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考駕照要過五個科目,考不過還有徭役風險

面對現在駕照難考的現象,有些人會想,要是在古代多好,可以騎馬馳騁,沒有限制還不用考慮紅綠燈。其實我國曆來是一個法治的國家,就算是在科技尚未發達的古代,在這方面的規章制度也是存在的,想駕車之前必須先考到“駕馬證”,而且考試比現在還要嚴格的多。

古代考駕照要過五個科目,考不過還有徭役風險
日常生活中代步的馬車一般是一匹馬拉,甚至有的是牛車,速度相對比較慢而且大多是走城市路線,所以對車伕的要求並不是那麼高。但是對於為部隊服務的戰車駕駛員,要求十分嚴格,因為衝鋒時是有陣法的,可不是隨隨便便就糊弄過去的。

開得好的話,也許會像造父一樣,馭八匹千里馬載周穆王,最後受封趙城;但如果開得不好的話,按照《睡虎地秦墓竹簡·秦律雜抄》有關於《除吏律》的記載“駕騶除四歲,不能駕御,貲教者一盾;免,賞(償)四歲釿(徭)戍。”如果考察駕車者四次不過關,就要被免職,並且附帶罰四年徭役,而教練呢也要被罰。據小道消息稱,造父之前的教練要求他同時操控六匹馬的繮繩,並且24只馬蹄落地的聲音要節奏一致。訓練的要求都如此之高,那考試的科目都有哪些內容呢?

《周禮·地官司徒·保氏》所言:“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書,六曰九數。”五御就是指駕車的五種技術,即鳴和鸞,逐水曲,過君表,舞交衢,逐禽左。

1、鳴和鸞:“和”與“鸞”是馬車上兩個部位的鈴鐺,要求駕車的時候,它們發出的聲音要協調。這和現在的“油離配合”有那麼點相似哈。

古代考駕照要過五個科目,考不過還有徭役風險
2、逐水曲:驅車沿着曲折的水溝邊前行,而且不能讓馬蹄涉水,就類似於現在行駛在S行彎路上不能壓線一樣。

3、過君表:在插着旗子的轅門中放置一些石墩作為障礙物,車頭兩邊與石墩的間隙只有五寸,車伕需要恰好從中經過。這是把直線行駛、繞樁和倒庫移庫都考了一遍。

4、舞交衢:駕車在交叉道上,往來馳驅,旋轉適度,要合乎節拍,有如舞蹈。這不是直角轉彎,這是在花式秀車技。

5、逐禽左:驅車追趕禽獸,並把禽獸阻攔在左邊,方便弓箭手射殺。路怒症的駕駛員,估計過不了路考這關。

古代考駕照要過五個科目,考不過還有徭役風險
一套流程走完,駕照考試就算通過了。但若想怎麼開就怎麼開,那就想多了。

秦漢時期就出現了保辜制度,就算肇事方要在一定期限內對受害人的傷情變化負責,如果受害人在限期內掛了,那肇事方也就等着陪他去吧。到了唐朝,不僅沿用了其規定還頒佈了最早的交通法規—《儀制令》。賤避貴,少避老,輕避重,去避來,入由左,出由右,用於規範人與車馬通行的禮儀規定。當然還不止這些,《唐律疏議·卷第二十六》規定“諸於城內街巷及人眾中,無故走車馬者,笞五十;以故殺傷人者,減鬥殺傷一等。殺傷畜產,償所減價。餘條稱減鬥殺傷一等者,有殺傷畜產,並准此。”你敢在人多的地方飆個車或者“飆個馬”,就跟超載50斤或一人一樣,五十大板伺候;如果有傷亡,參照鬥毆傷人之罪處理,但是處刑減少一等量刑。

説着説着,節奏帶偏了。迴歸主題,古代的駕考和現在比起來,一點也不簡單吶。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75 字。

轉載請註明: 古代考駕照要過五個科目,考不過還有徭役風險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