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鍾南山、李蘭娟、張文宏等專家成為“全民偶像”,廣大醫務工作者逆行出征、奮戰一線,成為新時代民眾心中“最可愛的人”。在未來,健康領域面臨的挑戰日益突出,作為醫務工作者最重要的培養陣地-----醫藥學院校,如何提高院校的醫藥學教育水平,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2020年04月29日,《光明日報》在01版發表了專訪中國藥科大學校長來茂德,題為《重視醫藥教育 助力健康中國》的文章。來茂德,1982年畢業於浙江醫科大學醫學系,1987年獲浙江醫科大學醫學碩士學位,1990年獲聯邦德國呂貝克醫科大學醫學博士學位。1983年始在浙江醫科大學病理教研室任教,1994年破格晉升教授,1998年起任浙江大學副校長,曾經是浙江醫科大學和浙江大學最年輕的副校長。2011年當選德國科學院院士,是德國科學院最早的五位中國籍院士之一。2013年起出任中國藥科大學校長。
來校長作為資深的醫藥學教育工作者,其對中國醫藥教育的認識非常深刻。筆者現將《光明日報》專訪文章《重視醫藥教育 助力健康中國》中來茂德校長的一些觀點和思想摘錄、整理如下,供各位朋友參考:
一、社會要重新認識醫學的重要性
1,“大疫之中有大醫”。從古至今,任何一個國家都經歷過與傳染病的頑強鬥爭。拿我國來説,從一百多年前東北鼠疫,到2003年的SARS,再到今年的新冠病毒,都是醫護人員拼搏在最前線。在這次疫情中,醫療衞生事業最大的收穫就是整個社會的民眾對醫學在社會發展和保健中的重要作用有了很好的認識。
2,只有醫學做強,國家才能有能力更好地服務百姓。為什麼這麼説?首先,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國家僅用了兩個多月的時間就把武漢控制住,這正是因為國家培養了大量的醫務工作者,這些人在國家需要的時候衝鋒在前,充分體現了我們國家的制度優勢和醫護人員的職業操守。
3,非典的第一例診斷的病例是在2002年的11月14日,但直到2003年的4月16日才確定致病原為一種新的病毒,其間花費了5個多月的時間。而在這次疫情中,我國7天確定了病原,9天完成了基因組測序,19天診斷試劑盒就能夠發放下去,這離不開我國醫藥學在短短18年的飛速發展。
二、吸引最優秀的人來學醫
1,無論是歐美髮達國家還是我國,高等教育都已經做到了大眾化、普及化。即便如此,醫藥教育永遠都是精英教育,需要吸引最優秀的人來學醫藥。但我們,現階段還沒有做到這一點,比如醫學和藥學在招生方面的總體吸引力還不是很強。據媒體報道,去年北方有一所學校,醫學方面的錄取分數線還不如獸醫的分數線高。
2,如何吸引優秀人才來醫學和藥學?從社會層面上,要用法律去規範醫學和患者的行為,解決好“醫患矛盾”,讓醫生感受到職業的獲得感、安全感。從國家層面上,要增加醫生數量,要調整城鄉醫務人員的結構和調整醫院內部科室人員的結構……高水平的醫生都集中在城市裏的三甲醫院……醫院內部科室各專業醫生的結構比例失調,我們缺兒科、精神科、病理科、康復科等方面的醫生,感染科醫生也不足。
3,如何解決醫生數量少、結構不平衡的問題?一是擴大綜合性大學醫學生的招生數量,特別是那些受之前大學合併影響,合併了許多優秀醫學專科學校的綜合性大學;二是針對部分學科醫生的缺乏,可以採取“大醫學小專科”的方式,醫學生先接受系統的臨牀醫學專業學習,在畢業之後再選擇專攻的科室從事醫學工作。
三、如何將醫學教育做得更好
1,學制。醫學生的學制長且不統一,比如有3年的大專、5年的本科,前幾年還有過7年制的碩士,現在有8年制的博士等等。希望能夠從國家層面統一醫學生的學制時長,目前醫學界達成的共識是以5年製為基礎,畢業以後加3年的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之後再加3年的專科醫生培養。
2,培養的針對性。一類是醫學專業,另一類是醫學相關專業,例如護士、呼吸治療師、放射科技師等。不僅需要培養看病的醫生,還要培養操作各類醫學儀器的技師。比如這次疫情期間大家經常聽到的人工心肺機ECMO,這類機器可以培養專門的技師去操作,以輔助醫生的治療。
3,知識範圍。醫學是“人學”,“人學”對人文關懷有很高的要求。醫學生除了醫學本身的知識外,還需要學習社會學、藝術學、經濟學、衞生學和法學,學習醫學發展史和醫學倫理學,知悉基因治療、基因編輯、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的倫理邊界和法律法規。
4,實踐。現在的醫學生畢業後並不能很快上手術枱,因此必須投入很多資金為學生提供培訓的基地。不僅如此,普通病人去醫院看病時,他們從心理上不願意讓一個初出茅廬的醫學生來為自己“把脈問診”。培養一個醫生不容易,更需加大對於醫學生培養的投入。
5,名醫。做醫生最基本的就是給病人看病,想要成為名醫還要多做研究、發論文,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兩者兼顧,我們培養的醫生大多數應該是為老百姓看病的醫生,因此醫生的評價和職稱晉升的條件一定要與之相匹配。
中國藥科大學簡介
中國藥科大學坐落於江蘇南京,前身為始建於1936年的國立藥學專科學校,是教育部直屬“211工程”和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藥學學科獲評A ,位列第一檔。據最新數據統計顯示,藥理學與毒理學ESI排名前1‰,位列全球第47位,國內高校第1位。在2019 US NEW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中,藥理學與毒理學位列全球第22位;2018軟科ARWU世界一流學科排名中,藥學排名全球第40名;2018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中,藥學與藥理學進入全球第51-100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