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淡化升學率,激發辦學活力

由 甫全勝 發佈於 經典

評論員觀察

日前,教育部等八部門印發《關於進一步激發中小學辦學活力的若干意見》指出,各地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和科學的教育質量觀,不得以中高考成績或升學率片面評價學校、校長和教師,堅決克服“唯升學”“唯分數”的傾向。

解決辦學活力不足的問題,是當前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標之一。辦學活力不足,既影響教育的公平,也影響教育的質量。從源頭上看,學校缺乏辦學自主權,辦學被教育行政思維干擾,學校內部治理不健全,教育評價體系不科學——這些因素都制約了學校的辦學活力。其中,“唯分數、唯升學”的片面評價導向像是“緊箍咒”,讓一些學校感到“壓力山大”。

除了升學率指標,名校錄取率以及社會機構發佈的學校榜單也成了這種片面導向下的“副產品”。不僅教育部門盯着學校,而且家庭和社會也盯着學校,學校迫於壓力只得去考核老師——外部的層層壓力最終傳導至學生,讓減負成為空話套話。歸根結底,辦學活力應當是內生的。它來源於教育的終極目的或初衷——育人,也就是培養人。但現實的困境是,中小學教育存在重教輕育的傾向,致使其偏離育人的目的,造成活力的匱乏。

所以,教育評價體系要圍繞着教育的終極目的而展開,要能夠激發出中小學教育的內生動力。一方面,須破舊立新。教育評價體系不僅要服務於學生的全面發展,而且要關注教育公平的實現。把升學率從教育評價的指標體系中刪去,使之不再成為考核學校和老師的指標,才能阻斷“唯分數”“唯升學”的壓力傳導路徑。針對不同主體、不同學段、不同類型教育,要把過程評價、結果評價、增值評價和綜合評價融入到教育評價體系中,探索把學業發展水平和非學業發展水平充分納入對辦學水平的考量中來。如今,多元化的教育評價已成趨勢。除了教育行政部門的評價,有必要讓社會組織在基礎教育的評價體系中發揮更有益的作用。

另一方面,須加大資源供給。實際上,片面的評價導向是和不均衡的資源供給模式掛鈎的。升學率之所以成為教育政績觀的一部分,根源在於教育資源的不均衡。只有推動教育朝着更普惠更公平的方向發展,升學率指標才會真正淡出視野,學校、家庭之間的暗中角力才會完全“退燒”。如今,有些地方已在探索建立新優質學校,以取代傳統意義上的“名校”。其成功之處在於堅持把升學率指標排除在外,着重突出教育的公平優質取向。這些富有創見的探索值得推而廣之。

(楊博)

來源: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