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華智冰,虛擬學生,現在清華“學習”

中新網客户端北京6月4日電 (記者 宋宇晟)“唐老師好,各位老師好,我是華智冰,很高興能成為唐老師的學生……”

在6月1日舉行的2021北京智源大會現場,一個女生在清華大學校園中漫步的視頻引發了大家關注。

視頻中的“女生”是人工智能虛擬學生“華智冰”;其中呈現的旁白、背景音樂、面容、詩詞、繪畫作品,也全都是人工智能技術生成的。

我是華智冰,虛擬學生,現在清華“學習”

視頻中的“華智冰”。智源大會供圖

記者獲悉,6月1日起,清華大學計算機系知識工程實驗室將對人工智能虛擬學生進行“培養”。

清華大學教授、智源研究院學術副院長唐傑,就是“華智冰”的老師。

他介紹,“‘華智冰’其實還比較小,只不過它的成長速度比人類快很多,如果説它今天只有6歲,也許明年可以到人類12歲的水平。”

唐傑也為“華智冰”制訂了“學習”計劃。他告訴記者,除了對其進行不同能力的數據訓練,團隊會將“華智冰”“培養”成為一個“大模型”,具備可持續學習的能力。

據悉,團隊將持續訓練“華智冰”,在音樂、繪畫及詩歌等領域的創作能力,以及基於情感的交互能力。

我是華智冰,虛擬學生,現在清華“學習”

清華大學教授、智源研究院學術副院長唐傑。智源大會供圖

“人工智能正從感知智能向認知智能時代邁進。”唐傑表示,“華智冰”是數據與知識雙輪驅動的人工智能,其學習能力主要在於從數據中抽取知識,機器可以處理數據,從而實現可持續學習。

至於“華智冰”何時能“畢業”,唐傑説,整個團隊“在瞄向未來”。

他希望“華智冰”能向認知層面發展,除了會作詩、繪畫,還具有探索能力,未來能掌握編程等技能,如給出一個任務,就可以設計出頁面、代碼。

記者瞭解到,“華智冰虛擬數字人”由包括清華大學計算機系知識工程實驗室在內的多方合作。

我是華智冰,虛擬學生,現在清華“學習”

視頻中展示的“華智冰”作品。智源大會供圖

在這生動的形象、聲音背後,包括人工智能小冰的原有框架,也有中國首個超大規模智能模型“悟道2.0”。

以“悟道2.0”模型為例,唐傑介紹,“悟道”超大模型智能模型旨在打造數據和知識雙輪驅動的認知智能,讓機器能夠像人一樣思考,實現超越圖靈測試的機器認知能力。“悟道”團隊在大規模預訓練模型研發上做了很多基礎性工作,形成了自主的超大規模智能模型技術創新體系,擁有從預訓練理論技術到預訓練工具,再到預訓練模型構建和最終模型測評的完整鏈條,從技術上是完整成熟的。通過一系列原始創新和技術突破,“悟道2.0”實現了“大而聰明”,具備大規模、高精度、高效率的特點。

據介紹,“悟道2.0”模型的參數規模達到1.75萬億,是人工智能模型GPT-3的10倍,打破了之前由Google Switch Transformer預訓練模型創造的1.6萬億參數紀錄。

應用此項技術的“華智冰”未來還將“逐漸成長”,其中也還存在諸多待解決的問題。

科技部戰略規劃司司長許倞在大會開幕式致辭中表示,目前科技部正在加快推進新一代人工智能規劃有關任務落實,實施重大項目;推動人工智能治理,發佈實施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則,建設包括政策法規、倫理規範、技術標準等在內的人工智能治理體系。(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68 字。

轉載請註明: 我是華智冰,虛擬學生,現在清華“學習”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