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還未進入幼兒園時,家長們就會教我們韻母表和字母表,進入幼兒園後我們就會學習拼音,通過拼音學習漢字,漢語拼音是一種輔助漢字讀音的工具,開始於上世紀五十年代,那在拼音沒有普及之前,中國人是如何給漢字注音的?説出來你都不信。
在漢語拼音之前是漢語注音符號,是為漢語漢字注音而設定的符號,以章太炎的記音字母作為藍本,於1913年由中國讀音統一會制定,期間備有“記音字母”,北洋政府教育部在1918年正式頒行了注音字母。注音字母原本共有39個,1920年時改訂順序,增加了一個“ㄜ”,上世紀30年代注音字母改稱為“注音符號”,現今“注音符號”仍為中國台灣地區漢字的主要拼讀工具之一。
但漢字的歷史悠久,無論是50年代出現的漢語拼音,還是上世紀初出現的“注音符號”,都是為了認識漢字,學習漢字讀音,那在更早之前,古人們又是如何學習漢字的?在古時有“直音”、“讀若”、“反切法”等注音方法,“直音”指的是用同音字來注音,產生於漢末,在唐朝時期唐玄度《新加九經字樣》一卷,便主要用直音注音,如“根,音跟”。
“讀若”是擬其音注音,如“芨(jī),讀若急”,是漢代訓詁學家所創術語,傳注多用“讀若”,其餘則見於《説文解字》,如在《説文解字》中:“噲,咽也。從口,會聲。或讀若快。”“反切法”出現在“直音”、“讀若”之後,開始於東漢末年的音韻學是當時的一些儒學受到了梵文拼音字理的啓示,後創制出了“反切”的主營方法,反切的基本規則是用兩個漢字相拼給一個字注音,切上字取聲母,切下字取韻母和聲調。
在《顏氏家訓·音辭》中記載:“孫叔然創《爾雅音義》,是漢末人獨知反語。至於魏世,此事大行。”孫叔然即三國時經學家孫炎,他對反切進行了整理,並編成了《爾雅音義》,不過《爾雅音義》現今已經失傳。隋唐時期的反切則是研究中古漢語(我國南北朝、隋朝、唐朝、宋朝時期的漢語)語音系統的基本資料,隋朝陸法言編輯的韻書《切韻》就是用反切的方法來記錄中古音。
唐朝時期僧人守温取漢字為三十聲母,宋朝時期又補充為三十六字母,以韻書的韻母字作為韻母,“三十六字母”的影響是非常大的,而反切法也是影響甚廣。漢語注音符號便是為改良舊日反切而坐,用以標註漢字讀音;漢語拼音是漢字注音拉丁化方案,最早用拉丁字母給漢字注音其實發生在明朝末年,西方傳教士到中國傳教,於是使用該方法,與著名的傳教士利瑪竇有很大的關係。
《西字奇蹟》是歷史上第一個用羅馬字拼寫漢語的方案,也是我國漢字拉丁化道路之始。
在拼音沒有普及之前,中國人是如何給漢字注音的?説出來你都不信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32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