪子的發展,在唐朝以前是很緩慢的,從漢末到晉朝,其實並未有太大變化,只是原料發生了改變,但其實也並無實際作用,都抵抗不了腐蝕。
直到五代十國的時候,這種“交股屈環”剪子,才變成了中間有樞紐的X形剪子。其外形大幅度改變,剪子所用的原理,也從彈力變成了咬合力。
更是出現了玉剪子、銅剪子等不同材料的剪子。值得一提的是,在南北朝時期,剪子也被人們認為是可以辟邪的工具,雖然是古代的封建迷信,但是上到宮廷皇室,下到黎民百姓,都習慣把剪子放到自己的枕頭底下,其實就是防止邪靈入侵,也算是一種自我安慰吧。
在電視劇裏,很多刺客從枕頭底下找出剪子,其實也是因為這個封建迷信。
唐宋時期,是剪子發展的高峯期,質量得以提升,還有好看的花紋
剪子在唐朝以前,雖然是生活的必需品,卻也沒收到人們怎麼重視,因此無論是外貌還是製作,都是很粗糙的。
而發展到了唐朝,大唐盛世,是歷史文化發展的巔峯,尤其是在唐朝前中期,剪子也在這一時期,出現了大幅度改革。
之前的剪子,大多是青銅、或是鐵剪子,在唐朝時期工匠打造出了金剪子和銀剪子,上面出現了特別好看的花紋。
因此,在唐朝時期,女性的剪子不僅是用來生活,更是女子愛美的一種表現。與此同時,唐朝的幷州城出現了一種製作精良的剪子,就連詩聖杜甫都曾為其寫過詩句:
“焉得幷州快剪刀,剪取吳淞半江水”
雖然是有些誇張,不過幷州剪刀的鋒利,確實深受人們的喜愛,相傳就連楊貴妃都用幷州剪刀剪過頭髮呢。
其實,在唐朝時期,還有很多詩人對剪子賦予內心情感,將剪子當做一種感情的寄託,賀知章的《詠柳》中就有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到了宋朝時期,對剪子的詩句更是繁多,其花樣種類,基本沿襲前朝。陸游在《秋思》中説過:
烏桕微丹菊漸開,天高風遠雁聲哀。詩情也似並刀快,剪得春光入捲來。
以剪子模擬話陸游當時歡暢的心情,剪開春光更像是豁然開朗之意,這一時期的剪子,經常被人們當做一種擬人的慰藉。
元明清時期,剪子外形已經完全和現代一樣,“回形”
剪子從宋朝末期開始,流行一種風俗,就是作為陪葬品在古代棺木之中,當然,作為陪葬品的剪子製作都是很精良的,不是金銀所做,便是玉石雕刻而成,是具有觀賞價值的。
而且,這些剪子即便放在當時,價值恐怕也是不菲的,墓主人用剪子作為陪葬品,一方面是彰顯自己的財力,另一方面,也許就是為了辟邪,聚集避兇吧,也有點安慰自己的意思。
從前朝延續下來的製作剪子的辦法,基本沒有太大改良,但是在外形上,卻下了很大功夫。
從明朝開始,一直到清末,剪子的外形,都是從交股屈環變成了“回字形”,這種剪子和如今的剪子已經沒有任何區別了。
回字形的剪子,相較之前,更加省力,這裏面有一個物理學的力的原理,回字形比之前的交股屈環,可以用較少的力,完成更大的功。
明代文震亨在《長物志》中有記載:
“有寶鐵剪刀,外面起花鍍金,內嵌有回回字,製作極巧,倭制摺疊者,亦可用。
剪子文化發展到了清末,基本和現代沒有區別了,無非是在製作原料上,更比從前鋒利一些。剪子在我國,算來應該有4.5000年的歷史,比古希臘可要早個幾十年到幾百年。因此,剪子是原產地是中國,是毋庸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