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寧之問”:為什麼得不到亮眼的答案 | 新京報快評

“顏寧之問”:為什麼得不到亮眼的答案 | 新京報快評

“顏寧之問”:為什麼得不到亮眼的答案 | 新京報快評

顏寧在2018年世界生命科學大會留影。新京報資料圖

| 王天定

據每日經濟新聞消息,近日,深圳醫學科學院(籌)創始院長、深圳灣實驗室主任顏寧在個人微博上講述了一段最近參加博士生推免面試時的經歷,引起學界關注。

顏寧向考生問了一個問題:“假設時間來到10年後,你已經成為一名PI(Principal Investigator,即獨立帶領一個實驗室的博導),你擁有所需要的所有資源(優秀的科研團隊、充足的經費、完善的實驗設備、大把的時間),那你最想探索的科學問題是什麼?換一種説法,這一輩子有什麼科學問題或者技術難題,你能解答或者突破,就覺得今生無憾了?”

顏寧在微博上説,參加面試的基本是國內生物醫藥領域所能招到的資質最好的本科生和碩士生了。他們個個學業成績優異,許多還發表過不止一篇論文,但是,就是這些潛質優異的學生,面對顏寧的提問,大都有些茫然,沒有聽到一個讓顏寧能夠覺得眼前一亮的回答。

顏寧所提的這個問題,非常開放,考察的是學生對科學研究甚至未來科學世界的想象力。而催生這種想象力的,單單靠上課、讀書、做實驗是不夠的,最重要的,還需要兩個東西,一是對大千世界的好奇心,二是對現實世界的深切關注。對一個準備從事科學研究的人,這是至關重要的素質。

搞科研是一項非常艱苦的過程,除了具有為國為民謀福利的使命和責任之外,對探究未知世界充滿好奇心,也是必備的條件;只有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對自己從事的研究具有濃烈的興趣,一個人才能擺脱許多現實功利的考量,不計利害成敗地做一些眼下貌似“無用”的研究。

這些研究許多或許會失敗,但是,要知道,人類歷史上許多重大的科技成就,最初都被一些人視為無用。還要看到,一個從事科學研究的人,也只有具有好奇心,才能做到像顏寧教授所説的那樣,跳出書本文獻,“不給自己設限制條件地到大自然裏、臨牀中、社會上去觀察,你會發現時時處處都有好問題。”

因此,顏寧教授這個問題貌似非典型,其實寓有深意,一個準備攻讀博士學位的學生,能否回答好這個問題,其實非常重要。

作為長期工作在高校的教師,這些年,我深感一些喜歡讀書、有思想、有見解的學生,往往不一定能進入保研序列。而拿到保研資格的學生,成績名列前茅,簡歷看上去非常漂亮,但是,多年下來,他們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被太多的具體目標所消磨,開始讀研究生,又陷入諸如在權威期刊、國際期刊發表論文等等一系列的具體目標中。

這次顏寧教授面試時所面對的,恐怕許多正是類似這樣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他們面對顏寧之問感到茫然,其實也不意外。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往往是當下的好學生最難回答的。

多年前,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先生與當時的中央領導同志談話時感慨:“現在中國沒有完全發展起來,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一所大學能夠按照培養科學技術發明創造人才的模式去辦學,沒有自己獨特的創新的東西,老是‘冒’不出傑出人才。這是很大的問題。”後來,這段話被演繹成著名的“錢學森之問”,廣受關注。

顏寧教授這次給學生提出來的問題,學生回答顏寧教授問題的狀態,其實是對錢學森先生當年感慨的一種印證。

前些年,博士生招生,大都是招考制,現在絕大多數學校也採用了國際上常見的申請制。按説,申請制應該更有利於在選拔中考慮學生的綜合能力,但多年下來,作用似乎還有待進一步發揮。

我們高等教育的培養理念、培養機制的改革,也需要進一步加大力度,單靠一些修修補補,怕很難適應時代需要。

撰稿 /王天定(高校教師)

編輯 / 遲道華

校對 / 劉越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11 字。

轉載請註明: “顏寧之問”:為什麼得不到亮眼的答案 | 新京報快評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