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陶淵明名句賞析 五柳先生名著有哪些
“五柳先生”陶淵明名句賞析,五柳先生名著有哪些.陶淵明是我國東晉時期著名的詩人,也是我國田園詩派的開創者。陶淵明名潛字元亮,後人都稱他為“靖節先生”,他給自己起的號是“五柳先生”,原因是在他隱居之所附近種着五棵柳樹。從陶淵明的自號中便能看出他是一個怎樣隨性而又率真的人。陶淵明是一名極其出色的文學家。辭賦家、詩人,流傳下來的陶淵明名句也有很多,讓我們一起看看這些陶淵明名句吧。
陶淵明畫像
最被後人津津樂道的陶淵明作品,非《桃花源記》莫屬,甚至還被選入了大多數學生課本中。《桃花源記》中有這麼一句:“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講的是在桃花源中看到的村民們的生活狀態,無論是年紀很小的稚兒,還是年事已高的老人,都是一副高高興興的樣子。從這句話中,能讀到的是陶淵明所向往的寧靜、怡然自得的生活,不為外物所擾,不被世間的功名利祿所傷,人人心平氣和地生活着,這也是陶淵明自己十分嚮往的生活環境。
在《歸園田居》其三中,有這麼幾句詩:“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講的是陶淵明怡然自得的隱居生活,儘管自己不擅長打理農事,搞出了“草盛豆苗稀”的滑稽事,但是仍然每天一大早便去打理田地了,一直到月亮升得老高才揹着鋤頭回家。這既是對自己農耕生活的描述,也是對自己不再為了五斗米折腰的自豪。整日的躬耕讓自己回到了最理想的狀態,沒有官場的浮名利祿,自己生活得十分安然自得。
可以説陶淵明的隱居生活,都描繪在了他的詩裏。
陶淵明簡介
陶淵明,又名陶潛,字元亮,被世人成為靖節先生,家鄉位於潯陽柴桑。他是東晉末期至南朝宋初期頗為著名的偉大詩人、辭賦家,擁有眾多優秀作品流傳於世。陶淵明曾踏入仕途,先後出任過江州祭酒、建威參軍等官職,最後一次出仕擔任的是彭澤縣令這一官職,上任八十幾天後就辭官離開,就此歸隱田園。
陶淵明
陶淵明的家境最初並不差,畢竟從關於他父親擁有小妾的歷史記載來看,他的家境不會差到哪裏去,而自他父親去世後,他們家才逐步走向沒落。從陶淵明的詩作中可以發現到了他二十歲的時候,他們家的生活已經相當貧寒了。
陶淵明自小就學習儒家經典,喜好悠閒寧靜的環境,早年陶淵明曾受過儒家和道家的教育與思想薰陶,因此他曾身懷遠大志向,也曾非常向往自然,這為他之後辭官歸隱田園打下基礎。陶淵明在二十歲的時候踏入官場,開始他為官生涯,以求生計。而在官場動盪欺負十幾年,喜好自然悠閒生活的陶淵明早已厭倦了那種充滿利益算計的官場生活,最終還是選擇辭官歸隱田園,遠離塵世官場。
陶淵明的成就並不在官場,最大的成就還是在文學方面。陶淵明在文學方面的才華極高,所著詩作文章皆是極為優秀的作品,他所著的文學作品流傳至今的共有137篇,其中詩歌125首,文章12篇,被後世之人編集成《陶淵明集》。
陶淵明的號
陶淵明的號是五柳先生,這是他自己取的。至於為什麼取這個號?陶淵明的自傳中有所記載。陶淵明歸隱山林,看見在自家的茅草屋前有五棵柳樹,便把五柳拿來當做自己的號。陶淵明的還有一個號叫做靖節先生,這是他的好友給他寫的諡號,這也是後世對他的尊稱,靖節兩字表達了先生不貪戀榮華,志向高遠的品格。
陶淵明畫像
陶淵明是出生沒落的官宦之家,受到曾祖積極進取的影響,對外祖父的高潔品行也有所繼承。陶淵明同時具備道家儒家兩種修養。陶淵明在四十一歲之前渴望能夠固建功立業,揚名立萬,先後做過祭酒、參軍等。四十一歲後,由於局勢的動盪以及官場的腐敗,陶淵明對現實感到強烈的不滿,決定歸隱山林。在辭官後的第二年,陶淵明的家鄉遭遇到了火災,他的生活及其窮困,可是陶淵明沒有抱怨,仍然樂觀的生活。後來朝廷打算徵他為高官,甚至刺史親自出面勸説,陶淵明始終堅持自己隱居山林的志向沒有出仕。不久之後陶淵明就去世了,被葬在了廬山南坡,不僅有着詩人筆下的山林景緻,還表示出了他高遠的品行與志向。
陶淵明是中國古代享有盛譽的大詩人,但是他的詩文才學在他去世幾十年後都沒有得到肯定,人們讚歎地都是他的品德。後來陶淵明的詩越傳越廣,影響力越來越大。隋唐時期,越來越多的詩人喜歡閲讀五柳先生的詩,這時先生的文學才華得到了充分肯定。
陶淵明的故事
陶淵明作為頗為著名的偉大詩人,歷史上有很多的關於他故事,例如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至今仍然是一則美談,還有白衣送酒、葛巾漉酒、顏公付酒錢等世人熟知的故事流傳至今。
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
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出自《晉書陶潛傳》,故事主要發生在陶淵明最後一次出仕時期。公元405年的秋天,陶淵明為了家中的生計,前往距離家鄉不遠的彭澤縣當縣令。就在這年的冬天,陶淵明在彭澤縣上任八十一天時,恰逢潯陽郡的督郵前來彭澤縣巡查公務。潯陽郡的督郵是個名叫劉雲的人,他兇殘狠厲的為人以及貪婪的個性在附近非常有名,每年兩次都以巡視為藉口向各縣索要賄賂,如果不給賄賂的話,他就會栽贓陷害那個人,因此,他每次巡視完畢後都是滿載而歸的。
這次前來彭澤巡視的督郵是個非常傲慢又庸俗的人,他一到達彭澤的旅館,就命縣吏叫縣令去見他。陶淵明雖然相當瞧不起那些貪圖富貴、狐假虎威的人,但是也不得不去見一見,於是他就立馬動身去了。沒想到的是卻被縣吏阻攔,而且還被告知參見督郵需要身穿官服,並且要束上大帶,不然是失禮的表現,會被督郵趁機大做文章的。這下子,陶淵明再也不能忍受了,長嘆一聲後説自己怎麼能為了五斗米的俸祿而低聲下氣地向那些小人獻殷勤呢。
説完之後,陶淵明就取出自己的官印,並且寫了一封辭職信,離開了彭澤,而彭澤縣令這個官職陶淵明只做了短短八十多天。
對陶淵明的評價
對於陶淵明的評價,用幾句話都不能完全説清陶淵明到底有多優秀,總的來説,他是一個非常偉大的詩人,可以説是漢魏南北朝八百年間最為傑出的詩人。在世人眼中,陶淵明還是一個悠閒飄逸、不熱衷於名利的詩人,就好似一個不在世俗之中的隱士,他的諸多詩作都表達了他歸自然生活的喜愛與對官場之類的厭惡。
陶淵明畫像
陶淵明雖然自二十歲時為求生計踏入官場,但是功名利祿並沒有使得陶淵明隨波逐流,與官場上那些為了利益算計他人的那類人一樣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而忘記自己的本心。陶淵明自幼就是喜好寧靜悠閒的人,也因此十幾年的官場生涯並沒有讓他被利益矇蔽雙眼,反而使他更為厭惡充滿利益的官場生活,使他最終決定辭去官職,歸隱田園。可見陶淵明是個淡泊名利的人,寧願迴歸田園過清寒的生活,也不不願在官場中沉浮。
陶淵明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那些他所寫的詩歌,他所寫的那些詩作中不管是飲酒詩,還是詠懷詩,亦或是田園詩,都是極佳的詩文作品,被世人紛紛傳頌與讚揚。即使是現今,仍然有人將陶淵明的詩作作為自己的精神標杆,雖然在現今社會中,沒有人能夠做到如陶淵明那般遠離塵世與利益,放棄所有歸隱山林以逃避利益競爭,但是卻可以學習陶淵明身上那種安貧樂道、不隨波逐流的精神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