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雉想封自己的孃家人為王。右丞相王陵個性直率,不會察言觀色,馬上跳出來反對,他將劉邦生前“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的盟約搬了出來。呂雉一聽大怒:你這個不知死活的東西,也不知自己長了幾顆腦袋,竟敢跟我作對。事後,王陵被貶,相權被奪。這讓呂雉很得意:哼!沒有你王陵,地球照樣轉!呂雉給孃家人封了王,也沒忘了給審食其好處。原來審食其是個老白臉,他和呂雉早就勾搭上了,二人曾在項羽的大牢中共患難。
劉邦稱帝后,把呂雉冷落了。審食其這人沒什麼別的本事,卻是個情商很高的人,很會哄呂雉開心。能得到呂雉的喜愛與賞識,也算他審食其有福氣。呂雉自然也要給審食其一些好處,於是就升了審食其為左丞相。呂雉也並非薄情寡義之人,只不過她是那種有仇報仇、有恩報恩的人。獨攬大權後,她還提拔了任敖。。任敖是個硬漢子,在劉邦還是泗水高長時,兩人的關係很好。見獄卒對呂雉行為不軌,就賞了獄卒一頓飽拳。出於報恩,呂雉便提拔了他。呂雉是個很有心計的女政治家。她先封劉氏子弟與開國功臣,藉此來平息眾怒,最後才封呂氏子弟。其實,她封的呂氏子弟的地位都在劉氏子弟之上。她這樣做表面上讓人高興,先給你個甜棗嚐嚐,讓你還沒有從甜絲絲的味道中緩過神來,又馬上再給你一棒子。這手段確實很高明,反正已經給你分封過了,不服氣你也無話可説。
水巷是呂堆的私人“菜市口”,凡是得罪過她或者是她看不順眼的人,都會死在永巷裏,張嫣的假兒子就死在了那裏。雖説這假兒子是呂堆從別人那裏抱來的,可怎麼説也是目維的親孫子。這孩子可不像他父親劉盈那麼儒弱,相反,他很勇猛。後來他聽説自己的親生母親是被呂雉害死的,就説長大後要為母親報仇。對呂雉來説,童言已威脅到了她,於是她就找了個藉口,把孩子活活地餓死在了永巷裏。呂雉做起事來真是手段讓人摸不清,她給劉氏子弟封王,封完王還幫劉氏子弟找媳婦。不過,找的媳婦都是姓呂的,她還要求劉氏子弟把呂姓媳婦立為正品夫人。劉友思想倒很前衞,他喜歡自由戀愛,就冷落了正品夫人,寵愛其他姬妾。劉友正品夫人呂氏由於嫉妒,便向呂后誣告劉友想反叛。呂雉聽説後,就把劉友害死了。
呂雉收拾完劉友等幾個劉氏子孫後,還不過癮,又把矛頭指向了劉恆。劉恆也是個聰明人,知道呂雉給他封賞是別有用心,因為在這之前已經死了很多劉姓王,所以劉恆就不接受呂雉的封賞。劉恆不接受封賞正合呂雉的意,這樣她就可以順理成章地封呂姓王了,劉恆也因此躲過了一死。呂雉和劉氏家族也許是前世有仇,她今生變成女魔頭報仇來了。她把劉氏子孫收拾得見了她如老鼠見了貓一樣;朝堂上的臣子們見了她也是敢怒不敢言。並且,不論是地方上、朝堂上,還是後宮裏都佈滿了她的爪牙。如今,整個大漢朝唯她獨尊。可是越平靜的湖面就越是可怕,正如暴風雨來臨的前夕!
呂雉手握大權,劉氏子孫中鮮有人敢站出來向她挑戰,可劉章卻是一個例外。一次,呂雉辦酒宴,讓劉章來做酒吏。劉章就説了規則並請求以軍法來監酒:席間不準私自逃跑,逃跑就殺頭。呂錐只是隨口答應,她倒要看看劉章能玩出什麼花樣。劉章讓眾人都海喝,可有一個呂姓人喝不了,想偷偷逃走,被劉章一劍去砍下了頭顱。劉章這一招,雖沒有動搖呂雉的想基,也算敲山震虎了。
呂雉雖是個寡情的女人,但也並非沒有一點母性。病重的呂怕她死後,大臣們不服氣呂氏掌權,所以她得把後事安排好。呂雉的女兒魯元公主和張敖生的兒子叫張偃,呂雉便封他為魯王。這張偃是個命苦之人,父母早就死了,只剩下他一個。呂雉知道這孩子懦弱無能,便又封了張敖和姬妾們生的兒子為侯,讓他們來輔助張偃。聰明一世的呂雉也會打錯如意算盤。呂雉為人狠毒,對孃家人卻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她感覺自己快撐不住了,就告知孃家人們:皇帝年幼,千萬要提防朝臣們兵變。呂雉死的時候,沒有人給她送葬。這個曾經威風八面的皇后、叱吒風雲的皇太后、想讓呂氏稱霸天下的女人就這樣冷清地消失在了歷史上。
劉章率先發起了誅昌兵變,劉襄也昭告天下。生前,呂雉是把門面支撐起來了,可呂氏家門中卻沒有能成事的人。呂產看事情不妙,竟然派灌嬰迎擊劉襄。呂產真是個豬腦袋,竟然不知道灌嬰對劉氏忠心耿耿,他這樣做反而是幫助了劉氏。呂產更不知道,劉襄和灌嬰早就有約定,兩人一個在濟南郡,一個在滎陽,只要長安有兵變,就兩軍齊發。這倒好,灌嬰反過來誅殺起呂氏來了。劉章有勇有謀,是劉邦孫輩中的佼佼者,帶兵打仗也是數數二的。大戰呂產時,他竟然能以少勝多。據説,兩軍鬥得正激烈時,呂產軍旗突然被狂風折斷,接着天就黑了,嚇得呂產大軍沒有一人敢繼續戰鬥。呂產趕緊逃竄,劉章乘勝追擊。最終呂產無處可藏,竟然藏到了廁所裏。劉章一腳踢開廁所門,見呂產蹲在那裏發抖,便一刀砍了下去,呂產人頭落地。隨後,劉章又斬殺了呂祿。
呂產、呂祿已被除掉,大蚱蜢被逮着了,小蚱蜢就不足為患了。此時,周勃開始大開殺戒。不論是朝堂上的要員,還是地方的芝麻官;不論是白髮老人,還是黃口小兒;不論是魁梧的硬漢,還是手無縛雞之力的女人,只要是呂家人,一律誅殺。如今呂氏的境遇都是拜呂雉所賜。呂雉當初殺劉氏子孫的時候,可沒有心慈手軟過。這也算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