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同是清朝皇帝陵墓,為何清東陵的名氣會遠勝過清西陵

由 弓四清 發佈於 經典

大家好,我們的子萱愛搞笑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清朝,是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在滅亡後,共留下來三處皇陵,分別是位於遼寧的關外三陵、河北遵化的清東陵、河北保定易縣的清西陵。這其中,名氣最大的要數清東陵了。
要説關外三陵名氣小,那也能讓人理解,當年修建陵墓時,滿清還沒有一統天下呢。後來修好了,也總共就三座陵墓,分別是皇太極的昭陵、努爾哈赤的福陵、努爾哈赤的曾祖父、爺爺等人的永陵。一來陵墓地處偏遠,擱東北那疙瘩,二來地方也小,確實沒啥觀賞價值。
這樣一比較,當然沒辦法和清西陵、清東陵相提並論。那同樣位於河北,為啥清西陵的名氣比不上清東陵呢?巧了,我就曾去過這兩個地方,仔細對比歷史和現實原因,那人家清東陵,確實比清西陵地位高一點。
兩座陵墓地位不一,清東陵是嚴格的正統皇陵
當年,南明政權覆滅,清朝入關後,順治爺成為了第一位居住在紫禁城的皇帝,駕崩之後,被葬在了清東陵,下一任皇帝康熙死後,也隨之葬在那裏。
按照原來的打算,滿清統治者們是準備將清東陵,作為清朝皇帝的唯一陵園,類似於明朝的明十三陵。
所以,在一開始的規劃上,清東陵就是本着安葬全部清朝皇帝的墓地,來修建的。從選址到設計,從修建到竣工,與明十三陵相比,絲毫不落下風,規模上,要比清西陵大很多。
可計劃趕不上變化,到了雍正時期,不知道他怎麼想的,非要重新選擇新的地址來安葬自己。關於他的想法,歷史上也有諸多猜測,有人説他覺得清東陵風水不是最佳,有人説他不想和父親康熙葬在一處。不管最後是啥理由,反正經過一番折騰,清西陵算是定下來了。
從這不難看出,從名聲上講,清西陵自然沒有清東陵大,後者是為了安葬全部清朝皇帝而修建的,前者只是為了安葬雍正這一代皇帝,規模上也相差很大。
後來乾隆駕崩前,還曾特意要求,要把自己安葬到清東陵。嘉慶皇帝看清西陵實在太過冷清,吩咐後人,把自己葬在西陵。道光皇帝本來也要葬在東陵的,可當時為他修建的陵墓漏水,他覺得這是不利的徵兆,這才重新在西陵選址,進行安葬。再後來,咸豐帝、同治帝慈禧太后都葬在了清東陵,只有不受待見的光緒,被葬在清西陵。
統計來説,清東陵埋葬着5位皇帝、15位皇后和百位妃嬪、阿哥等161人,而清西陵卻只葬有4個皇帝、9個皇后等70多人,從人數上看,清西陵也處於下風。
清西陵埋葬的帝王有嘉慶、雍正、道光、光緒,這幾位除了雍正有些知名度外,其他幾位在清朝的統治者中,論名氣還真排得不太靠前。
反觀清東陵,埋葬的帝王有順治、康熙、乾隆、咸豐、同治,光是康熙和乾隆,統治時間都能跟西陵埋葬的多數帝王碰一碰,加上慈禧,在位時間幾乎佔到清朝的一半,知名度也是家喻户曉。所以,在很多人的印象裏,這幾個人,幾乎就代表着整個清朝。
清東陵慘被盜掘,因此轟動一時
除了歷史和現實的堆砌,讓清東陵真正火了一把的,還要屬發生在民國十七年的“東陵盜寶案”。
1928年,蔣介石的北伐軍渡過黃河,進入華北地區,東北軍被迫撤出,沒有了軍隊的制止,當時冀東地區,常有很多強盜土匪出沒,禍亂百姓。為此,國民革命軍派遣第12軍軍長孫殿英前去鎮壓,這一去,竟給東陵帶來了禍患。
按照封建習俗,皇帝駕崩後,肯定要陪葬大量的珍貴物品。這孫殿英也不傻,來到清東陵這邊,看到當地有人拆毀建築木料盜運販賣,自己也打起了小算盤,把黑手伸向了東陵。
他假借“剿匪演習”的名義,公然在東陵進行盜墓行動,整個行為持續了將近七天,為了進入皇陵內部,還使用了炸藥,最終將乾隆和慈禧的陵寢洗劫得一乾二淨,被盜的那些寶物,用了足足30輛大車才裝完。這些被盜文物大都被轉賣,有些流失海外,有些再也尋找不到了。
清東陵也因這次“東陵盜寶”行動,經孫殿英一手推出而讓“天下聽聞”。
當時舉國轟動,甚至連外媒也都爭相報道,即便這件事引起的輿論,最終被孫殿英用手段壓了下去,但他的為人與行為,註定遺臭萬年。如今在時間的沖刷下,東陵與西陵的很多建築都已不復當年,但作為古代歷史文化的遺產,它們理應得到保護和傳承。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