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閣歷史事件欄目為您提供中國歷史、歷史故事、世界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圖片、考古發現、野史趣聞等一系列的歷史相關內容。
黃巢吃人
據傳,唐末農民起義軍領袖黃巢為了解決軍隊的軍糧問題,曾將活人放進石磨中磨成肉醬來供軍隊充飢,攻佔到哪兒就把那兒的百姓全部殺死充當軍糧,那麼這件事情是否屬實呢?是否真的有歷史依據呢?
黃巢畫像
黃巢在中和三年被唐軍趕出了長安之後,率兵攻入了商洛山,又重新把戰火燒到了這片土地上。之後,又派兵攻佔了蔡州,隨即又調兵攻打陳州。當時的陳州由趙犨所掌管,多次圍剿過黃巢的起義,可以説是齊軍的宿敵。當齊軍剛進入陳州境內,趙犨趁着齊軍還是整頓之時,果斷出擊,將齊軍殺的七零八落,趙犨同時還把孟楷進行斬首,這使得黃巢十分憤怒。黃巢見自己帶着幾十萬的大軍卻攻不下一座小小的陳州,他當然非常氣憤,決定在陳州城下按營紮寨不走了,大有要與陳州抵抗下去的意思。
隨着時間不斷的消耗,黃巢在陳州遇到的最大問題不是與唐軍僵持不下,而是軍糧的短缺。手上這麼多軍隊,兵要吃飯馬要吃草,每天都需要大量的糧食,這使得黃巢非常苦惱,於是他想出了吃人的辦法。他把陳州的百姓抓來,放入機器中把人碾成肉泥,用這個來填滿士兵的肚子。在圍攻陳州的日子裏,黃巢將陳州周圍大批的農民抓來,不分男女老少,全部碾成肉泥。等到陳州四周的百姓吃光了,他用選擇去臨近的數十個州抓百姓當軍糧,手段及其殘忍。
黃巢是哪個朝代的
黃巢,唐朝末年的農民起義軍領袖,出生於一個販鹽的富裕家庭,他所領導的黃巢起義推翻了封建統治的制度,動搖了唐朝的根基,沉重打擊了唐朝的統治,導致唐朝國力大衰,加速了唐朝的滅亡。
黃巢像
幹符二年,王仙芝等人發動起義,黃巢與眾人在之後進行響應。接着黃、王一同作戰,東面攻佔沂州沒有成功,於是就轉戰洛陽地區。唐軍進行夾擊,於是王、黃到了河南地區,之後在河南、湖南等地進行活動,多次與敵人進行交戰。幹符五年,王戰死在黃梅,剩餘軍隊與黃會合,推選黃為黃王,號稱沖天大將軍。從此,黃成了起義軍的領袖。兩軍進行會合之後,黃的實力更加壯大。黃再度北上,攻克了沂﹑濮等州,東進無望便引兵南下,從浙江一直到了福建。
經過兩個月的修頓,黃又決定北上,自號“義軍都統”,宣佈即將打入關中。當時他怒斥朝廷的腐敗深得百姓的擁護,義軍的數量非常龐大。於是,他從桂林出發,攻克了潭州,又到了江陵,在途中又招募了義軍,多達百萬人,最後攻下了京師長安。第二年唐軍進行反攻但是之後又將唐軍驅逐。
但大齊政權還不穩定,又陷入了缺糧的困境,黃被進行東撤,圍攻陳州。但是陳州守將頑固,義軍久久未攻下來,後來唐軍又得到支援,義軍撤離陳州,又遇到節度使的阻擊,最後退至狼虎谷,在六月義軍兵敗黃巢自殺。
黃巢起義吃了多少人
在眾多的苦難之中最大的人間悲劇就是吃人,而在歷史上發生這種人間悲劇的事情卻經常發生,尤其是唐末年間黃巢所帶領的農民起義軍,由於當時軍隊糧食的匱乏導致了人吃人的人間慘劇。
黃巢像
以黃巢為首的起義軍,在起義失敗的前夕在圍攻陳州近一年的時間裏,為了維持兵隊的戰鬥力,採用過機械化的方式將人磨成肉醬來充當軍隊的糧食,同時也創造了讓人毛骨悚然的吃人記錄。這是一個非常令人可怕的事情,是中國之最,同時也是世界之最。按照歷史的教科書上來看,黃巢是農民兵起義的領袖人物,他的起義推翻了封建王朝的統治,促進了時代的進步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是,對事物的探討應該需要用全面的角度進行分析,不能因為他推進了時代的進步而忽略了他本身存在的缺點和不足。這位“偉大”的起義軍領袖,在對普通老百姓的殺害方式上來看是許多歷史上的人物所望塵莫及的,他的食人手段太過於殘暴。
到底黃巢在圍攻陳州的期間,吃了多少人歷史中並沒有明確地記載,也已經無法進行統計。但是有據古書記載,在黃巢圍攻陳州的一年的時間裏,黃巢軍隊俘虜陳州周邊的百姓來當做食物,每天殺掉的百姓有好幾千人,他們把抓來的百姓放入石臼中,然後用巨碓把人碾成肉泥,合着百姓的骨頭一同吃掉。一天時間內就要殺掉好幾千的百姓,再粗略地計算一下一年的時間裏要殺掉的百姓數量,想想就讓人不寒而慄。
黃巢 詠菊
《詠菊》是唐朝末年的農民起義領袖黃巢在科舉失意後所創作的一首詩,也是他現在流傳最廣的一首詩。這首詩歌中作者運用比喻的手法,用菊花高貴的品格來襯托出農民起義軍的偉大的人格。
黃巢畫像
第一句中“九月八”是指重陽節的前一天,但是時間還未來到,詩人就寫詩盼望它的到來。待到”這兩個詞語具有激進、迸發的感覺。詩人在詩中沒有寫“九月九”而是寫“九月八”,這不僅僅只是為了簡單的押韻,而是透露出詩人迫不及待的心情,呼喚起義的快點來臨。第二句的“我花開後百花殺”,一方面透露出菊花的傲然挺立與百花的凋零形成強烈的對比,突出了菊花頑強的生命力。另一方面也暗示着等到農民起義軍的到來,唐朝肯定會像百花一樣凋謝。第三句與第四句體現了詩人對革命的美好憧憬。第三句中的“沖天”體現了菊花的非凡的氣勢,“香陣”又體現出菊花的香味並不只有一朵有香味,是全部菊花的香氣,凸顯了羣眾的力量。第四句中的“滿”字和“盡”字體現了菊花奪得天下人賞識的情景,菊花在長安城盛開,整個長安城被菊花所瀰漫,也寓意着農民的革命推翻了舊統治,成為了新的主宰的美好願望。
菊花向來都是詩人比較喜歡描寫的一種植物,黃巢通過對菊花的頑強堅韌、剛勁雄邁的氣格的描寫來襯托出自己氣衝霄漢的英雄人物形象。
黃巢是什麼轉世
據民間的傳説中稱黃巢是目楗連羅漢的投胎轉世,因此才有了黃巢殺人八百萬的俗語。但是無論他是什麼轉世,他屠殺百姓這件事情是一個不可改變的事實。
黃巢畫像
黃巢在起義最開始的時候他非常關愛百姓,百姓也對他十分敬愛。但是在他攻陷長安,當上黃帝之後,便開始了他強盜一樣的生活。黃巢所率領的起義軍,在長安城內大肆搶劫殺戮,老百姓連正常的工作都無法進行。
當聽説有人寫詩來諷刺他的殘暴,他便派人進行查找但是沒有找到,便把長安城內的儒生都殺光了。唐軍進行反攻佔領了長安城,但是沒過幾天又被黃巢奪回,黃巢把這次的失利怪在了長安平民的頭上,便把城內的男子全部殺盡。之後,黃巢軍隊被趕出了長安城,黃巢決定攻打陳州,但他又發現軍糧不足,於是把陳州的老百姓捉來當軍隊的軍糧。陳州的百姓吃光了,他們又轉賬臨近的許、鄧、徐等州。據保守的估計,黃巢軍隊在這期間內吃掉了多達30萬人的百姓。
但也有民間傳説,説黃巢是孝子目楗連羅漢的轉世,目楗連羅漢是為了救出他的母親,他不惜放出了地獄中的八百萬的惡鬼,因此被佛祖貶入了人間轉世成黃巢,讓他將自己放出的八百萬惡鬼給全部召回去,於是就有了一句“黃巢殺人八百萬—劫數難逃”的俗語。但是,如果將一個殺人惡魔與大孝子劃上等號,是一件令人十分可笑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