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數人熟知孟郊的詩句''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確實,母親的恩情是這世間最重的感情,是任何東西都無法替代的。有一位母親為了不讓自己的兒子去當兵,於是在睡覺時就拴住兒子的腳。
可是,兒子確還是辜負了母親的期願,在一個家人都熟睡的晚上,還是離開了去當兵了。在多年以後,滿頭白髮的老母親再次見到兒子時,兒子已經成為了一名司令員,這裏故事的主人公就是陳錫聯上將。
艱辛的童年
陳錫聯上將的童年其實是非常悲慘的。他出生於湖北黃安的一個普通家庭,父親是一個石匠,是當地一個技藝非常精湛的手藝人,但卻在陳錫聯很小的時候就過世了,陳錫聯的是由母親一手拉扯長大的。一個弱小的母親需要撐起一個家庭,而這個家庭裏有着兩個女兒和兩個兒子需要照顧,這使得壓在陳錫聯母親身上的擔子非常重。
陳錫聯童年生活的艱苦更多的是在與最基礎的温飽作鬥爭,陳錫聯的母親甚至是不得已之下,在大年初一那天去街上討飯,她們一家生活的艱辛可見一斑。
慶幸的是,陳錫聯很懂事。都説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陳錫聯不得不過早地和母親一起挑下生活的重擔。他幫別人去放牛,只為賺得一點點的生活補貼,稍微大一點的時候,陳錫聯就去給別人打短工掙錢,當然工資也很低,受盡了地主階級的剝削。
從軍願望
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終於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末期的時候,湖北黃安爆發了一場聲勢浩大的黃麻起義。黃麻起義,這場戰役在中國近代史中或許並沒有太多的描述,甚至戰爭意義也並不是特別的驚天動地。但是,這場戰役確實吸引到了一批為社會主義事業而奮鬥的有志青年。參加過黃麻起義的大姐就給陳錫聯講述了許多關於我黨的知識,以及一些無產階級未來生活的偉大構想,這一切都使得陳錫聯痴迷。
每一個男孩心裏其實都埋下了一個從軍的夢想,打敗日本侵略者保衞祖國,這也是一個那個時代身為中國人最崇高的使命。對於早已被地主階級和資本主義壓迫的小男孩而言,這場黃麻起義而帶來的共產主義思潮就像是一聲福音,一定會是中國未來的希望。他越來越痴迷於共產主義,想和其他的我黨黨員一樣,為社會主義事業而奮鬥。從這場黃麻起義開始,陳錫聯的心就一直緊挨着未來,悄悄地埋下了想要從軍的願望。
母親的阻攔
可是,當陳錫聯興致沖沖地向母親説出自己想要從軍的願望時,陳錫聯的母親是持絕對反對態度的。母親的擔憂不無道理,家裏就只有陳錫聯一個能幹活的孩子,是家裏唯一的頂樑柱了,其實陳錫聯打短工的收入,承擔的是一個家庭的重擔。陳錫聯的兩個姐姐因為是女人的緣故,不能拋頭露面,也不受重視。剩下的一個弟弟還非常小,也是根本擔不起一個家庭的重任。
更何況,如果陳錫聯從軍的話,戰場上的變數太多,一不小心便是白髮人送黑髮人了。對於已經失去了一個父親的家庭來説,陳錫聯的母親是非常反對陳錫聯去參軍的。為了不讓陳錫聯偷偷跑去去參軍,母親是煞費苦心,最後甚至是選擇在陳錫聯的腳上拴了一根繩子。
在自己的兒子腳上拴了一根繩子,這已經可以很明確地表達出自己的意圖了。可是,兒子也並非是輕言放棄的人。在一天夜晚,陳錫聯先假裝熟睡,之後等到母親和姐姐弟弟們都進入夢鄉,他躡手躡腳地逃出家門,跟着當時的我黨隊伍一同離開。
離開的時候,其實陳錫聯也就才只有14歲。陳錫聯就是這樣帶着自己的夢想跟着我黨的軍隊一同離開了自己的家鄉,如他所希望的那樣,想要自己換一種方式去改變家庭的命運。
母子重逢
陳錫聯跟着我黨的隊伍一同投身於革命運動,這一走就是18年。18年,對於那個年代的人而言,可以説是人生的三分之一,甚至是二分之一也毫不為過。這18年間,母親一直在思念她的兒子,一直在想念那個懂事的陳錫聯。
兒行千里母擔憂,這句話在陳錫聯母親身上有着充分的寫照。即使是18年以後,當聽到我黨的軍隊再一次到達湖北黃安附近時,陳錫聯的母親還是抑制不住自己的心情,頂着一頭蒼老的白髮,邁着遲緩的步伐前去尋找自己早已離開的兒子。
幸運的是,老母親終於和離開多年的兒子重逢了。18年的時間可以改變很多事情,可以讓一個14歲的毛頭小子一步步地成為一名司令員,也可以讓當初慈愛的母親成為了一個白髮蒼蒼的遲暮老人。那時白髮蒼蒼的母親時隔18年,見到了自己的兒子,此時的兒子已經是晉冀魯豫野戰軍第三縱隊的司令員了。
身為司令員的陳錫聯,戰友們都知道他在戰爭中的貢獻,但是或許母親從未想過自己的孩子在離開了這麼多年後會有什麼樣的豐功偉績。只是相信母親在見到兒子的那一霎那,內心的激動,沉寂了多年的思念是無以言表的。
小結
即使是過去了18年,母親還是忘不掉自己的孩子。身為一個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奉獻的優秀將領,陳錫聯上將是成功的,但是作為一個兒子,陳錫聯上將對於自己的母親又是有多少虧欠呢。
這筆帳很難算,沒有人願意離開自己的母親,離開自己的家鄉。但是,在二十世紀。在那個戰亂四起,國土淪喪的時代裏,沒有人可以獨善其身,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在那個時代,有無數先烈,有無數勇士捨棄小家奉獻大家,這是那個時代的烙印。我們所能做的就是銘記歷史,努力提升自己,不要讓那個時代的悲劇再次發生了。