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談丨田海兵:文化潤校善為先
本文轉自:新華社
田海兵:文化潤校善為先
半月談記者 李紫薇
山西省澤州縣高都鎮中心學校泊南小學是一所農村寄宿制小學。2016年以來,校長田海兵結合鄉土文化特色,致力於打造以“善文化”為主題的校園文化,培養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下一步的教育奠定良好基礎。
校園文化要根植於鄉土
泊南小學是一所農村寄宿制小學,離縣城近20公里,始建於1975年,現有學生近200人。校長田海兵是土生土長的泊南村民,2016年回到泊南小學任教。
多年的鄉村教師經驗讓田海兵感到,鄉村學校教學資源有限,鄉土生活中的新鮮事物偏少,如果沒有一個提綱挈領的教育理念,鄉村學校很容易變得一盤散沙。
校園文化建設以何為主題?村內的傳説故事給予他啓發。泊南村所在的晉東南有一個民間世代相傳的故事,據説有姐妹二人不計前嫌,悉心給繼母養老送終,行善積德的美好品質給自己和周圍人帶來好運。這個傳説被村民熟知,每每講述給新生的孩子。
“‘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友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田海兵要求老師努力做到每一堂課不僅傳播知識而且傳授“善”文化。“鄉村學校的校園文化要挖掘鄉土文化,用最接近孩子的東西講道理。”
走在泊南小學校園裏,“善”字隨處可見:食堂是“擇善堂”,學生宿舍叫“積善樓”,教學樓取名“至善樓”。泊南小學副校長成花榮説:“要讓孩子們一進學校就浸潤在‘善文化’氛圍內。”
向上向善,落到實處
“幫助別人是最大的善,做好身邊小事也是善。撿起地上的紙片,與同學友好地打招呼,或者認認真真刷碗,都是善。”教師秦素芳對學生講。在泊南小學,對“善”的闡釋要貫穿學校的每一門課,是學生日常行為的準則。
為學生將“善”文化教育落到實處,2017年,田海兵和老師研發出一套習慣養成教育方案。每位新入學的學生都會收到兩棵打印好的“樹”——習慣目標樹和寶塔升級樹,他們每實現一個階段的目標,就可以獲得老師發放的“果實”,並將其掛在樹上。
實現目標要從“日行一善”開始,老師會通過持續不斷的教育讓學生習慣行善。學生“日行一善”的情況會自己記錄在家校聯繫本上,內容不限。老師和家長會定期翻看家校聯繫本,鼓勵、引導學生行善。
“我們告訴孩子們,勿以善小而不為,事情可大可小,只要對別人或者自己有益就可以記錄。”田海兵説,有意識地行善、記錄和反饋,這些步驟幫助孩子們養成向善向上的習慣,培育孩子們的美好心靈。
田海兵在“善文化講堂”上與學生互動
文化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通過隨處可及的“善文化”教育,秦素芳發現,很多孩子從向善中收到正向反饋,慢慢學會了思考自己的行為,對自己作出要求。
泊南小學四年級學生楊雨彤將好習慣帶到家裏,她最近做的小善事包括週末督促家人節約糧食。變化影響到了學生們的日常習慣,老師們能更好地開展教學,整個學校教育慢慢良性循環了起來。
中午,在泊南小學食堂,學生們把飯菜吃得乾乾淨淨,洗碗池內基本沒有剩飯,整個食堂找不到泔水桶,餐桌也被離開的學生收拾得很乾淨。老師説,這是泊南小學學生良好習慣的縮影。
“開展‘善文化’教育以來,我從來沒有在泊南小學見過上課擅自離開教室等現象,孩子們知道,不尊重老師、不尊重課堂的行為不能做,也不會去做。”成花榮説。
田海兵説:“孩子們心思很單純,又很敏感,他們能開心地接受一切美好的東西,我們要做的,就是把這些東西講好、示範好,讓學校成為鄉村孩子的文化港灣。”
(刊於《半月談》2022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