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明朝開國六公爵,只有徐達的爵位一直傳到明朝滅亡!

由 宿秀榮 發佈於 經典

明朝開國功臣很多,其實開國大封功臣的時候不只是六個公爵,共有二十五個公爵,只不過有六個人功勞很大,俗稱開國六公。這裏要注意的是開國六公並沒有神機妙算劉伯温,因為劉伯温只是一個伯爵,他和公爵之間還隔着一個侯爵呢。
具體開國六公分別是:韓國公李善長、 魏國公徐達 、曹國公李文忠、 宋國公馮勝 、衞國公鄧愈 、鄭國公常茂(常遇春之子),請注意,此次排名分先後順序。

第一位 韓國公 李善長
李善長(1314年—1390年),字百室,濠州定遠人,是朱元璋的老鄉。在至正十四年(1354年)就投到朱元璋麾下,朱元璋在外征戰的時候,李善長為他留守後方,輸送糧草,功勳卓著,相當於漢初蕭何的角色,最後也理所當然的被朱元璋定為首功之臣。
在明朝初年各項禮儀制度不完備的情況下,李善長帶領一幫儒生制定了明朝的官制和禮儀,同時監修《元史》,編修《祖訓錄》、《大明集禮》等,除了軍事方面的,其他事無鉅細,朱元璋都交由李善長負責,讓他與儒臣謀議而行。
洪武三年(1370年),授號“開國輔運推誠守正文臣”,晉升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太師、中書左丞相,進爵韓國公,年祿四千石,爵位子孫世襲,予鐵卷,免二死,子免一死。拿了兩塊免死鐵券,看起來似乎絕對安全了,可惜這個是在明朝,尤其是明初朱元璋當皇帝的時候,免死鐵券屁用沒有。
在明初淮西集團和浙東集團的激烈爭鬥中,李善長一直是幕後老大的存在,為了不在前面衝鋒陷陣,他推薦了胡惟庸接替自己的位置。可惜就是這樣的胡惟庸,在洪武十三年(1380年)胡惟庸因謀反被誅殺,朱元璋藉此案大肆誅殺,李善長險些被牽連。然而躲得過一時躲不過一世,十年後李善長還是沒逃過厄運,因為胡惟庸藍玉案被殺。
死後,家族七十餘人全部處死,只有一個娶了公主的兒子李琪免死,但也被判流放。李祺夫婦和子女都被流放到江浦,永樂元年(1403年)卒。

第二位 魏國公 徐達
徐達 (1332年—1385年),字天德,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市)人,明朝開國軍事統帥,淮西二十四將之一,也是朱元璋的老鄉。
徐達是朱元璋的第一武將,至正十三年(1353年)參加農民起義軍郭子興部,隸屬於朱元璋。為明朝開國立下了汗馬功勞,他跟隨朱元璋東拒張士誠,西滅陳友諒,與常遇春一起統兵北伐,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直接攻克元大都,將元朝趕回了老家,隨後又繼續征討北元殘餘勢力。
後來徐達患了背疽,捱到第二年病重去世,野史傳聞説徐達是吃了朱元璋賜的蒸鵝病重而亡的,但是此事並無正史記載,只見於無端野史,可信度實在不高,因為徐達的後代待遇都不錯。他死後被朱元璋追封為中山王,長子徐輝祖承襲魏國公,世居金陵,爵位一直傳承到明末,而四子徐增壽作為朱棣靖難之役的重要內線,也掙到了一個定國公的位置,隨遷到北京,也傳承到明末。

第三位 曹國公 李文忠
李文忠(1339年-1384年),字思本,小名保兒,江蘇盱眙人 ,不是朱元璋的老鄉,是親外甥,比老鄉還親。
他是朱元璋開國的重要將領,十九歲從軍,跟隨朱元璋東征西討,後來跟隨常遇春北伐元朝,在常遇春病逝之後,代替常遇春繼續北伐,俘獲了元順帝的孫子以及后妃,宋、元兩朝的玉璽等寶物。
洪武三年,李文忠因功被封為曹國公。洪武十六年(1383年)冬,李文忠患重病,朱元璋親自前往探視。洪武十七年(1384年),李文忠病逝,追封岐陽王,其子李景隆嗣曹國公爵位。
李景隆在靖難之役中率領建文帝軍隊作戰,簡直是明代趙括,接連失敗後,京城守衞的時候乾脆投降了,依然保留曹國公爵位,後來被削去爵位。其六世孫李性封臨淮侯,世襲南京錦衣衞指揮使。

第四位 宋國公 馮勝
馮勝(?—1395),明朝開國名將,初名國勝,又名宗異,馮國用弟,定遠人,還是朱元璋老鄉。
洪武三年,馮勝因為戰功而被封為宋國公。女婿朱橚亦曾因秘密會見馮勝而被朱元璋嚴懲,在皇孫年幼的情況下,私下會見皇子,被懷疑也不冤了,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藍玉案發,次年,馮勝因為被藍玉案牽連,以藍黨被賜死,宋國公爵位被剝奪。諸子都不許繼嗣。

第五位 衞國公 鄧愈
鄧愈(1337~1377年),原名鄧友德,字伯顏,泗州虹縣(今安徽省泗縣)人,也算是安徽老鄉。
洪武三年,鄧愈又攻克了烏斯藏部,招降了吐蕃,因功被封為衞國公。洪武十年(1377年),鄧愈因病去世,年僅41歲。朱元璋聽到消息後十分悲傷,追封其為寧河王。
鄧愈長子鄧鎮襲封衞國公,後改封為申國公,鄧鎮的妻子是李善長的外孫女,後來李善長因為胡惟庸案獲罪,李善長被滅族,鄧鎮也受牽連被殺,爵位被削奪。嘉靖十一年(1532年),鄧愈的後代續封定遠侯,世襲爵位,直到明末。

第六位 鄭國公 常茂
其父常遇春(1330年—1369年),字伯仁,號燕衡,南直隸鳳陽府懷遠縣(今安徽省蚌埠市懷遠縣)人。元末紅巾軍傑出將領,明朝開國名將。
常茂,是常遇春長子,因為常遇春在北伐過程中病逝,沒趕上大封功臣,朱元璋感念常遇春的功勞,就將常茂封為鄭國公。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常茂病逝,無子,其弟常升襲爵,後來爵位被削奪,死於靖難之役,其後子孫都是小官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