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大龍貓聊生活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幽雲十六州只是皇家的顏面而已,老百姓其實是根本不關心它在中原帝國手裏還是在遊牧帝國手裏的。
幽雲十六州,即北京到山西大同一線,這裏是農耕與遊牧的分界線,擁有此地,那麼中原王朝就有了抵禦北方遊牧民族入侵的屏障。
幽雲十六州之所以成為中原帝國的傷疤,只是被官方宣傳出來的,宋帝國藉此來給自己軍事力量的孱弱甩鍋而已:不是我們大宋慫噢,只怪幽雲十六州被契丹這羣野蠻人給搶走了!
我們總是有一種錯覺,好像丟了幽雲十六州,從此漢族政權就再也抬不起頭,一直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面,實則不然。
《孟子》早就指出過: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力……地利不如人和……
事實上,朱元璋的明軍一鼓作氣就拿下了幽雲地區,這不爭的事實表明:只要中原王朝實力足夠強大,幽雲十六州根本就不是牢不可破的要塞,遠遠沒有傳説中的那般重要。
那為啥帝國上上下下都瀰漫着對幽雲十六州丟失的遺憾和感傷呢?那就是漢族統治階層榮譽感和自信心的喪失,要談到文治武功,大家都向往漢唐盛世,都有“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的情結。這只是一種以漢族為本位的狹隘民族主義觀。
其實,早在北宋以前,幽雲地區就落入過遊牧民族手中,比如十六國中的前秦以及北魏帝國,這些遊牧帝國都曾牢牢控制幽雲地區,而且還控制着整個北方!
鑑於前秦、北魏都積極推行漢化,中原王朝的統治階層只能痛罵“五胡亂華”,也不曾諉過於幽雲地區。為啥?因為都是一家人!因為隨後的隋唐帝國創造了前所未有的赫赫威名,一掃之前的陰霾!
唐宋之間的五代十國亂世之際,石敬瑭為了從後唐政權手中搶奪皇位,把幽雲地區許諾給了北方新興的契丹作為聯盟的見面禮,並自稱兒皇帝,這一再簡單不過的軍事合作被官方妖魔化。宋帝國把石敬瑭塑造成漢奸,後世所有的髒水都潑過來了:要不是石敬瑭一己私慾出賣幽雲地區,我大宋就能恢復漢唐的輝煌,就能如何如之何。
實際上,石敬瑭是沙陀突厥人,地地道道的胡人!幽雲地區也根本不在他手中,只是一張空頭支票!也就説,石敬瑭不是漢奸,也沒有賣國。歷史總需要替罪羊,像石敬瑭這樣的胡人就成為了最好的替罪羊。
幽雲地區掌握在契丹人手中未嘗不是一件好事,至少對遼宋雙方底層老百姓來説,這絕對是好事。遼國可以用幽雲地區的税收來維持帝國的開支,不必費力南侵;宋帝國則不必耗費大量錢財來守衞幽雲地區,可以專心搞國內經濟社會建設。
所以,教科書上的澶淵之盟意義是十分巨大的,利國利民,遼宋雙贏!用錢買和平一點都不屈辱,30萬的歲幣就能換來一整年的和平,而如果是發動一次戰爭,且不説能否勝利,隨隨便便就是幾百萬上千萬的開支!
一戰功成萬骨枯。北宋末年,宋微宗就派童貫聯合金國收復過幽雲地區,可惜收回來的只是殘破不堪的空城,皇帝和士大夫的面子是滿足了,可苦的還是底層老百姓。
而帝國高層一次次失信,一次次反覆,最終激起了金國的野心,導致靖康之恥,這純粹是自找的。官方當然不能讓皇帝為此買單了,想要恢復漢唐盛世簡直是做夢,受氣包宋帝國只能讓石敬瑭及幽雲十六州來給自己的愚蠢和無能買單。
和平換來的只是皇家的屈辱,卻是高度的繁榮自己老百姓的自由。大家都知道,宋朝是最為開明富庶的朝代,是穿越的首選。作為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宋朝,皇家確實權力不怎麼大,正如宋神宗所言“痛快事一件也做不得”。老百姓的小日子是很滋潤的。
遼金在佔領了幽雲地區後,也效仿宋帝國的一些制度,搞什麼南面大王、南面官,用漢人的邏輯來治理漢人,這些地區的老百姓又何樂而不為呢?陸游所謂的“遺民淚盡胡塵裏,南望王師又一年”只是一廂情願而已,文人墨客的意淫罷了。
只要能吃飽飯,過上好日子,我管你皇帝是姓趙還是姓耶律或者完顏?
這裏有一個問題,究竟何為華夏?只要你認同中原的傳統文化,你就是華夏!只要你能給老百姓帶來福祉,你就是華夏!所以,身為漢人的元好問(詩人)以金朝遺民自居不肯降元,身為漢人的張昶(大臣)以元朝遺民自居不肯降朱元璋。
綜上,幽雲十六州並沒有官宣的那麼重要,地理要塞從來不是帝國的核心競爭力,強大的文化影響力才是。幽雲十六州只是宋帝國皇家心中永遠的痛,卻未必是底層老百姓的痛。
所以,我們國家從不輕言動武,也未曾揚言要奪回清帝國丟失的那些大片領土,戰爭永遠都是失敗的政治。當然,新時代有新的民族觀,該爭的地方還是得爭,畢竟關係國家利益。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