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一生是坎坷不幸的,正是這顛沛流離的一生和他自由崇高的靈魂相對比,他才顯得這麼的可愛可敬,他曾這麼説過:“豈使此人名揚宇宙而枯槁當年”。但其實李白確實做到了,在他在世的時候,心中的抱負無法得到施展,但是他的詩篇卻讓他得到了不朽。
李白晚年
晚年的李白是比較淒涼的,因為在安史之亂的時候做了永王李麟的幕僚,所以在李肅登位之後,李白差點就被殺了,雖然因為好多人的幫忙,李白最後得以逃過一死,但是還是被流放到了夜郎。在這段時間雖然悽苦,但是李白也趁此機會造訪了不少的名勝古蹟,他遊歷了降下,江陵,後來半路上得到釋放,又從洞庭回到江夏,轉至廬山,決心專心學道。
雖然李白仕途一直不順,雖然幾次被流放,但是李白一直抱着一顆施展抱負,匡扶社稷的心,即使是後來61歲的時候,他看到李光弼出兵鎮壓史朝義,依舊想要請纓入軍,但是因為生病不得不中途而反,之後李白來到當塗,寄宿在了李陽冰處,這個時候他已經病重了,雖然也曾出去旅行,但那時他最後的告別旅行,在762年的秋天李白病逝在了當塗。留下了絕筆《臨終歌》一首。
可以説李白的晚年是非常淒涼的,不只是政治理想不得實現,生活也非常困頓,甚至年邁的他不少的生活費用都是友人接濟的,而讓李白最無奈的還是他這一生追求着報效國家,展現自己的治國才能,但是直到死都沒有得到過重用,因此在絕筆詩中才會塑造出一隻“中天摧兮力不濟”的年邁大鵬。
李白寫了多少首詩
詩仙李白是中國文學史上最有名的大詩人,如果把文學比作一種武器,那麼李白的詩歌就是所有武器中最華麗的一種,也是最自由的一種,在他的筆下,沒有束縛,不按常理,不按世情,以一種常人難以想象的自信展現着自己的內心。
李白望月
縱觀李白的一生,他創作了很多的詩歌,在全唐詩之中收錄了其中的900多首,而到了現在又陸陸續續補充了一部分,大概有1000多首,而李白自稱自己有萬首詩,至於是真有這麼多失傳了還是李白酒後的豪言,或者説放在心中還沒有寫出來就不得而知了。李白生在盛唐時期,安史之亂的時候他已經老了,所以李白的詩歌大多浪漫氣息濃厚,豪氣十足,無論是七言詩,還是五言絕句都是史上少有的名篇佳作,是中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
李白一生詩作頗豐,流傳甚廣,這裏為大家介紹一首流傳最廣的《靜夜思》。這首詩大概隨便找個小學生都會背,作為中國現在流傳最廣的詩歌之一,它實在是太樸實了,沒有什麼複雜的詞彙,也沒有深奧的引用化用,簡簡單單的話語,就像是兒歌一樣,卻打動了無數的成年人。“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坐在牀上,月光照在地上,或許很多人覺得奇怪,既然在牀上為什麼抬頭就能看到月亮呢?難道房子破了嗎?其實不然,馬未都等人認為“牀”並不是現在的牀,而是一種長板凳,試想一下,當時李白坐在板凳上,喝着酒,看看月亮,想起了故鄉,多麼詩意啊。
李白一斗詩百篇
唐朝時期,尤其是盛唐時期,有不少文人墨客都非常喜歡喝酒,為此杜甫還親自創作了一首有名的《飲中八仙歌》其中提到李白時這麼描述,“李白斗酒詩百篇”,也有人説是“李白一斗詩百篇。”雖然説法不同,但是都説明了李白才氣過人,他喝酒作詩更是世所聞名。
李白喝酒作詩
杜甫的這首《飲中八仙歌》是以喝酒為紐帶,聯繫了當時有名的八個人,其中包括著名詩人賀知章,當時的左丞相李適之等等,這些人的酒量都非常高,比起李白來説有過之而無不及,所以這裏杜甫要重點描述的並不是李白能喝這件事,而是李白的詩才和豪氣,杜甫這麼寫道“斗酒詩百篇”,喝一斗酒的時間能夠寫出上百篇的詩歌來,可見李白的才氣,而且之後更是展現了驚人的豪氣。
且看杜甫的描述“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皇帝來傳喚他,他連衣服都不穿好就去了,還説自己是酒中仙,這樣的豪邁又豈是一般人能夠做到了。從中可以體現出李白不屈服於權貴的霸氣豪邁,而且李白的喝完酒之後還隨便就睡在了酒家之中,更表現了他的自在隨性。這裏的着重點不是李白喝了多少,而是他一邊喝,一邊寫詩的才華,和那種自由自在的豪氣。
那麼問題來了,雖然兩種説法的意思相近,但是到底當時杜甫寫的是“一斗”還是“斗酒”呢?一般來説現在認為原文是“李白一斗詩百篇”,而另一種説法則是後來人取其詩意的説法。
獨坐敬亭山 李白
素有詩仙之稱的李白,他有着遠大的人生目標和抱負,但卻一直懷才不遇,無法實現自己心中的理想。這種懷才不遇的心情,在李白遠離京城十多年後到達了頂點。從他所寫的《獨坐敬山亭》中,我們能夠窺的李白當時無奈而落寞的心情。
《獨坐敬山亭》
其實,大詩人李白還是有過一段為官的經歷的,公元742年即天寶元年,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唐玄宗翻閲了李白的詩集,當即驚為天人,封李白為翰林,讓李白隨時侍奉在自己左右。但唐玄宗對李白的賞識引起了一些人的嫉妒,那些人紛紛在唐玄宗面前詆譭李白,李白才當了沒多久的翰林,就被放逐出了京城,遠離了政治中心。
而《獨坐敬山亭》這一首詩就創作於公元753年即天寶十二年,根據時間來推算,李白那時候已經遠離京城十二年了。李白出門遠遊的十二年裏,發生了許許多多的事情。長期漂泊無依的生活,使李白嚐遍了人世間的辛酸苦楚,看透了世態炎涼。雖然李白的性格一直都是如此樂觀豁達,但心中還是會有懷才不遇的憤懣之情以及一絲絲的孤獨之感。
從《獨坐敬山亭》一詩中,我們能夠很明顯的體會到詩人的孤單、寂寞以及落寞的心情。詩中所寫的意象,如飛鳥、孤雲、敬山亭等都是孤孤單單的,形單影隻,正如詩人自己。李白在那時已經不復當年的風采了,他獨自一人來到敬山亭,獨自許久,觸景生情,感到十分的悲涼。李白看着眼前的風景,於是借景抒情,抒發自己心中的孤獨與無奈之情。
靜夜思 李白
唐代大詩人李白所寫的詩歌琅琅上口,雖然篇幅較小,但卻藴含着深刻的意義。李白在歷史上素有詩仙的美譽,李白筆耕不輟,寫下了無數膾炙人口的詩歌,同時這些詩歌也是我們研究李白生平經歷的最好資料。
思念家鄉的李白
《靜夜思》是李白較早時期所寫的一首詩了,大約寫於公元726年即唐開元十四年,李白在那時應該是二十六歲。根據史料可考,李白於公元724年時,拜別父母離家遠遊。李白寫下《靜夜思》的時候他已經離家近兩年了,可想而知,李白是想念家中的親人,有了思鄉之情。在一個秋季的夜晚,詩人李白在牀上輾轉反側無法入睡,無奈之下只得起身。李白站在小窗邊,抬頭便能看到天邊的一輪圓月。這就樣猝不及防的,李白想起了遠在千里之外的故土,不知道自己家中的親人是否安康幸福,一股思鄉之情油然而生。
《靜夜思》全篇只有短短的四句,僅二十個字。這首詩跟李白一貫所寫的詩歌有着很大的不同,它沒有華麗的辭藻,更沒有運用各種奇特的藝術手法,只是簡簡單單。但這首詩卻有着神奇的魔力,寥寥幾字卻耐人尋味,吸引着離家遠遊的遊子們為之傾倒。全詩從“舉頭”到“低頭”,生動而形象的揭露出了詩人的心理活動,讓讀者能夠深刻感受到詩人當時思念家鄉的心情。千百年前,詩人因為思念親人,思念家鄉,在深夜裏不能安然入睡。千百年後,亦有離家的遊子有着同樣的心情,同樣的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