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3月12日電 (記者 陳靜)記者12日獲悉,作為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感知中國”活動的成果,華東師範大學沐濤、杜德斌、姜炎鵬和張經四位教授共同主編的《“感知中國—共話海上絲路”在華留學生科學論壇專輯》率先面世。
如今,來自“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青年學子廣泛分佈在中國各地的高校、研究機構中。這本學術專輯收錄了參加2019年“感知中國—共話海上絲路”在華留學生科學論壇(簡稱:科學論壇)的國際學生提交的詳細摘要,共計40份,分屬三個各具特色又相互交叉的專題。
在“海上絲綢之路與跨區域文明交融”專題中,來自剛果(布)、埃及、加納、印度、巴基斯坦、韓國等國家的留學生從個案的分析角度,就中非之間的國際交流、海上絲綢之路對南亞和東南亞的影響、不同國家之間的文化比較等,對歷史上和現今中、外文明發展與交融提出了清晰、獨到的見解。
來自孟加拉國、剛果(金)、菲律賓、伊朗、毛里求斯等國家的留學生在“河口海岸科學技術與可持續的生態系統”專題中,就海平面上升對島嶼國家未來的影響,環境變化對淡水資源、漁業和生物多樣性的制約,氣候變化的歷史記錄等諸多方面,介紹了近期的研究成果,為河口海岸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許多寶貴的可借鑑經驗。
來自喀麥隆、埃及、加納、意大利等國家留學生則從“一帶一路”帶來的機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等方面闡述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解和研究成果。據瞭解,在“合作共贏、建設一個共同繁榮的世界”專題中,留學生們還從全球範圍的地緣政治、經濟地理、區域合作和融合的角度分析了“一帶一路”與留學生所在國家的經濟關係和相互促進作用。
在專輯出版交流會上,河口海岸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張經教授認為:“文化的相互影響與認同是我們的學生將來在世界上做事所不可逾越的,大學教育在側重知識傳播的同時不應忽略這一方面。國際學生將文化、知識、宗教、世界觀和價值觀等傳遞給我們師生,無疑會使我們從中受益。”
韓國留學生成高韻目前在攻讀博士。這位復旦大學的留學生表示,其研究方向是文物學,研究對象是出口到韓半島的中國瓷器。這次發表的論文也是關於中國瓷器包含的文化因素,通過比較中國河南地區出土的瓷器和高麗青瓷的器形,找出它們之間的相似性和影響關係,再結合文獻研究,證實了當時的青瓷鼎器型包含的宗教及傳到當時的高麗的事實。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的博士生孫威來自意大利,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非洲人跨國遷移活動、農業發展與糧食安全及中非合作。他認為,非洲是“一帶一路”的自然和歷史延伸,“一帶一路”倡議同非盟《2063年議程》和非洲各國發展戰略高度契合。據悉,孫威在《吉布提與海上絲綢之路》一文中,從地緣政治及經濟發展兩個維度,分析了吉布提內部及外部形勢,以及中國和吉布提合作的必然性等。
世界歷史研究院沐濤教授12日接受採訪時指出,響應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組織在華留學生共話海上絲綢之路論壇,並出版專輯,為促進國際社會共識貢獻了民間力量,有助於國際學生的未來發展,同時進一步拉近了留學生與中國的距離,希望文理的交融、地區的融合能夠在“一帶一路”的研究上結出更多的碩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