艮嶽:一座與北宋共亡的皇家園林
大家好,我們的小凡談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正如《汴京艮嶽夢》所説:後世的萬千園林都有艮嶽的身影。
艮嶽,疊山理水的全新高度,家國夢境的不朽傳奇。——紀錄片《汴京艮嶽夢》
描寫艮嶽的篇幅不算多,但開篇以運石建園為楔子,尾聲借祖秀的遊歷來感慨消失的艮嶽,前後呼應對照着北宋國運的興亡,令人無限唏噓。
1000多年前,這座空前絕後的超級園林,出現在當時最繁華的國際大都市——北宋汴京城。艮嶽,始建於宋徽宗時期政和七年(1117年),竣工於宣和四年(1122年),園林的設計師正是藝術造詣極高的宋徽宗本人。
峯巒崛起,千疊萬復,不知其千里,而方廣無數十里,四向周匝,徘徊而仰顧,若在重山大壑幽谷深崖之底,而不知京邑空曠坦蕩而平夷也。
艮嶽以萬壽山為主峯,壽山為次峯,四周山體圍繞,遠近呼應,高高低低,重重疊疊,用十里之山建造出了千里山川的氣勢,置身在這座人工園林的山中,彷彿親臨綿延千里的峯巒幽谷中,根本想不到汴京城竟是一馬平川的平原,由此可窺艮嶽疊山技巧之高超。
《艮嶽記》中還記載了不少的水景,比如:“驅水工登其頂,開閘注水而為瀑布,曰紫石壁,又名瀑布屏”、“瀑布下入雁池,池水清泚漣漪”、“沼水西流為鳳池,東出為研池”。
1000多年後的今天,這座美輪美奐的仙境園林,已經隨着汴京城一起深埋在地下十米處。如今,我們可以通過《清明上河圖》看到當時汴京城之繁華,遺憾的是我們無法窺見艮嶽之美,因為就在艮嶽建成的第五年北宋發生了“靖康之變”,這座園林隨着帝國的傾覆而毀。而且,作為一座皇家園林,見過艮嶽並有所記錄的人也寥寥。
不過,艮嶽與北宋有着無法割裂的紐帶,我們跟隨歷史便可以看見它無處不在的身影。
一、艮嶽之始
建造艮嶽的念頭是如何產生的呢?我們可以從以下3個方面找到答案。
· 興趣愛好
艮嶽的發起人就是宋徽宗,我們先了解一下這位“文人皇帝”趙佶。
可哲宗在24歲的時候就去世了,因為沒有留下子嗣,只能從弟弟裏面挑選皇帝。根據立長的原則,再加上比趙佶年長的申王瞎了一隻眼睛,趙佶便被太后推上了皇帝之位。
一位藝術家當上了皇帝會怎麼樣?當然是把他喜歡的藝術都發揚光大。
比如開創畫學,正式納入到科舉考試,開設畫院招攬天下的畫家。
比如改造、修建居住的宮殿,甚至親自建造一座山水園林。
· 風水之説
艮,在八卦之中代表山,在方位之中則代表東北方,一切似乎都那麼地順理成章。
· 建園造勢
不過宋朝皇室一向提倡節儉,建造園林花費巨大,如何向羣臣和百姓解釋呢?
在徽宗看來,建造艮嶽簡直是一件天時地利人和的事情。
二、艮嶽興,百姓苦
艮嶽佔地面積約750畝,規模巨大,還囊括天下奇物,需要花費無數財力人力物力,北宋真的如此“豐亨豫大”嗎?
· 取之於民,用之於皇帝
這可難不倒徽宗身邊不乏理財專家,他們通過一系列財政改革,為皇上開闢新的財源,實際上這些改革都是取之於民。
比如設立公田所,北宋初期有一些田是無主的,但慢慢地有人開始耕種,徽宗的理財專家們開始打起了這部分田的主意,要求這些田化為公田,農民需要交納公田錢才能耕種。公田所就是清查民間無主的土地,並登記在冊,以增加税收。不僅如此,為了多增加收入,公田所還在丈量土地時做手腳,也就是把用來丈量的長度單位“尺”縮小為“樂尺”,如此換算,土地生生地多出了8%,税收也就相應增加,農民的負擔也就越來越重。
· 強取豪奪
此外,為建園還需蒐羅全國各地的奇花異木,嶙峋美石等等,《艮嶽記》有記載:
靈璧太湖諸石,二浙奇竹異花,登萊文石,湖湘文竹,四川佳果異木
徽宗將次任務交給了擅長推山造園的寵臣朱勔。朱勔在蘇州設立了應奉府,花費大量公家財產為徽宗運送奇石珍寶,號稱“花石綱”。凡是朱勔看上的東西,不管是一塊石頭,還是一棵樹,他都會以天家之名,千方百計地強取豪奪,物件太大運不出去,不惜拆毀百姓的院牆大門。
實際上,朱勔等人利用天家為藉口,收刮民脂,中飽私囊,大部分的物品都落到了他們自己的口袋。
“花石綱”事件讓百姓們不堪受擾,苦不堪言,這直接引發了北宋規模最大的人民起義——方臘起義。半年時間,義軍一共破了六個州,五十二個縣,引起了朝堂的重視,徽宗不得不撤回了北伐的軍隊去鎮壓起義。
· 傾舉國之力
《汴京之圍》的楔子一開篇就提到,艮嶽中心一塊約15米高的太湖石的詳細運輸途徑。試想一下就算放到現代,運一塊五層樓高的石頭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何況是在缺乏機械的古代?但是朱勔不負聖意,動用整個中央帝國的財力、人力和物力來做到了:
首先是建造巨船,派人潛水綁上繩索,用巨船將石頭拖出水;
然後沿着京杭大運河、長江、淮河一直北上,直到汴河;
船隻太重,走不動的地方就用數千民夫在岸上拉縴;
汴河狹窄,船隻經過橋樑和水門時,將橋樑和城牆拆開。
這塊太湖石的到來也意味着艮嶽的建成。巧的是這塊石頭到來的第二年,徽宗通過歲幣買回了金人打下的燕京六州。他認為這塊石頭為北宋帶來了好運,便為它起了個響亮的名字叫“昭功敷慶神運石”,還給它封了個爵位,號稱“盤固侯”。
收復疆土,盛世造園,北宋朝堂沉浸在一片“豐亨豫大”的狂熱中,彷彿這樣的盛世還能延綿百年,他們歌頌艮嶽之美、讚揚皇帝賢德,卻鮮少有人提及百姓之苦。
三、艮嶽亡,帝國傾
艮嶽於1122年建成,靖康元年也就是1126年底,汴京被金軍包圍,艮嶽在戰亂之中一點點地被瓦解。
· 鑿石禦敵,伐木禦寒
金軍圍困汴京的時候,雙方展開了激烈的攻守之戰,但防守後期,汴京的炮彈已經不夠了,而且寒冬大雪紛至,百姓飽受飢寒,當時的皇帝宋欽宗想起了父親的傑作艮嶽。
艮嶽的山都是石頭堆成的,欽宗便下令鑿碎石頭充當炮彈來禦敵;大雪綿綿之時,城內的柴火已經用完,欽宗下令開放艮嶽給百姓們避免,百姓可以入園砍伐樹木充當柴火來禦寒。部分奇石古樹就這樣光榮的犧牲了。
更可悲的是,由於朝廷無暇管理汴京,而園區又難以滿足所有的百姓,艮嶽成為了流氓強盜的目標,從而引發了一場暴亂。園內的樹木被砍光,亭台樓閣被拆毀,珍禽走獸被烹煮,百姓搶奪鬥毆,死傷數百人。
這座空前絕後、費勁舉國之力的世外仙境,在短短几個月內就隨着帝國的傾覆而被毀掉了。
· 遺石各地,自成景觀
金軍佔領汴京後,將艮嶽的部分奇石作為戰利品,不遠千里北運往燕京,往後的數十年間,金國修建宮殿都會派人去汴京把一些太湖石、靈璧石給拆下來運到燕京,現如今置於北京的北海公園等地方。
宋高宗趙構受其父親徽宗帝的薰陶也喜歡奇石園林,在金人撤離汴京後,他也派人將艮嶽的部分石頭運到新都杭州,放在自己的御花園內,延續着艮嶽的血脈。
還有一些奇石因為戰爭未送到艮嶽,散落在沿途各處,形成了獨特的景觀,比如江南三大奇石之二——蘇州的瑞雲峯、上海的玉玲瓏。
艮嶽作為當時疊山理水的新境界,有着極高的藝術價值,至今仍值得研究;但不可否認,不計成本地修建,造成了北宋財政虧空,苛税改革和收刮奇珍讓百姓苦不堪言,直接引發了人民起義,讓北宋陷入了內憂外患的境地。
雖然艮嶽不是北宋滅亡的根本原因,但它不可避免地成為帝國傾覆的導火線之一。
梳理艮嶽,也是傾聽歷史,告誡人們吸取經驗教訓,啓發人們思考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如何共生。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