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疾如風,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這些評語適合哪位蜀漢五虎上將?

《孫子兵法·軍爭篇》有云:“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震。掠鄉分眾,廓地分利,懸權而動。先知迂直之計者勝,此軍爭之法也。”

哪一位戰將做到風火山林陰雷,那就一定會青史留名,甚至可能進入《十七史百將傳》甚至“武廟七十二將”。

今天縮小一下範圍,只看蜀漢五虎上將的戰鬥特點,看看哪一位真正做到了其疾如風,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這裏首先要強調一點,咱們的依據是三國正史而不是《三國演義》。三國演義雖然描寫了很多精彩的戰爭場面,但是精彩不等於真實,只可以作為補充而不能作為主要依據。

其疾如風,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這些評語適合哪位蜀漢五虎上將?

提到“其疾如風”,我們就會想到《三國志》中這樣一段記載:“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

讀者諸君都知道,顏良是袁紹在官渡之戰時的先鋒大將,雖然在正史中被荀彧評價為“一勇之夫”,但是荀彧只提顏良文丑而不提張郃高覽,説明顏良當時的能力和名氣還在張郃之上。

作為一軍主將,顏良的職責是指揮全軍而不是自己上陣衝殺,其中軍大營也是戒備森嚴的,比如劉備一直用趙雲當牙門將軍,就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安全,免得哪個敵將愣頭青像關羽一樣衝上前來給自己一槍。

按照正史記載,袁紹有“精卒十萬,騎萬匹”,顏良麾下至少有兩三萬人馬,但是被關羽衝破重重守護而成功實施斬首行動,説明關羽的速度,已經快得讓河北軍沒有反應的機會。

其疾如風,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這些評語適合哪位蜀漢五虎上將?

如果關羽稍有遲疑,或者速度慢上幾秒,他就會被河北軍射得身上“矢如蝟毛”,衝不進去也跑不出來——古戰場上,一軍主將站在兩軍陣前的情況基本不可能發生,除非是他想像先軫一樣借敵人之手幹掉自己。能在萬馬軍中刺顏良,説明關羽的速度還真是三國一流。

説完三國正史,咱們再來看看《三國演義》。看了《三國演義》,我們就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在關羽手下只要支撐過三十回合,基本就性命無憂了。

跟關羽交手三十回合不死,不但性命無憂,甚至還有獲勝的可能:紀靈打了三十回合跑掉了,黃忠、龐德、徐晃,都是在五十回合不敗之後,有了擊敗關羽的可能。

所以説關羽的戰鬥特點,就是“其疾如風”:來去如風確實防不勝防,但是隻要防住了第一波衝擊,就可以等到風平浪靜了。

關羽其疾如風,張飛不動如山,這一點在三國正史中也有記載:“先主聞曹公卒(猝)至,棄妻子走,使飛將二十騎拒後。飛據水斷橋,瞋目橫矛曰:‘身是張益德也,可來共決死!’敵皆無敢近者。”

其疾如風,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這些評語適合哪位蜀漢五虎上將?

在蜀漢五虎上將中,最會用計的當屬張飛,他之所以能在當陽長坂不動如山,靠的還真不是匹夫之勇,而是事先的周密佈置和對敵軍心態的瞭解。

張飛知道,身後二十名騎兵揚起的煙塵,是嚇不住曹操大軍的——劉備有多少家底,曹操是十分清楚的,荊州大部都已投降,劉備兵馬就是全都埋伏在樹林之後,也不足以對曹軍主力形成合圍。

“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劉備軍連曹軍的十分之一都不到,還想打曹操的埋伏,那豈不是就等於送人頭?

張飛敢於據水斷橋高聲挑戰,就是把握住了曹營諸將的心態:對面的是張飛,是諸曹夏侯的侄女婿,殺了他等於給自己找麻煩,被他殺了也會被人笑為不懂事兒,可能連撫卹金都得不到。

其疾如風,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這些評語適合哪位蜀漢五虎上將?

至於諸曹夏侯,才不會去跟張飛死磕——張飛曾經跟他們是不錯的戰友。據《三國志》記載,劉關張第一次依附曹操的時候,關羽沒有得到任何官職,但是曹操卻替張飛從大漢天子劉協那裏要來了一箇中郎將軍銜:“先主從曹公破呂布,隨還許,曹公拜飛為中郎將。”

張飛不動如山,自有他的底氣,如果沒有萬全的把握,張飛才不會冒失到單槍匹馬在當陽橋前自報姓名——再厲害的武將,也架不住三十名小兵的羣毆。

如果曹軍蜂擁而上,在橋頭拿下張飛而不進攻甚囂塵上的樹林,那是完全符合古代戰爭規律的。但是張飛不動如山,曹軍還真沒衝過來搶這個擺在面前的功勞,説明張飛是有底氣的:諸曹夏侯不好意思打,曹營諸將也有忌憚,畢竟張飛娶了夏侯淵視如己出的侄女,殺了或者活捉張飛,都是個大麻煩。

關羽其疾如風,張飛不動如山。那麼其徐如林,侵掠如火,難知如陰,動如雷震的五虎上將又是誰呢?這就有勞讀者諸君來評判了,筆者這裏拋磚引玉,向説一下自己的看法。

其疾如風,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這些評語適合哪位蜀漢五虎上將?

正史中的趙雲是五虎上將中最難琢磨的一位,以至於他身上的許多謎團,到現在也沒有解開,可謂真正的“難知如陰”:趙雲的年紀是比劉備大還是比張飛小?他在萬馬軍中,是怎麼保護甘夫人和阿斗突出重圍的?

趙雲萬馬軍中救幼主,是有正史記載的:“先主為曹公所追於當陽長阪,棄妻子南走,雲身抱弱子,即後主也,保護甘夫人,即後主母也,皆得免難。”

前面咱們説過,古代戰爭是很少有大將單挑的,真正的軍事家都追求以多打少,都知道“兵者詭道也”,才不會一個個排着隊送人頭,能羣毆就絕不單挑,所以決定戰爭勝負的往往是看誰兵多將廣。

歷史上當然沒有諸葛亮的空城計嚇退司馬懿,因為司馬懿根本就沒參加那次戰役,而是在荊州訓練水軍準備對付孫權(《晉書·宣帝紀》中有記載)。

其疾如風,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這些評語適合哪位蜀漢五虎上將?

所謂空城計,實際是來源於趙雲的“空營計”:“雲入營,更大開門,偃旗息鼓。公軍疑雲有伏兵,引去。雲雷鼓震天,惟以戎弩於後射公軍,公軍驚駭,自相蹂踐,墮漢水中死者甚多。”

曹操是一代梟雄,也是一代奸雄,更是三國傑出的軍事家,趙雲能夠把曹操忽悠瘸,説明趙雲的演技,也是一流的。

筆者寫東西,有一個習慣,或者説有一個目的,那就是通故事來聊歷史知識,並通過拋磚引玉來向讀者諸君學習,比如這篇稿子的靈感來源,就是一位讀者的評論。

因為是抱着學習的目的,所以筆者不可以説得太多來獻醜,這就要提請讀者諸君來做最後品評:説關羽其疾如風、張飛不動如山、趙雲難知如陰是否貼切?還有哪位三國名將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震?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259 字。

轉載請註明: 其疾如風,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這些評語適合哪位蜀漢五虎上將?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