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允許超強學霸提前畢業?英才教育需要科學的頂層設計

由 鍾離綺琴 發佈於 經典

“對超強‘學霸’實行彈性學籍管理,允許提前畢業。”正在召開的全國兩會上,人大代表李鴻彬建議,對拔尖創新人才苗子,當他們提前完成某學段學習任務後應給予提前畢業、升學等彈性政策,減少或減免升學考試環節,設置個性化、跨學段貫通式培育路徑。

不可否認,學生羣體中,確實有一些拔尖苗子,讓這些拔尖苗子按部就班地學習,可能會影響到他們的成長。近年來的兩會上,也一直有代表委員關注英才教育。今年,全國政協常委兼副秘書長朱永新就建議,建立起“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相貫通的英才教育系統。

朱永新給出了一個數據:“按照國際通用人羣前1%—10%的比例測算,我國大概有200萬—2000萬英才兒童需要納入英才教育體系服務範圍內,這是我國最為寶貴的財富。”由於我國人口基礎大,這一“天才羣體”,確實不少。

但怎麼開展英才教育,讓拔尖苗子脱穎而出,需要科學的頂層設計。值得注意的是,我國之前的教育體系,是比較關注拔尖苗子的——在幼升小、小升初中有學校測試,有的學校還招培優班;在中考中,有各類特長生招生;大學招生中,有少年班招生,等等。

然而,這似乎並沒有讓拔尖苗子脱穎而出,成為各行各業的拔尖人才,反而出現圍繞打造特長的急功近利現象。比如,奧數在國際上被認為是隻適合5%有數學興趣、特長的學生,在我國卻演變為“全民奧數”。

另外,一些“拔尖苗子”以競賽獲獎進入名校,卻不再把競賽學科作為自己的研究方向;還有的學生,以比同齡人更快的速度考進大學,卻因缺乏學習興趣、厭學、不適應大學生活等心理問題而泯然眾人,甚至退學。

基於此,我國為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遏制功利性打造特長,明確要求義務教育階段所有學校實行同步招生、電腦搖號錄取,招生不得進行任何測試;從2020年起,還取消了各類特長生招生。這些強調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措施,也引發對拔尖苗子培養、英才教育的擔憂。

拔尖苗子培養當然要重視。但關注拔尖苗子培養,不能再像以前那樣,只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而是需要注重德智體美勞並舉。強調知識教育,以分數論英雄,那些學科成績優異的學生只會成為超級學霸,可是他們的綜合素質如何?身心健康嗎?

真正的素質教育、英才教育,強調的應是過程體驗,不是某種結果。追求智育的快速成長,很可能忽視其他教育,導致拔苗助長,影響他們最終成為優秀人才。我國已經進入高等教育普及化時代,不應再強調快出人才,而是要出好人才。換言之,不能再唯分數論英才。

對拔尖苗子的關注,更應該融入到每所學校的整體辦學之中,即推進個性化教育,因材施教。所謂拔尖苗子,也就是在某方面表現突出的孩子,學校辦學不但要關注拔尖苗子,還要關注所有孩子的個性、特長。

有人認為,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會導致學校平庸化,這是錯誤的理解。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是保障所有學校的資源配置均等化,有一樣的辦學條件。而在此基礎上,要落實和擴大學校的辦學自主權,推進學校開展個性化教育、多元教育,關注培養每個孩子的個性、興趣、特長。

如果能實現個性化多元辦學,那麼,也就不必給英才培養打造一條特殊通道。

(原題為《馬上評|允許超強學霸提前畢業?英才教育需要科學的頂層設計》 作者 熊丙奇 來源 澎湃新聞)

編輯:梁冰

統籌:王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