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讀:説到IP和品牌,你能分清楚這兩個概念的區別嗎?很多人認為這是同一事物,但IP的範圍比品牌廣闊,同時包括商標、著作權和專利等產生的各種無形資產,品牌無形價值是IP無形資產中的一種。本文作者列舉了三個例子,來分析如何用IP賦能品牌,希望對你有幫助。
有一位羣友想查閲國外關於IP設計的資料,在外網搜Intellectual Property design,或者Intellectual Property image,卻完全搜不到。
羣友問我:這是為什麼?
我説:國外沒有IP概念的,英語裏IP只是知識產權縮寫。
羣友:所以IP這個概念的根源是來自哪裏的呢?
我説:就是中國啊,在中國被髮揚光大了。
IP這個詞,看起來是英文縮寫,其實是中國人自己發展出來的。
中國的文字,天然需要高度豐富涵義的單詞,同時表達很多意思,最好是一個字或詞,既能代表具象的物體,又能代表抽象的哲學理念。
最代表的就是——道。
“道”既是道路,又是道理,《道德經》説”道可道,非常道“,所以”道“可不是普通的字,它代表着天地萬物演變的終極真理,和人修煉、感悟、昇華的根本方法。
如果把“道”譯為Road或其他任何一個單詞,都遠遠不足以還原出“道”的豐富涵義,所以,國外乾脆把“道”音譯成“TAO”,沒有任何本來意思的TAO,反而更能體現“道”的玄學奧妙。
IP這個詞也一樣,看似英文縮寫,其實是個典型的漢語抽象概括詞,既代表各種內容,又代表內容的各種商業應用,還能代表各種文化符號,等等。
IP像諸子百家中的一家,儒家、墨家、名家、陰陽家、IP家……
如果讓老子來描述IP,老子會説:“IP者,道也”
很多人搞不明白IP是正常的,容易對品牌和IP產生混淆也是正常的,因為IP極簡、又極其豐富,極具體、又極抽象奧妙,真的像“道”一樣。
如果真的要對IP下一個定義,我相信,這個定義應該是:泛指有文化沉澱價值的、有商業持續開發能力的各種無形資產。
用更簡單的公式表述:
IP價值=文化價值+商業價值
所以,IP的範圍比品牌廣闊,同時包括商標、著作權和專利等產生的各種無形資產,品牌無形價值是IP無形資產中的一種。
從現在到未來,品牌的無形價值會越來越IP化,品牌需要IP的文化能和情感能才能擁有粉絲,形成社交貨幣的流通。
這正是品牌需要做IP的原因。
企業當然以品牌為中心,但品牌還需要各種IP的賦能,才能如魚得水一樣,在新媒體新網絡中暢遊,成為具備社交貨幣魅力的IP化品牌。
未來每個企業,可能都會有一個IP能量池,裏面有各種的IP,自創的、聯名的;產品的、內容的;虛擬的、真人的,等等,不斷賦能給企業的品牌。
IP對品牌的最重要作用,就是賦能。
用IP賦能品牌。光這麼説還是太抽象了。
下面,我會用3個不同案例,將IP如何賦能品牌生動展現出來……
01 元氣森林是IP賦能,不只是品牌定位。
很多人都有一個感覺:元氣森林起了個好名字。
元氣森林之所以成長這麼快,這個好名字是加了不少分的。
但這個名字究竟好在哪裏?
我曾經看過一篇專業文章,對元氣森林的產品、經營都分析得很有道理,唯獨在名字上的分析,有點隔靴搔癢。
那篇文章認為,元氣森林這個名字,代表着”像日本產品的高品質“的定位,這個認知的侷限性非常大,完全忽略了名字背後的IP亞文化。
元氣森林的核心消費者:Z世代,是對資訊高度敏感的、網絡化生存的一代人,他們根本不會真的相信元氣森林是日本產的,只要在社交網絡上和同伴一交流就知道。
這種認為“元氣森林代表日本產品定位”的看法,完全是某些老一輩子人的錯誤理解,他們還停留在上一代營銷傳播觀念,認為自上而下的定位灌輸有用,出口轉內銷有用。實際上,元氣森林曾經在日本註冊想冒充,這一點早就被人挖出來,挖得體無完膚,被人詬病。
Z世代真正被元氣森林打動的,是其背後代表的的IP亞文化。
元氣森林是一個IP化名字,最重要賦能是二次元亞文化,而不只是品牌定位。
“元氣”,是動漫IP、二次元、ACG文化中最重要的名詞概念,深得年輕人熟悉和喜愛,代表活潑、有精神、樂觀向上的活力。
同時,元氣又是一個古老的中國文化名詞,“天地成於元氣,萬物乘於天地”,這也深得喜愛中國傳統文化之Z世代們的心。
所以,傳統品牌定位不足以發現元氣森林的心智魅力。
更重要的,元氣森林是IP化名詞,在其後面,代表了整個二次元亞文化,代表了年輕人喜愛的內容和生活方式……
對既熱愛傳統文化、又深受日系二次元文化影響的95後Z世代人來説,元氣森林這個名字,非常有利於獲得好感和文化共識,覺得這個品牌是屬於自己的,實現情感與文化的連接。
元氣森林還有一系列IP化的產品名,每一款產品,其實都對應着一種年輕人的亞文化IP代碼。
比如,“燃茶”這個名字,對應的就是年輕人的“燃系”文化。燃系是一個來自二次元文化的名詞,專指以青春熱血為主題的動漫內容。
而“外星人”電解質水功能飲料,對應的則是科幻亞文化,也是越來越受年輕人喜愛的內容。
還有“乳茶”,一直用著名的動漫IP進行聯名產品包裝,使之具有濃烈的青春氣息。
還有健美輕,顯然是對應年輕人的新健身文化;滿分微氣泡,則很容易讓學生黨產生共鳴。
所以,元氣森林的品牌打造思路,和過去主流的品牌打造思路,有一點明顯的不同是——
元氣森林的名字,既是品牌又是IP文化符號,所以自傳播屬性更強,甚至有可能成為社交貨幣。
所以元氣森林的增長力,並不只是因為無糖新品類和有錢,還因為有IP化屬性在底層做了支撐。
如何用IP賦能品牌的第一個秘密:
如果是新品牌,不妨起一個IP能量遠遠大於自身的名字,就能從背後的IP文化母體中,源源不斷汲取能量,更快獲得核心消費人羣的喜愛。
02酒鬼酒,更早的IP賦能品牌,來自黃永玉作品的賦能。
並不是有了IP這個概念,才有IP化品牌。
早在IP概念出現的幾十年前,就有了IP化品牌。
代表就是酒鬼酒。
酒鬼酒是IP賦能品牌的經典案例。
上圖是酒鬼酒的產品和包裝。上面有一幅酒鬼的國畫,一個麻袋的包裝。
這幅畫、和麻袋裝,都是黃永玉先生的作品。
從一開始,這些作品的文化價值是大於酒鬼酒這個新品牌,所以才能賦能,讓品牌和產品從誕生初始,就獲得了高賦能,高價值。
所以在當年,在上世紀90年代,酒鬼酒就能賣300多元,而且非常暢銷,其影響力綿延至現在。
如何用IP賦能品牌的第二個秘密:
企業如果做IP,打造的IP要在文化和共情上強於品牌,或不同於品牌,才能真正為品牌賦能。不要把IP附屬於品牌、受限於品牌。總做些無法賦能品牌的東西幹嘛?浪費時間。
IP是要賦能的,能量不能獨特於品牌,怎麼賦能品牌,為品牌加油?
03 文化營銷不等於做IP,孵化文化符號的才是。
前一陣子,有位IP蛋炒飯的羣友問我:
“我發現自己有點分不清品牌和IP的區別,比如一個品牌做文化營銷和情感營銷,是不是就是在做IP了?我感覺和你説的一樣,也有情感能和文化能啊。”
我説不一定,有可能是,也有可能不是。
比如某著名品牌,這裏就不説名字了,在每一年春節前,都會做幫助大家過年回家的情感營銷活動,也加了不少文化活動。
這個品牌在做情感營銷,以及文化營銷,但不是在做IP。
因為,這個情感營銷僅僅是活動,其中並沒有塑造出獨特的、能成為專屬知識產權的文化符號,就沒有打造IP。
但如果品牌的營銷活動,每一年都持之以恆、塑造了一個特別的角色,如果這個角色有人設、有性格、有形象,就能將情感營銷活動,變成圍繞角色為中心的IP運動。
這才是在打造IP。
這個IP化角色由於結合了春節回家的共情,又結合了各種文化活動,再加上這個品牌又有錢推廣……就能發展出粉絲,就能超越原來的營銷活動、獨立發展起來。
粉絲們會用這個IP化角色,進行各種網絡交流,企業也可以用這個IP化角色,衍生出禮品、商品,和更多的內容,甚至遊戲。
當然,IP不一定是角色形象,也可以是獨特的道具、獨特的場景、獨特的文化標識,總之,能形成知識產權專屬的文化符號,都行。
企業打造IP,是為了打造社交貨幣,能夠為企業創造出、遠遠超過原有營銷活動的能量,還能賦能品牌。
這就是做不做IP的差別,不做是營銷活動結束了就結束了,做了則有可能自發展和破圈。
但這個品牌沒有這樣做,所以,他們的春節前大型營銷活動,成果實際上是雷聲大,雨點小,尤其是後續的擴展能力就小,活動結束就什麼都沒有了。這麼多年都是如此。
很多品牌的市場部都是如此,寧可做一場看起來不錯的營銷活動,結束就結束了,KPI效果也實現了。
如果做IP,要考慮的事情就太多了,不會隨着營銷活動結束而結束,還要繼續孵化培養,這要付出的精力很多,還不一定符合市場部的KPI。所以,市場部往往寧可再做另一場活動,獲得KPI成績,也不一定願意做IP。
因此,能不能成為可獨立發展、自傳播的文化符號,是企業能不能打造IP的關鍵特徵。但是,這需要企業的市場營銷的指標,和目標進行革新,才有可能做出IP。
如何用IP賦能品牌的第三個秘密:
企業如果要做出IP,就要讓營銷活動、公關活動、廣告運動,都參與到打造IP的過程中,不是空洞的説長期打造品牌,而是將品牌建設,具體、具象為一個個IP的長期孵化。
IP不只是一次營銷活動,後者只是一個節點,節點與節點之間,需要內容的不間斷、情感連接的可持續。
最後説一個企業的誤區:以為做IP就是做個吉祥物就行,其實遠遠不夠,尤其是當吉祥物只是品牌的附庸時,能發揮的作用,和鹹菜差不多。
鹹菜就是放到哪裏都可以吃,沒菜的時候也能下飯的東西,就是鹹菜。
把IP做成鹹菜,對於賦能作用會非常低微。
IP的價值其實大得多,可以直接賣產品,也可以為讓老化的品牌有新活力,也能讓新品牌上勢。
比如一個品牌老化了,解決品牌老化的一種辦法,就打造一個非常新潮的IP文化符號,先做起來,就能反過來賦能品牌,反哺品牌的革新。
又比如,一個新品牌的影響力和知名度不足,這時候,通過借勢文化、或有鮮明個性的個人IP,是能快速見效的。
最後總結——
- IP對品牌的最重要價值,是賦能,用IP賦能品牌。
- 企業打造的IP如果不能賦能品牌,其實特別雞肋;
- IP只有超越品牌或迥異於品牌原有價值,才真正賦能。
IP者,道也,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兩篇參考文章:
《內容營銷的蝴蝶翅膀》
《用最簡單的思路做IP》
#專欄作家#陳格雷,《超級IP孵化原理》作者,IP孵化人,微信公眾號:IP蛋炒飯(ID:IPCOOK)
本文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於 CC0 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