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山西 讀歷史 品故事 史話皋狼之七:
皋 [gāo]狼就是指站在水邊高地上的狼,皋 [háo]狼是指嚎叫着的、或者嗷嗷叫的狼,也可理解為飢餓難忍、嗷嗷尋食的餓狼,總之都是指狼的生存環境和生命狀態。這裏的皋泛指水邊高地或沼澤、湖泊、河岸,如江皋、漢皋、“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鶴鳴於九皋。”
皋的異體字有:咎、皐、睾、臯、、、鼛
皋 [gāo]
(1) (形聲字。白形本聲。“臯”為“皋”的俗字)
(2) 同本義。泛指岸邊,水旁陸地 [marshland]
皋,指澤邊地。從白。白者,日未出時,初生微光也。曠野得日光最早,故從白,從本聲——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
牧隰皋。——《左傳·襄公二十五年》
亭皋千里。——司馬相如《上林賦》
河溢皋陸。——《史記·孝武紀》
江皋河瀕。——《史記·賈山傳》
步餘馬兮山皋,邸余車兮方林。——《楚辭·屈原·涉江》
(3) 如:皋渚(水邊地);皋陸(水邊平地);皋隰(水邊低濕地);皋滸(高岸和水邊);皋壤(澤邊窪地);皋蘭(生於水澤邊的蘭草)
(4) 沼澤 [marsh]
鶴鳴於九皋,聲聞於野。——《詩·小雅·鶴鳴》
江皋河瀕,雖有惡種,無不猥大。——《漢書·賈山傳》
(5) 如:皋澤(沼澤地帶);皋藪(水草叢生的沼澤地帶);皋壤(澤邊之地);皋原(沼澤和原野);皋圃(池澤園圃)
(6) 水田 [paddyfield]
耕東皋之沃壤兮。—— 《文選·潘岳·秋興賦》
(7) 高地 [highland]
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陶潛《歸去來兮辭》
(8) 皋比。狼皮、虎皮;古人坐虎皮講學。後因以指講席 [seat]
公子偃……自 雩門竊出,蒙皋比而先犯之。——《左傳·莊公十年》
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洸洸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孫、 吳之略耶 —— 明· 劉基《賣柑者言》
餘兩幼兒曰橙曰:陶,丈為啓蒙,設皋比焉。——清· 龔自珍《哭鄭八丈》詩自注
(9) 通“鼓”鼛 [drum]。《周禮·冬官考工記》 人為皋鼓。《注》大鼓也。《又》為皋陶。《注》鼓木也。如:皋鼓(大鼓名);皋陶(鼓的木框)
(10) 通“高”。與下卑相對[high]。如:皋檠(高的燈架);皋門(古時王宮的外門)
(11) 通“咎”( jiù)。罪過 [guilt;crime] 魯人之皋,數年不覺,使我高蹈。——《左傳·哀公二十一年》
(12) 通“櫜“,古代車上用來盛東西的大袋子;也泛指袋子,借指收藏盛裝盔甲弓矢的器具用的袋子。
(13)通“羔”,《禮·檀弓》高子皋。《注》孔子弟子,名柴。《論語》作子羔。(14)睾。《荀子·大略篇》望其壙皋如也。《注》高貌。《莊子·危言篇》《列子·天瑞篇》俱作睾如。《後漢·馬融傳》皋牢陵山。《注》皋牢,猶牢籠也。《荀子·王霸篇》作睾牢。
(15)或作滜。《史記·曆書》百艸奮興,秭鴂先滜。《注》子規先出,野澤而鳴也。
(16) 農曆五月的別稱 [May]。如:皋陰(五月的寒氣)
(17)複姓。東山皋落氏,赤狄別種。
(18)複姓。赤狄別種。通“咎”,春秋時隗姓赤狄部落名。在今河南安陽市西南。
《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狄人伐 廧咎如,獲其二女,叔隗、季隗,納諸公子。” 杜預注:“廧咎如, 赤狄之別種也。”楊伯峻注:“廧音牆,咎音高……廧咎如約在今山西省太原市一帶。或雲在河南安陽市西南。筆者認為,廧咎如就是從作風作派有點象羌族人和皋狼族人,是春秋時期由隗姓發展而來的赤狄部落名稱。
皋 [háo] 字的另一個意思隨着讀音的變化引申出新的意思,就是呼號、長聲的號叫,如"來瞽令皋舞"。
《説文解字》:皋,氣白之進也。皋謂氣白之進,故其字從白夲。氣白之進者,謂進之氣見於白氣滃然者也。皋與 同音, 訓大白。日部暤訓晧旰。晧旰者,白氣也。暤晧,字俗寫多從白,簡寫從日。頁部顥指白氣,白的樣子,如顥氣:潔白清新之氣。顥古同“昊”,昊天,本指西天,泛指天空。皋指澤者,小雅鶴鳴。傳曰:皋,澤也。澤與皋,析言則二,統言則一。如《左傳》鳩藪澤,牧隰皋並舉,析言也。鶴鳴,傳則皋卽澤,澤藪之地,極望數百,沆瀁晶溔,皆白氣也,故曰皋。後來又引申為凡白進之稱,則如《禮》祝曰皋是也。或皋通假為櫜,指古代車上用來盛東西的大袋子;也泛指袋子,借指收藏盔甲弓矢的器具,或指代用袋子裝。卽《樂記》之建櫜。《禮》:謂禮經也。祝曰皋。士喪禮:復者一人樵,自前東門中屋北面,招之以衣曰:皋某復三。注曰:皋,長聲也。《禮運》亦云:皋某復。按聲長必緩,故《左傳》魯人之“皋”,注云:緩也。召旻皋皋。《釋訓》曰:刺素食也。毛曰:頑不知道也。皆緩之意也。登謌曰奏。謌,或歌字也。登歌,堂上歌也,登高而歌之意。《禮經》或言歌,或言樂,或言奏,實皆奏也。故皋、奏皆從夲。祝也,登歌也,皆有進意。説皋、奏二字篆體從夲之意。《周禮》曰:"詔來皋舞。"樂歸職文,今周禮作來瞽。先鄭雲:或作瞽,皋當為告。後鄭雲:皋之言號。大祝職雲:來瞽令皋舞。後鄭曰:“皋”應讀為“卒嗥”、“呼之嗥”。來嗥者,皆謂呼之入。漢書:高祖告歸之田。服虔曰:告音如暤。《東漢記》《田邑傳》作號歸。蓋古“告,皋,嗥、號”四字音義皆同。如前《左傳》中“皋比”,或通假為高,如《明堂》位皋門,注云:皋之言高也。
從以上皋字用法可見,主要有名詞水邊高地和動詞長聲號叫這兩種意思,這都和狼的生存習性有關,從字面理解,這種皋狼就是站在水邊高地上,吸着水中沼澤地上冒着的白氣、倒吸氣流形成的長聲的的嚎叫的最野蠻的狼種。你可以體驗一下這種倒吸氣流形成的長聲的聲音,就深刻理解了老祖宗們在造字的時候的良苦用心和智慧光芒。
我國的許多城鎮、城市都是由狼羣出沒的荒蠻之地開發出來的,因此許多地名中都有皋字,如甘肅省蘭州市皋蘭縣;世界聞名的長壽之鄉,江蘇省南通市的縣級市如皋,又名東皋、雉皋;安徽省六安市,又名皋城;陝西省安康市嵐皋縣;河北省承德市白雲皋鄉等。
古代漢族傳説中的人物皋陶(gāo yáo)。皋陶是與堯、舜、禹齊名的"上古四聖"之一,被奉為中國司法鼻祖,後常為獄官或獄神的代稱。
康熙字典 複姓。東山皋落氏,赤狄別種。
甲骨文中“狼”字,從字形結構分析,狼似犬,因此左邊的"犬"為形,字形的右邊為甲骨文的"良"字。原本表示一縷光線從洞中穿射而入。"狼"字用"良"做組字構件,因為狼通常夜晚活動,這時,狼的目光如同兩盞青綠色燈光,格外奪目。上古先民以"良、犬"會意,創造"狼"字。
《爾雅》中記載的狼,如《爾雅·釋獸》狼,牡貛,牝狼。《註》牡名貛,牝名狼,辨狼之種類也。《説文解字》記載"狼,似犬, 鋭頭,白頰,高前廣後,從犬,良聲。"《辭源》記載狼為"食肉猛獸"。《新華字典》解釋為"性兇殘",往往集羣傷害禽獸,是畜牧業的主要害獸之一。
山西自古表裏山河,周圍有黃河圍繞,古稱河內、河東、境內有大小河流1000多條,如汾河、沁河、涑水河、三川河、昕水河、桑乾河、滹沱河、漳河等,擁有太行山、呂梁山、北武當山、霍山、恆山、綿山、五台山等五十多座名山,黃土高原丘陵縱橫,處處水邊高地,狼羣出沒。難怪這皋狼對山西情有獨鍾,分封唐叔虞的周成王要把老家在皋狼的孟增分封賜名為“皋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