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小夥菜地“建高鐵”走紅,也是職業教育“穿山跨海”| 新京報快評

由 伯國平 發佈於 經典

職業教育理當成為與普通教育平等的類型教育,技能人才的個性化培養也應制度化、常態化。

張亞東在自家菜地裏“建高鐵”。截圖來自“微建張亞東”賬號視頻

文 | 熊丙奇

據正觀新聞報道,23歲的河南周口小夥張亞東,通過“微建”的方式實現了自己的“基建夢”:他在自家菜地裏讓“和諧號”通了車,在村裏的池塘通了船。將自己的“微建世界”拍成視頻後,張亞東還收穫了60萬粉絲,3億播放量。在10月14日舉行的“出彩河南人”第五屆最美大學生頒獎典禮上,他作為10名“最美大學生”之一接受頒獎。

張亞東菜地裏“建高鐵”,得益於他的職業技術教育經歷。三年前,張亞東踏入鄭州電力職業技術學院的大門,開啓了工業機器人應用技術的學習之旅。這給人們的啓示是,上職業技術院校,也是能讓人生出彩的選擇之一。我國要提高職業教育的地位和吸引力,辦好職業教育,同樣能拓寬學生的成才選擇。

張亞東“造高鐵”走紅以後,不但獲得榮譽、獎勵,而且學校專門為其申報創業項目,還給了試驗場地和項目經費。這會一定程度改變社會對職業教育、高技能人才的認識,也是職業教育一次“穿山跨海”的機會。

但是,要讓職業教育成為更多學生的自主選擇,由學生根據自己的個性、能力,選擇適合的技能人才成長之路,需要切實把職業教育建設為與普通教育平等的類型教育,讓技能人才的個性化培養制度化、常態化。

近年來,針對高中階段的普職分流,我國社會存在一定程度分流焦慮。這是因為職業教育被視為低人一等的教育,普職分流變為普職分層。為緩解這一焦慮,曾有人建議取消中職,普及普通高中教育。

而從教育發展與人才培養規律看,這是不符合學生的個性發展和特色培養的。因為每個學生的個性和能力是不一樣的,在義務教育階段後,統籌推進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協調發展,是因材施教的必然選擇。

只有辦好職業教育,才能給學生多元選擇;重視學生個性培養,才能從根本上緩解教育焦慮。但要體現職業教育的優勢,不能僅以少數職業教育學生的出彩經歷打動學生和家長,而要讓每個選擇職業教育的學生,都能獲得高質量的職業技能教育,通過實施現代學徒制,給技能人才個性化培養。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高中階段學校多樣化發展。這是在之前“推進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基礎上的新提法,意味着中職也將納入多樣化發展體系。這將有利於提高中職教育質量。

我國今年5月1日實施的新《職業教育法》,明確職業教育的類型教育定位,高等職業教育除高職外,還有本科層次,以及碩士、博士層次的職業教育,拓寬了高技能人才的成長空間。

前不久,中辦、國辦也印發意見提出,全面實施“技能中國行動”,健全技能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激勵制度,構建黨委領導、政府主導、政策支持、企業主體、社會參與的高技能人才工作體系,打造一支愛黨報國、敬業奉獻、技藝精湛、素質優良、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的高技能人才隊伍。

這些都是發展職業教育,辦好職業院校的“利好”消息。辦人民滿意的教育,不是都讓學生上名校,而是給學生適合的高質量教育。

期待張亞東們的走紅,能促進社會對技能人才培養的關注度提升,讓職業教育也能“穿山跨海”,並以此推進技能型社會建設,在全社會形成崇尚個性培養,倡導因材施教的教育觀與人才觀。

撰稿 / 熊丙奇(教育學者)

編輯 / 徐秋穎

校對 /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