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一項新的研究發現,小鼠眼球表面並不是無菌環境,而是存在一種細菌,並且這種細菌很不一樣,可以幫助殺滅外來致病菌。
據美國《免疫學雜誌》11日發表的新研究,至少有一種叫乳腺炎棒狀桿菌的細菌能長期生活在小鼠眼球表面。負責研究的美國國家衞生研究院下屬國家眼科研究所免疫學家蕾切爾·卡斯皮在一份聲明中説,曾有研究在人眼中發現過細菌DNA(脱氧核糖核酸),但之前沒有證據證明真有細菌生活在眼睛中,新發現令人驚喜。
在這項研究中,卡斯皮等人首先提取小鼠眼結膜樣本進行培養,結果在其中發現了乳腺炎棒狀桿菌的存在。進一步研究發現,在有致病微生物入侵時,乳腺炎棒狀桿菌可誘導產生一種叫IL-17的免疫分子,將免疫細胞“召喚”到眼睛感染區域並殺死外來致病菌。
研究人員還把眼睛裏有乳腺炎棒狀桿菌和沒有這種細菌的兩組小鼠放到同一個籠子裏共同生活數週時間,結果顯示乳腺炎棒狀桿菌不會在這兩組小鼠之間傳染。研究人員分析認為,乳腺炎棒狀桿菌不會通過接觸傳染,而可能是通過母親傳給後代,從而證明乳腺炎棒狀桿菌是小鼠眼睛裏的“常駐居民”,而非入侵的外來“訪客”。這推翻了此前有關眼睛裏沒有細菌存在的看法。
卡斯皮表示,正常情況下,乳腺炎棒狀桿菌刺激產生有益的免疫反應,但如果免疫系統過度活躍或者不夠活躍,也有可能產生問題。例如,老年人的免疫系統通常功能較弱,這可能會使乳腺炎棒狀桿菌失控,從而致病。
目前,研究人員正在研究眼睛裏還有沒有什麼細菌,看看這些細菌能夠起到什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